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到底是因为啥Hard整个月数据告诉你!航天商业产业链一二级市场纵览!

5月份到底是因为啥Hard整个月数据告诉你!航天商业产业链一二级市场纵览!
2024年05月30日 20:43 市场资讯

投资的归纳演绎

吃面回顾5月份的Hard模式!

希望6月份开启Happy模式!

第一部分:HARD的5月

现在总结下5月份的整体市场走势。HARD !HARD!HARD!重要的是说三遍!

整体特征如下:

1、成交量方面,5月份A股的特征成交量持续的低迷,热点持续性很差。最高的成交量就是五一节后首日万亿成交,从那天后成交量持续下降,最低成交量7084亿。

2、红盘数来看,最高红盘数数量4321家,最低红盘数494家。与此对应的,涨停家数88家和19家,跌停家数4家。从这里可以看出,红盘数最低,不一定跌停数量最多。跌停数量最多的交易日是15家,其次是12家。

3、连板数量来看,最多的连板是17家,上半个月维持在6板到17家,下半个月就更加hard模式,59家。

4、最高板持续从最高板的7板,降到了6板,在降到了5板,在降到4板。这意味着接下来4板是空间突破板。

题材板块热点回顾

5月6日-5月10日

再生医学 区间涨幅24.95% ,代表个股:济民医疗50.97%

TMA 区间涨幅12.62% 代表个股:百川股份38.52%

合成生物 区间涨幅11.75% 代表个股:蔚蓝生物47.01%

商业航天 区间涨幅11.42% 代表个股:霍沃莱32.68%

玻纤:区间涨幅8.95% 代表个股金牛化工:10.21%

金属提:区间涨幅7.67% 代表个股:华锡有色12.47%

水电:区间涨幅7.89% 代表个股:西昌电力41.86%

5月10日-5月16日

房地产 区间涨幅6.36% 代表个股:我爱我家32.5%

物业服务 区间涨幅4.35% 代表个股:st金科27.13%

建材区间涨幅3.66% 代表个股:东方雨虹10.87%

园林区间涨幅3.65% 代表个股:st园林28.26%

高速链接 区间涨幅3.21% 代表个股:神宇股份35.3%

5月17日-5月23日

玻璃基板 区间涨幅13.94% 雷曼光电81.22%

AIPC 区间涨幅11.27% 英力股份73.16%

北交芯片 区间涨幅9.04% 凯华材料31.02%

复合集流体:区间涨幅8.39% 方邦股份52.76%

5月23日到5月30日

金属锑区间涨幅11.17%代表个股:华钰矿业

虚拟电厂 区间涨幅7.63% 代表个股:众智科技59.68%

金属锡区间涨幅6.24% 代表个股华锡有色17.8%

EDA区间涨幅5.76% 代表个股台基股份41.37%

模拟芯片区间涨幅5.33%代表个股博通集成27.39%

光刻胶 区间涨幅4.84% 代表个股扬帆新材70.33%

第二部分:商业航天到底如何?

今年“商业航天”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引擎,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商业航天是什么,和传统意义的航天有什么区别,发展现状如何?

商业航天是指以市场为主导,具有商业盈利模式的航天活动。

商业航天是人类航天事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不仅是航天产业发展规律的体现,也是其逐步走向成熟的标志,同时与国家经济政治背景紧密关联。

商业航天涵盖了五大方向,主要包括运载火箭、人造卫星、载人航天、深空探测以及空间站。

从全球商业航天发展来看,主要经历了从由政府和军方主导的早期探索阶段,到商业占比不断增加的能力形成阶段,直至当前基本由市场主导、政府和军方作为其关键用户及监管方的转型发展阶段。

当前,商业航天已成为推动航天产业发展的主体力量,是构成国家战略性力量的有机组成,并正在形成产业新业态,不断打开创新应用场景,带来广阔发展空间。

美国早在小布什时期就鼓励发展商业航天,特朗普则十分强调发展商业航天对美国保持在太空领导地位的关键作用,采取政府与市场双轮驱动,提供立法保障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积极培育本土化的竞争企业,并扶持有竞争力市场化企业的兴起;

欧洲通过开展技术转让,推动政府成熟技术向民间进行商业转化,促进初创航天的企业发展,法、英、德、意积极鼓励政府项目交由商业公司开发,并推向国际市场;

日本、韩国、俄罗斯、印度等国也纷纷制定相关政策进行布局,推动本国商业航天纵深发展。

作为一种新质生产力的体现,商业航天领域科技创新集中涌现,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为代表的企业通过投入大量资源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推动可复用火箭、大规模小卫星制造、在轨服务、数字化载荷、3D打印等技术的不断突破和进步,卫星通信、遥感、导航等领域的商业公司也纷纷推出新型卫星产品和服务,为全球用户提供更加高效、精准的通信、遥感监测和导航定位服务。

