8万亿超额储蓄?老百姓到底有没有钱?

8万亿超额储蓄?老百姓到底有没有钱?
2023年01月30日 18:17 小基快跑

股市瞬息万变,投资难以决策?来#A股参谋部#超话聊一聊,[点击进入超话]

前段时间,又有位专家学者的发言引发轩然大波。

 中国老百姓去年(2022年)又增加存款十几万亿,如果其中有1/3拿出来买房、装修,那中国经济不就能够顺利恢复了吗?

让民众掏存款买房救市?

网友:我倒是想,但我是真没钱啊!那十几万亿存款到底怎么来的,跟我无关啊!

民众们都喊着没钱,可数据显示,2022年居民存款增速大幅抬升,从2021年的10.7%抬升至17.3%,居民新增存款18万亿,比2021年多增长近8万亿。

“8万亿超额储蓄”一跃成为热门词汇。

超额储蓄是个啥?这笔钱从哪儿来?居民们到底是真没钱,还是有钱不愿花?

一起来看。

消费减少带来8万亿超额储蓄?

储蓄=收入-支出。

超额储蓄,即显著高于往年平常储蓄之外的储蓄,也就是居民存款多增部分。

通常情况下,收入多了,消费支出少了,居民存款就会随之增加,这就是 “有钱但不花”。

那么,2022年新增8万亿居民存款,都是因为疫情期间居民收入增加,消费减少而带来的吗?

从经济增长情况和居民收入增速来看,2022年无疑是居民收入偏紧的年份,收入普遍高涨可能性不大。

但消费支出确实存在大幅缩减。

一方面,想花钱花不出去。

疫情冲击下,线下消费场景受限,压制了居民消费增长。

2022年1-11 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餐饮收入同比下降5.4%,显著低于其疫情前 9.4%的平均增速。

从居民消费类别看,同2016年-2019年疫情前的平均水平相比,2020-2022年,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的消费均有下降。

这些消费下降都是与消费场景受限和社交半径缩小直接相关的,显示出疫情影响导致线下消费场景受限,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居民消费水平。

另一方面,不敢花钱。

2022年11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7%,显著高于疫情前水平。

2022年以来,消费者信心指数出现大幅下滑。

失业率上升叠加居民收入水平下降,以及对未来经济走势的不确定性的担忧,是导致居民消费信心不足、预防性储蓄意愿上升的根本原因。

不只是“有钱不想花”,也是“没那么有钱,更不敢花”。

然而, 居民消费支出减少所带来的存款量,只是8万亿超额储蓄中的一部分。

居民财富配置的“迁徙”

还有哪些口径,填补了超额储蓄的规模?

存款是居民财富配置中的一部分,影响居民储蓄的因素,除了收入、居民消费支出,还有居民财富配置。

2022年,超额储蓄积累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居民财富的结构迁徙——房地产、理财上的资金回流至银行存款储蓄,累积超额储蓄。

房地产是中国居民最主要的资产配置选择, 2022年以来,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

房产价值缩水的压力,一方面会导致居民购房活动减弱,另一方面也会让部分居民降低地产资产的配置,卖掉存量的房产,转换为现金或存款。

另外,根据“消费的财富效应”理论,公众持有的个人财富增长,会刺激其消费支出,反之亦然。房地产作为家庭财产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房价不振,有房家庭资产减少,也可能抑制居民的消费意愿。

房市走弱,作为中国居民第二大财富配置的存款,规模则快速走高。

另一方面,2022年年末居民大规模赎回理财产品,这部分资金可能流向了存款。

根据益普标准统计数据测算,截至2022年12月25日,全市场理财规模达30.9万亿元,较10月末下降0.9万亿。

理财大规模赎回的原因是理财净值波动,理财赎回后的资金主要流向稳定性较强的银行存款及货币基金。

截至2022年三季度,居民非活期存款规模约80万亿,货币市场基金规模约为10.6万亿。定期存款与货基规模比重约8:1。

假设理财赎回后资金等比例流向定期存款及货基,则2022年四季度理财赎回将推高居民存款约0.8万亿。

当房地产、其他类别的金融资产都无法提供相对较高的收益,甚至风险还在不断增加,居民风险偏好势必进一步收紧,资金也会从其他资产向存款端转移。

因此,8万亿超额储蓄,并不都是居民少消费“省”出来的,所以即使消费信心恢复,也没有像很多新闻报道说的那样,有8万亿可以用于消费。

超额储蓄也有“贫富分化”

所有人都多存钱了吗?

