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林:分析师的江湖有多野?

2019年03月28日16:13    作者:李德林  
视频加载中,请稍候...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李德林

  分析师的江湖利益错综复杂,跳大神的报告除了各种勾结,更会助长非理性的疯狂,鼓吹出一个又一个畸形儿。

  上市公司的老板最怕的人是谁?分析师,他们的一份看多报告不能推动股价上涨,但是他们的一份看空报告可以让股价下跌。1个月内,A股已经超过90份下调评级的报告,大量看空报告出笼背后,分析师的江湖到底有多野?

  分析师在上古时代就是巫师,后来专门为豪门贵族服务,巫师们路子很野,他们跳大神能够决定征战杀伐,更能决定王国的接班命运。汉武帝雄才大略一生,就因为一个巫师,最终发生了诛杀太子的悲剧。巫师的手眼通天令很多人纷纷仿效,贵族就那么多,巫师们开始走TO C的路子,向平民大众提供咨询服务,除了跳大神,还搞阴阳八卦命理推算,便于业务的推广,给自己进行重新职业定位:算命先生。

  在经济领域,算命先生再次给自己的职业进行了重新定位。为政府、机构提供服务的,叫专家,面向金融机构的叫分析师,因为他们的咨询经常像算命先生那样不灵,他们在民间有一个特殊的称谓:黑嘴。

  当然,黑嘴专指那些说啥啥不准的。A股的分析师为了获得机构的交易分仓佣金,只有给机构提供可信度高的所谓研究报告。准确的研报背后,往往很多人都是从上市公司套出信息,将他们获得不对称信息打碎了掺杂到报告之中,在路演的过程中跟机构拍胸:这是我们从上市公司获得的独家信息。

  独家信息的获得往往是分析师们分仓的重要交换筹码,他们往往不会得罪上市公司,甚至有人会讨好上市公司。曾经的股王安硕信息,老板想借着互联网金融的东风,把股票炒上去。

  东方证券的分析师到上市公司跟老板一番合计,哥们翻烂了自己的通讯录,向128家包括券商、基金等在内的机构的1279名分析师,数月之间写了1.1万封邮件,希望分析师们能够撰写安硕信息的研报,在东方证券的分析师跟上市公司的合谋炮制之下,有15家券商至少发了20多份研报,炮制出各种概念,把股价给硬吹上去的。

  分析师们争先恐后出虚假研报,一方面是为了分仓,一方面是别人都出了,自己没出,股票涨上去,自己在这个圈子里还怎么立足?所以,分析师为了利益,就算上市公司很烂,他们只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不会公开出具看空报告,他们甚至会像东方证券的那位分析师那样,跟上市公司合谋出具虚假研报。在利益的驱使下,分析师们有时候抱团出具研报,他们的黑话叫一致预期,说白了就是合谋操纵。所以,股票分析师犹如乞丐,游走在上市公司和机构之间乞讨,他们没有立场的卑躬屈膝被民间视为黑嘴

  3月份,中信证券抛出中国人保的腰斩看空报告,扬言中国人保A股的价格在未来一年将下跌53.9%。中信证券的看空报告已出,华泰证券跟着抛出了中信建投的看空报告,涨势如虹的中信建投掉头向下,接着华金证券、跟着抛出卖出中信建投的报告。山西证券光大证券、中银国际跟着下调对中信建投的评级,一时间出现通过下调评级来围殴行情龙头的局面。随着一份份看空报告的出街,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遭遇评级下调,到现在已经有79家上市公司遭遇超过90份的下调评级报告。把分析师的黑话翻译一下,就是不看好,看空。

  90份下调评级报告是分析师们站起来了吗?不,他们的江湖很野。分析师们为了掩饰报告背后的各种利益勾结,报告中除了强烈推荐、卖出这六个字外,很多话都是江湖黑话。江湖黑话看上去很专业,你也觉得他们说的很有道理,就算股票跌成狗,你也会认为自己是没有看懂专业的报告,这就是分析师们江湖黑话的魅力。黑话背后,利益错综复杂,别说普通投资者,就是专业机构都经常一头雾水,散户只有明白他们的黑话才能避免风险。