在商业通信领域,以“星链”“一网”(OneWeb)为代表的低轨大规模通信卫星星座成为全球布局焦点。

随着小卫星星座成为产业发展热点,各卫星制造商一方面通过收购、投资、合作、自建等方式,补齐小卫星制造能力。

卫星通信方面,天地一体化加速融合发展,面向大众消费的手机直连业务进入高速发展期,多家公司加入竞争行列。

二级市场机会

催化剂:

1、致力于商业空间站建设的美国星空实验室航天公司(Starlab Space)5月29日宣布,加拿大机械臂制造公司成为其最新的战略合作伙伴和股东。

被称为“加拿大臂”的MDA空间机械臂已历三代。第一代服务美国航天飞机,第二代服务国际空间站,研发中的第三代将用于美国领导的月球空间站Gateway项目。今年4月,该公司推出面向商业用户的Skymaker产品线,支持以模块化组合方式构成从1米到15米以上的各种机械臂。

2、在早前,本周一,韩国成立航空航天局KASA(Korea AeroSpace Administration)。将过去分散在政府各部门的航天项目整合到一起,该机构的创立兑现了2022年5月上任的韩国总统尹锡悦(Yoon Suk Yeol)的竞选承诺。

根据美国卫星工业协会SIA的统计数据,2022年全球航天产业总收入达3840亿美元,其中商业航天产业规模2810亿美元,占比73%。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约1.5万亿元,预计2024年中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将达2.3万亿元,2017-2024年均复合增长率超20%;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超过2.8万亿元。

3、据国外媒体透露,一家与商业火箭制造商蓝箭航天有联系的中国公司已向国际电联提交了一份通知,要求建立一个由10,000颗卫星组成的星座。

5月24日,上海蓝箭鸿擎科技有限公司(又称鸿擎科技)向国际电信联盟(ITU)提交了预发信息(API)。

该文件概述了一个名为Honghu-3(中文应为鸿鹄)的星座的计划。它将在160个轨道平面上总共发射10,000颗卫星。

1、商业航天最先受益的是产业链中上游

卫星总装:中国卫星上海沪工

卫星载荷:上海瀚讯佳缘科技国光电气航天环宇

载荷上游元器件:臻镭科技铖昌科技振芯科技天银机电

高精度时间频率:天奥电子

卫星总装测试:思科瑞苏试试验西测测试

3D打印产业链:铂力特华曙高科

航天材料:光威复材新研股份

卫星运营及服务:中国卫通

地面设备及终端:海格通信七一二南京熊猫烽火电子

2、卫星通信产业链:

1)控制芯片:高德红外波导股份

2)导航设备:航天电子

3)转发器:杰赛科技

4)天线:通宇通讯、杰赛科技

5)星敏感器:康拓红外

6)太阳能帆板及电源:声光电科

7)声载原子钟:天奥电子

8)宇航电子器件:航天电子

9)TR组件:亚光科技

10)被动元器件:振华科技宏达电子鸿远电子

11)火箭发动机:航天动力

12)基站建设:中国卫星、杰赛科技、航天电子、天奥电子、三维通信

13)移动终端:华力创通中兴通讯

14)增强芯片:合众思壮

15)移动终端服务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

16)卫星总体:中国卫星、航天机电

PS:商业火箭公司,目前商业火箭公司基本都未上市。

国内优秀商业航天公司

1、蓝箭航天:星箭一体,中大型液氧甲烷运载火箭制造商

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航天运输系统创建及运营企业,成立于 2015 年,致力于构建以中大型液氧甲烷运载火箭为中心的“研发、制造、试验、发射”全产业链条,打造航天领域的科技综合体,为全球市场提供高性价比、高可靠性的航天运输服务。

2023 年 7 月 12 日,蓝箭航天成功发射了自主研发的朱雀二号运载火箭,该火箭为两级构型,箭体直径 3.35 米,全箭高度 49.5 米,起飞重量 219 吨,起飞推力 268吨,是目前国内运载能力最大的民营商业运载火箭,也是世界上首枚成功入轨的液氧甲烷火箭。液氧甲烷发动机被认为是未来火箭发展的趋势,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可重复使用的潜力。今年开始,朱雀二号火箭将面向市场进行小批量交付,完成3 到 4 次发射,2025 年发射次数将再翻一番。发射次数逐年增长的同时,未来朱雀二号还将通过逐渐迭代提升运力水平。

