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养老投资新时代,40家养老目标基金PK,你会选择哪一家?【寻2019基金业引领者】
新浪财经讯 金麟2019第六届量化投资与对冲基金年会于2019年3月30日下午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泰康资产金融工程部被动投资组负责人胡俊敏从海外的量化资产配置的演变历程,对我们国内资产配置的一些启示等方面发表了主题演讲。
中国当前金融行业与美国80年代类似
他表示,80年代美国经历了一个将近20年的牛市,美国机构在股票上面的配置越来越高,有的达到了20%,同时纳入了一些另类的资产类别,比如说私募、对冲基金、房地产和海外的股票投资等等。到了90年代,定量的资产配置模型出现了,所以大家开始引入了基于均值方差的优化的资产配置的模式。但是基本的股票的高配置,是没有改变的,因为当时美国正在一个大牛市当中。
但是到了2000年,到2010年这个时间阶段,美国经历了两波大的振动,首先是2000年之后的互联网的泡沫,再就是2008年前后的金融危机,他们的业绩受到了重创,机构一下子意识到风险一定要控制。2010年以后越来越多的风险因子被动量化,在资产配置中起到越来越多的作用。
胡俊敏认为,量化投资在美国的发展,与美国资产配置背后的深层的驱动因素是息息相关的。
首先,美国的机构投资者占比高,美国资本市场有效性较高。结果是主动基金它在平均业绩方面比较难持续的跑赢指数,加之费率高,所以资产配置中对主动基金的需求降低了;
其次,专业投资者对于大类资产风险收益的认识,也是在逐步提高,经历过这些市场振荡之后,同时配置模型的出现,所以使他们的资产配置从开始的非常简单的一两个资产类别,到多个资产类别,然后发展到对于风险收益的定量的需求这个方向。这段时间里面指数量化增强,Smart Beta这些产品出现了。这几类产品他们有比较定量的风险收益特征,这种情况下,被动因子量化等的产品在资产配置中得到越来越多的运用。
胡俊敏指出,中国是目前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金融方面的现状与美国80年代类似。从近期国内投资者对于一些被动产品的逐步认可,随着他们规模的上升,其实已经出现这方面的趋势。市场的有效性和结构化,在未来也会得到初步的体现。所以量化策略在中国资产配置中,可能会起到越来越多的作用。
大部分年份里主动基金中位数没有跑赢指数
胡俊敏认为,虽然量化投资在中国发展前景广阔,但也需要理性看待,对优势和局限性要有清楚认识。
从优势来看,量化策略长期长期的业绩是比较稳健的,但它对于风险控制有严格的要求,因此策略超额收益的上限很明显,可能比主动基金最牛的那部分有一定差距。由于有量化平台,系统化自动化的管理,规模效应非常显著,可以管理多个策略可以管理非常大的资金,这个比传统的主动管理有一定的优势,同时可以规避一些人为的偏见,因为很多部分是由量化框架决定的。
局限性方面,由于量化对模型的有效性,对于数据要求非常高,这方面需要投入一定的质量检验同时需要一定的市场监控。
整体来看,他认为优势显著,未来量化有比较大的上升空间。
首先,从海外内主动基金的业绩情况来看,其实主动基金在平均水平比较难跑赢指数。比较典型的是如果看三年期的表现,所有的各类的股票型基金战胜基准的数量都是低于50%的。对A股主动基金业绩分布做分析,拿中国主动基金收益的中位数跟沪深300以及Smart Beta做一个比较,从2008到2018年11月份左右,其实在大部分的年份里面,主动基金中位数是没有跑赢指数,Smart Beta它的业绩在大部分年份比沪深300好一些。
其次,主动基金面临的另外一个问题是业绩的持续性。以指数增强基金为例,目前A股指数增强基金,它的前75分位业绩能够持续跑赢基准,而同类主动管理型基金战胜沪深300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资产配置中,量化策略的业绩持续性必然会越来越受到欢迎。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高君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