  看分析师的报告,第一句话就会把你带入他们的黑话江湖之中。往往报告要吹嘘某一只股票,他们开篇会写到:正如我们此前的预期。这句话强烈地暗示自己之前的分析是对的,勾引你把这份报告看下去。接下来他们会用到很多黑话,比如:基本符合我们的预期,尽管他们在开篇吹牛逼了,但是这句话才真正告诉你,他们之前的预测是错的,只是错的没有那么的离谱,往往偏差在30%以内。分析师打脸通常在黑话中是有分级的,如果错的70%—80%,他们的用词是略超预期,不能再多了,再多就打脸了。

  分析师完全看错了会不会认错呢?非常肯定地告诉你,至今没有分析师站出来认错过,他们有一个更好的词:大幅超过预期,啥意思?就是之前看错了,你忘了我之前说的,下一话题。从上古巫师演变而来的分析师,他们跳大神跳久了,往往把自己当成神了,可是A股是个证伪非常直接粗暴的地方,所以中文修辞对他们简直就是护身符。

  比如他们对一个公司未来到底是涨还是跌吃不准的时候,他们用的词是值得关注。如果之前推荐的已经跌的裤衩快没了,他们自己都不知道何时才到底,他们用的词是股价凸显估值优势。当他们用下跌就是买入良机这句话时,就是我他妈以为会涨,没想到一直跌,没办法,越跌越补仓摊薄成本吧。

  没有人能真正把握股市脉搏的,踏空是常事,可分析师们担心失去分仓,往往鸭子死了嘴壳子硬。比如当你看到他们在报告中用的话是上升趋势得到有效确认,小心了,因为他们踏空很久了,现在翻多,希望还能喝点汤。如果遇到分析师都没有信心,又想留住客户,他们用的词通常是且待证实,就是没戏了,万一突然游戏呢?好纠结。如果他们用词是估值严重偏低,就是跌太多了,各位大爷买点儿吧,再不买,我的分仓任务完不成了。

  现在上市公司自己喜欢炮制各种概念,什么黑科技等等,很多分析师自己也搞不懂,但是不妨碍他们出具鼓吹报告。当他们用前景广阔,或者可观时,其实就是他们感觉前景很大,但是他自己都描述不出来。

  有分析师喜欢用一句话:休息是为了更好地前进,最好离这类公司远一点,因为业绩太差,分析师都不好意思说,他们的黑话本质就是别看业绩了,我们讲故事吧。他们因为利益不会直接告诉你不行,往往还会拽文词逗你。比如他们用风物长宜放眼量,就是今年业绩没指望了,等明年看吧。如果他们的研报让你套牢了,他们会让你咬定青山不放松。他们的报告末尾都有风险提示,就是如果你发现我说错了,别怪我没有提示你哈。

  分析师的江湖利益错综复杂,跳大神的报告除了各种勾结,更会助长非理性的疯狂,鼓吹出一个又一个畸形儿。现在,分析师们开始向上市公司发看空报告,只有少黑话,多真章,客观理性才能净化市场。面对分析师的狂野江湖,也许,老百姓会说:谈心不点灯,说黑话。

  (本文作者介绍:著名财经作家、《德林爆语》主持人。三分钟财经脱口秀,每天一个资本真相,微信公众号:delinshe)

责任编辑:陈鑫

  德林社,最麻辣的财经脱口秀,官方微信公众号:delinshe

德林社
文章关键词: 债务 降息 分析师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网络文学盗版一年损失近60亿 侵权模式“花样百出” 香港诊所被曝给内地客人打水货疫苗 给香港人用正品 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优速快递董事长夫妻双双身亡 生前疑似曾发生争执 澳大利亚房价暴跌:比金融危机时还惨 炒房团遭赶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广州重庆靠前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接待1.95亿人次 旅游收入1176.7亿 华为正与高通谈判专利和解 或将每年付5亿美元专利费 游客在同程艺龙订酒店因客满无法入住 平台:承担全责 花650万美元进斯坦福当事人母亲发声:被录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