2023 年 12 月 9 日,朱雀二号遥三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将搭载的鸿鹄卫星、天仪 33 卫星及鸿鹄二号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完成。朱雀二号使用了蓝箭航天自主研制的 TQ(天鹊)系列液体火箭发动机系统——中国商业航天迄今唯一实现了地面近 10 万秒热试车考核、并经飞行验证成功的自主火箭动力系统。朱雀二号会在未来 2 年内,成为民商火箭型号中唯一已经开始批量生产交付、且具备发射运营服务能力的中型运载火箭,同时成为蓝箭航天未来 3 年商业化盈利的核心产品。2024 年 1 月 19 日,蓝箭航天自主研发的朱雀三号 VTVL-1 可重复使用垂直起降回 收验证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蓝箭航天计划在 2024 年上半年发射朱雀二号遥四箭,并已锁定超过 1 吨载荷。

2、鸿擎科技:国内唯一具备星箭协同能力的卫星组网解决方案商

上海蓝箭鸿擎科技有限公司自 2021 年 11 月运营以来,已经取得了显著的商业化进展,同时也是目前国内唯一具备星箭协同能力的卫星组网解决方案商。

2023 年 12月 9 日鸿擎科技制造的鸿鹄一号、鸿鹄二号卫星成功发射入轨、在轨状态良好。鸿擎科技拥有一支资深且体系完备的卫星研发团队研发团队,其总体系统、电子学系统、动力系统、机热系统科室齐全完备。鸿鹄号、二号卫星携带鸿擎科技自主研制的霍尔电推进系统(氙气与氪气)、卫星综合电子系统、新型太阳能电池阵等自研产品,在轨验证卫星大范围变轨,星上高算力运行,新型太阳能技术等创新技术,为我国卫星星座组网提供技术支持。本次升空也搭载了与协鑫集团联合研发的钙钛矿空间太阳能电池,属于全球首次太空测试。鸿擎科技与蓝箭航天深度合作,共同研发星箭连接器、创新星箭分离方式,并解决了堆叠基频问题。在总装和发射端,鸿擎科技能够显著提高效率,减少 50%操作人员需求和 80%发射场工作时间,同时充分利用发射资源,实现快速部署,展现蓝箭星箭协同能力推动低轨卫星迅速发展。

3、天兵科技:先融后飞,液氧煤油发动机开启新赛道

天兵科技是我国商业航天领域领先开展新一代液体火箭发动机及中大型液体运载火箭研制的高新技术企业,它伴随全球商业航天大发展的浪潮诞生,天兵科技核心团队均是业内资深专家。公司有数百名航天一线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团队成员平均年龄在 38 岁,其中拥有高级职称及以上的人员占比 67%,获得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人员占比 95%,凝聚了大量科研人才的天兵科技,正以尖兵之势全力打造全球领先的商业航天企业。

2023 年 4 月 2 日,天兵科技成功发射了天龙二号遥一运载火箭,将“爱太空科学号”遥感卫星送入 500 公里高度的太阳同步轨道,是国内商业航天领域首款成功入轨的液体运载火箭,采用了液氧和煤基航天煤油推进剂。该火箭直径为 3.35 米,长 32.8米,起飞质量为 153 吨,起飞推力达 193 吨,500公里高度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为 1.5 吨,LEO 运力可达 2 吨,改进后甚至可达 4 吨,是全球首次采用煤基航天煤油作为燃料飞行的液体运载火箭。天龙三号大型液体运载火箭,为我国卫星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量身定制,产品性能对标 SpaceX 猎鹰 9 号火箭,直径3.8m,起飞质量 590t,LEO 运力 17t,SSO 运力14t,其采用大推力、可复用液体火箭发动机,将率先实现国内一箭 30 多星的群打能力,满足卫星互联网“低成本、高可靠、高频次”的发射需求。目前该火箭已完成产品设计和生产,正在开展地面试验验证,计划于 2024 年上半年完成火箭首飞,首飞后三年内具备每年超 30 发的商业发射能力。

4、翎客航天: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引领新赛道

翎客航天LINKSPACE 成立于 2014 年 1 月,是中国的第一家私人火箭公司。公司专注于垂直起降与可重复使用技术,旨在为世界提供高频、可靠并且低成本的发射服务。翎客航天总部位于北京,拥有山东的火箭装配厂和测试基地,以及青海的次轨道商业发射基地。翎客航天拥有全套的可重复使用火箭工程能力,包括飞行控制算法和可调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方面的坚实技术基础。