并不是。

从存款结构看,2022年超额储蓄积累过程中,超额储蓄更向高收入群体倾斜。

一方面,高收入群体收入受到的冲击比中低收入群体小,居民收入两极化明显。

中高收入群体的收入更多来自工资性收入,低收入群体经营性收入比重更高。而疫情对经营性收入冲击最严重。

另一方面,高收入人群的服务类消费更多,但疫情压制消费场景和消费意愿,导致高收入人群的消费下降更快。

收入-支出端,高收入群体消费节制更明显,贡献更多储蓄。

资产配置端,高收入群体持有更多资产,减配地产囤积更多存款。

过去两年,居民大幅减持地产,高收入群体购房贷款下降更多。而且,高收入群体持有更多房产,在减配房产过程中,有更多存款增长。

所谓的超额储蓄,大部分可能是富裕阶层在市场萧条、高风险产品亏损加剧时的一种避险性投资型储蓄。

超额储蓄将如何转化?

2022年超额储蓄的形成机制,是居民风险偏好的收缩——疫情压制消费、房地产低迷、理财“破净”都使得居民厌恶风险,从而选择进一步重构资产配置。

它也代表着未来或有的资产定价驱动力:一旦激活居民风险偏好,超额储蓄便从存款储蓄走向风险资产。

随着疫情影响逐渐消退,2020年至2022年期间累计的超额储蓄将如何释放?

民生证券认为,2023年居民超额储蓄能否释放出来,关键在于居民能否走出压抑的风险偏好紧缩状态。

以2012年的超额储蓄经验为例,居民超额储蓄的消化历时多年,超额储蓄推升资产也在不同维度展开。2013年的创业板牛市、2014年的非标扩张、2015年地产扩张,都带有2012年超额储蓄释放的影子。

因此,2022年超额储蓄释放需要多年时间,资金也并不一定流向单一板块。居民超额储蓄流向哪里,关键是哪个板块对居民资金有足够吸引力。

海通证券则认为,三年疫情期间,教育,文娱,交通和通信,医疗保健,生活用品和服务等领域的消费受到了较大的压制,后续疫情影响减弱,居民消费意愿或将增强,未来或将成为“超额储蓄”的重要流向,值得重点关注。

参考文章:

居民超额储蓄,规模几何.民生证券.2023122

从“贫富分化”看超额储蓄流向.民生证券.2023112

中国居民的“超额储蓄”测算:到底有多少?——居民财富“迁徙”研究一.海通证券.20230112

超额储蓄三问:能否释放、流向何处、谁来买单.民生证券.20230103

深度解析“超额储蓄”:规模几何?何来何去?与美国有何异同?华西证券.20230108

文中券商观点均节选自券商研究报告,仅作举例说明,不代表本文观点,亦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与承诺。谨慎投资。指数过去走势不代表未来表现。本文章是作者基于已公开信息撰写,但不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作者或将不时补充、修订或更新有关信息,但不保证及时发布该等更新。文章中的内容和意见基于对历史数据的分析结果,不保证所包含的内容和意见在未来不发生变化。本文章在任何情况下不作为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或出售投资标的的邀请。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新冠肺炎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1-31 新赣江 873167 9.45
  • 01-31 亿道信息 001314 35
  • 01-31 阿莱德 301419 24.8
  • 01-30 湖南裕能 301358 23.77
  • 01-30 裕太微 688515 92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