2022 年 1 月 29 日,翎客航天新一代亚轨道全复用火箭 RLV-T6 首次亮相,全箭与静态试车平台完成加注合练,冷态试车试验取得圆满成功。整个试验过程中全箭各系统工作正常,传感器实时采集贮箱及泵系统压力,试验达到预期效果,取得圆满成功,为下一步完成全箭静态热试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5、零壹空间:立志成为中国领先的火箭技术公司

零壹空间公司先后在国内多地进行研发、生产及市场体系布局。目前已建成火箭智能总装制造基地、飞行控制系统半实物仿真实验室、大型计算机超算中心、固体火箭发动机研制基地、空天电子产品研发中心、固体发动机复杂结构实验室及部件生产线,具备火箭技术开发的软硬件条件。

2022 年 10 月 9 日,零壹空间成功研制2.0 版玄鹊 G1 遥测接收机。该产品为通用型4U 机箱架构,主要配置于大型车载地面站、固定地面站中,用于无人机、飞机、火箭的飞行试验遥测、遥控以及其他组网通信。该产品可完成双通道射频遥测信号接收、多体制解调、位同步、帧同步及 IRIG 时码接收等处理,并具备遥测原始数据网络发送功能及 PCM 仿真输出功能。

6、星际荣耀:为全球小卫星及星座客户提供一体化的商业发射服务

北京星际荣耀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10月。公司致力于研发优秀的商业运载火箭并提供系统性的发射解决方案,为全球商业航天客户提供更高效、更优质、更具性价比的发射服务。公司发展前期专注于高品质、低成本、快响应的小型智能运载火箭研发。

2023 年 9 月 27 日,星际荣耀圆满完成百吨级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焦点二号(代号JD-2)首次全系统试车。JD-2 是星际荣耀自主研发的一款用于公司研制的中大型可重复使用液体运载火箭双曲线三号(代号 SQX-3)的主发动机。该发动机海平面推力 85 吨,真空推力 105 吨,推力调节范围 35%-110%,推质比大于 100,采用了火炬式点火、3D 打印、全电动阀门和智能故障诊断等大量先进技术,具有推质比高、外廓尺寸小、使用维护便捷等优点,是专门为多机并联重复使用火箭设计的一型高性能液氧甲烷发动机,也是目前为止国内成功完成试车考核的推力最大、技术先进的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

2023 年 11 月 2 日,星际荣耀自主研发的液氧甲烷可重复使用验证火箭双曲线二号(代号 SQX-2Y)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约 1 分钟后,火箭在目标着陆点平稳精确着陆,火箭状态安全恢复,飞行试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本次任务属于国内首次开展液体火箭全尺寸一子级的垂直起降(VTVL)与重复使用飞行试验,执行本次飞行任务的 SQX-2Y 火箭是用于验证液氧甲烷重复使用运载火箭一子级垂直回收和重复使用的一型验证火箭。火箭采用 3.35m 全尺寸箭体直径,全长约 17m,装配星际荣耀自主研发的焦点一号深度变推力液氧甲烷发动机(代号 JD-1)。

7、深蓝航天:成为太空运输产业的推动者

江苏深蓝航天有限公司聚焦在液体回收复用运载火箭方向,是一家自研自产可回收复用火箭,并向市场提供发射服务的商业航天高新企业。深蓝航天主打产品包括运载火箭“星云”系列与发动机“雷霆”系列。“星云”系列包括“星云-1”中小型液体运载火箭、“星云-1H”中大型液体运载火箭。技术亮点为火箭一子级回收复用技术、多台发动机并联技术。与之配套的“雷霆”系列液体火箭发动机则分别为“雷霆-R1”液氧煤油发动机和“雷霆-R2”液氧煤油发动机。深蓝航天通过对“星云”系列运载火箭一子级的垂直回收和重复使用,大幅度降低火箭发射服务成本,提升发射服务能力。

2023 年 7 月,深蓝航天“星云-1”液体可回收复用运载火箭整流罩分离试验取得圆满成功,这是国内首次采用非火工连接解锁机构分离整流罩的试验。

8、九州云箭:不断降低人类进入太空的成本

九州云箭(北京)空间科技有限公司是集液体动力系统设计研发、装配测试、配套飞行全流程服务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在液体火箭发动机领域,拥有整建制的、经验丰富而具有创造力的一流人才队伍,为客户提供安全、可靠、低成本的液体火箭发动机产品,火箭动力系统整体解决方案,以及基于低温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衍生出的超低温、高压泵阀产品。

2023 年 4 月 7 日,九州云箭 LY-70 龙云发动机完成动力系统热试车,本次试车标志着龙云发动机在完成推力提升。本次动力系统试车是九州云箭为客户箭元科技提供的动力配套及动力系统测试服务,所测试的一子级动力系统贮箱是箭元科技国内首创的不锈钢贮箱。九州云箭与箭元科技携手打造的不锈钢贮箱+液氧甲烷的低成本可重复使用技术方案,对标以 SpaceX 星舰为代表的国际最前沿技术,本次测试的圆满成功,也标志着不锈钢贮箱+液氧甲烷技术的突破,为后续火箭飞行测试打下了坚实基础,也为我国商业航天的多元化发展和技术创新添枝加叶。

9、星途探索:提升太空进入效率,助力航天强国建设

北京星途探索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7 年 10 月,是一家从事系统级航天产品研制的民营商业航天企业。公司专注于提供创新、高效的航天运载器、飞行器、防务产品设计开发和技术咨询服务,同时致力于探索新技术、新机制在军民融合领域的应用,立志成为低风险、低成本、快响应的全球一流商业运载火箭发射服务提供商。主营业务包括航天发射任务、亚轨道验证平台研发、航天计算与仿真服务、航天器发射咨询服务、航天单机产品研发等业务。

公司目前已具备完善的研发体系、供应链体系和保障服务体系,拥有经过发射验证的系列产品线、以及相应的发射服务与技术服务能力。公司主营型号产品包括长风系列靶弹、探索系列亚轨道火箭和星途系列运载火箭,并先后于 2019 年 12 月、2021年 1 月、2022 年 2 月、2023 年 6 月四次发射成功,三型产品初具自我造血能力,军工产品填补空白。

10、星河动力:为人类低成本、高频次进入空间提供解决方案

星河动力航天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商业航天技术公司,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关村金种子企业。公司主要为国内外航天领域客户提供高效、可靠的航天发射服务、先进的航天装备制造、高性能产品配套,和广泛的工程、技术、安全、系统集成等领域系统化解决方案。

2023 年 8 月 25 日 12 时 59 分,星河动力航天公司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谷神星一号(遥八)运载火箭(任务代号:CORNFIELD CHASE),顺利将吉林一号宽幅 02A 星精确送入预定轨道,此次任务是谷神星一号系列商业运载火箭的连续第八次成功发射,是本年度的连续第四次成功发射,也是 35 天内实施的第三次发射。

11、中科宇航:太空科技服务大众

广州中科宇航探索技术有限公司是国内首家混合所有制商业航天火箭企业,创立于2018 年 12 月,总部位于广州南沙,覆盖了系列化运载火箭研发、定制化宇航发射亚轨道太空旅游等业务范围。公司作为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成果转化平台,依托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和空天飞行科技中心的科研力量和资源优势,立志成为国际一流宇航企业。公司下属公司有北京中科宇航技术有限公司、中科宇航(广州) 装备工业有限公司、西安中科宇航动力技术有限公司等三家全资子公司。

力箭一号(PR-1)运载火箭是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抓总、中科宇航公司参与研制的首型固体运载火箭,也是目前中国运载能力最大的固体运载火箭,综合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发射方式灵活、快速,主要用于太阳同步轨道和其他近地轨道中小型航天器的单星和多星组合发射,以及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助推发射。2022 年 7 月 27 日 “力箭一号”(ZK-IA)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采用“一箭六星”的方式,成功将六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力箭一号”运载火箭在运载能力、入轨精度、设计可靠性、性价比等方面迈入世界固体运载火箭领域先进行列。该款火箭是四级固体运载火箭,起飞重量 135 吨,起飞推力 200 吨,总长30米,芯级直径 2.65 米,首飞状态整流罩直径 2.65 米,500 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 1500 公斤。

12、东方空间:从东方走向空间,为东方建设空间

东方空间成立于2020 年,主营业务太空运输,是一家运载火箭和新型空天运输工具设计制造服务公司。公司通过研发“引力”系列运载火箭,打造一次性使用、可回收重复使用和载人飞行等系列化、多样化、航班化的空天运输产品,快速形成低成本、规模化、便捷化的发射服务能力。

2024 年 1 月 11 日 13 时 30 分,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山东海阳附近海域使用引力一号遥一商业运载火箭,将搭载的云遥一号 18~20 星 3 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飞行试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引力一号创造了全球最大固体运载火箭、中国运力最大民商运载火箭、中国首型捆绑式民商火箭等多项记录,标志着我国商业运载火箭自主创新取得重大进展,扩充了我国中低轨卫星多样化、规模化发射的能力,进一步丰富了我国运载火箭型谱。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卫星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