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安金信|为什么要做养老规划(1)—自然原因

济安金信|为什么要做养老规划(1)—自然原因
2024年05月27日 15:18 市场资讯

我们在之前济安金信|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养老规划?一文中,提到了可以将养老规划分为6大主题:(1)为什么要做养老规划?(2)养老金缺口测算,(3)养老资产的资产配置原则,(4)如何做好医疗规划,(5)养老金融产品投资,(6)养老实物产品投资。首先,我们先来聊聊为什么要做养老规划。

现如今,虽然越来越多的个人开始关注如何规划养老,增加养老金储备,但我们对于养老规划概念的普及还是远远不够的,绝大部分人并没有意识到养老规划的重要性,甚至很多人认为自己还年轻,养老这个事情跟他们完全没有关系。事实上,我们的邻国日本,大量70岁以上老人还需要没日没夜的上班工作,对我们就是一个警钟。

我们认为,每个人都需要关注和规划养老的原因,大体可以分为这三个方面:

1、自然原因:人越来越长寿的自然规律,导致人口老龄化;

2、社会原因:我国社会保障养老金体系下,养老金财务可持续性和充足性面临的压力;

3、个人原因:个人生命周期收支的不同及中国的家庭结构带来的养老问题。

接下来将分别从上述三个原因进行分析。本文是第一篇,着重从自然原因,也就是人口老龄化的角度解释为什么要做养老规划。

一、什么是人口老龄化

首先,我们看一下国际上是如何界定老龄化社会的,按照联合国的定义:

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进入老龄化社会;

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14%,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20%,进入超级老龄化社会。

根据联合国2022年的研究,世界人口老龄化的程度正在日益严重,2022年11月15日,联合国宣布世界人口达到80亿。与人口增多相伴的是,人口老龄化成为当今时代鲜明的全球趋势之一。联合国2023年1月12日发布的《2023年世界社会报告》(简称“报告”)称,到本世纪中叶,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预计将增加一倍以上。

报告指出,2021年,全球65岁及以上人口为7.61亿,占到世界人口的接近10%;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增加到16亿,占比16.4%。而80岁及以上的人口增长速度更快。

          (图片数据来源于网络)

二、中国老龄化社会的特点

2000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进入老龄化社会;2021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14%,正式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除了伴随全球的老龄化趋势以外,中国的老龄化社会还具备以下四个特点,使得我国的老龄化问题要更为严重和棘手。

          (图片数据来源于网络)

特点一:老龄人口基数巨大

众所周知,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未来也将成为老年人口大国。截止到2023年底,中国60岁以上老人达2.97亿,占我国总人口的21.1%,65岁以上人口2.17亿,占我国总人口的15.4%。而这一体量已经相当于约1/4的全世界老年人口

          (图片数据来源于网络)

不过,更大的风险是在未来。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生育高峰期是1963-1972年,这十年间每年出生人口都超过2500万人。一个可怕的消息是,从2023年起,这些人开始都已陆续进入到退休年龄,每年有大量的人员进入到退休阶段。未来10年,到2033年左右,中国60岁以上的退休人员将超过4亿人。

此外,从1981年到1997年间,是我国的第二生育高峰期,期间中国每年的新出生人口都超过了2000万人。10多年后,这些人员也进入到退休年龄,中国的老年人口基数还将居高不下。

特点二:老龄化速度极快

按照联合国的定义,中国从2000年进入到老龄化社会,到2021年进入到深度老龄化社会,用了21年的时间。

这个速度什么水平?这个老龄化的速度要远远快于大多数国家。要知道,我们熟知老龄化非常严重的日本,也用了26年的时间,比我们还长5年。

在发达国家中,西班牙和英国用了45年,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用了65-73年,瑞典用了85年,法国用了115年。而一些新兴经济体中,波兰和匈牙利分别用了47年和53年才进入到深度老龄化社会;在人口基数巨大的情况下,中国老龄化的进程速度可以说是非常快的,令人堪忧。

          (图片数据来源于网络)

特点三:超级老龄化时间长

2023年底,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15%,通常人们会认为这个比例到达高位后会逐渐走低,类似于通常的正态分布,但是我国的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的。

根据联合国的预测研究数据,中国65岁以上人口的占比将持续走高,并且在本世纪的剩余时间内将维持很高的比例,在本世纪的后半叶将持续维持30%的高位,形成一个所谓的“人口老龄化高原”。意思也就是说,中国的老龄化进程类似于进到青藏高原后将长期地居于此,而不是爬到珠穆朗玛峰后就下山。目前中国已经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中性的预期是,在以后70—80年时间,中国的老龄化程度将不再下降,而是持续居于超级老龄化社会。这也是政策层面最为担忧的原因之一,也是我国社会保障养老金体系下,国家养老金财务可持续性面临压力的最大原因之一。这个我们后面会细说。

特点四:地区差异化大

老龄化地域差异大,东北、川渝地区老龄化明显。分省看,2022年仅西藏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低于7%,人口年龄结构较为年轻;新疆、广东、青海等11个省级以上地区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介于7%-14%,初步进入老龄化。

          (图片数据来源于网络)

三、不婚、晚育和少子化的养老困境

养老问题的日益突出,除了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之外,年轻人数量和占比的减少,也是另一个层面的自然问题。在当今社会,年轻人不婚、晚育甚至不育的现象逐渐凸显,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反映了社会、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变迁和年轻人的价值观念转变,也为人口老龄化问题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1、不婚化趋势

根据普查数据,2000-2020年平均每个家庭户规模由3.46人降至2.62人。不婚导致大量单身人口的出现,根据《中国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2023》,2022年我国20岁及以上单身人口约1.5亿。

          (图片数据来源于网络)

从国际看,因生育率下滑、晚婚、不婚率和离婚率提高,家庭规模小型化是世界各国人口发展的普遍趋势。这样构成了人口老龄化成为全世界难题的一个缩影。

          (图片数据来源于网络)

2、少子化趋势

年轻人不但不爱结婚,也不愿意生孩子。首先体现在生育年龄的不断延后。以上海为例,公开数据表明,上海户籍女性平均初育年龄从2015年的29岁,到2023年接近32岁。

          (图片数据来源于网络)

而从数据表面,全面二孩政策是不及预期的,三孩政策的效果也并未显现。2024年5月下旬,上海市卫计委公布了2023年人口监测统计数据:2023年上海市常住人口的一孩率为66.24%,二孩率为29.10 %,三孩率为4.21%。上海市户籍人口的一孩率为74.03%,二孩率为24.02%,三孩率为1.84%。

在不婚化趋势、离婚率高、晚婚和初育年龄推迟、减少生育等综合因素作用下,形成了我们所谓的“少子化趋势”。这一问题所带来的直接原因,就是我国出生人口自2017年以来已经连续七年下降,甚至在近两年竟然出现了净人口的负增长。2023年出生人口902万人,比2022年减少54万人,继续创新低。

          (图片数据来源于网络)

这一趋势可以被扭转吗?如果没有实质有效的鼓励生育政策出台,中国出生人口的下降趋势可能很难扭转。根据联合国2019年的预测,中性假设条件下,2100年中国人口数量预测为10.6亿人;而联合国2022年的预测,中性假设条件下,2100年中国人口数量将减少为7.7亿人,约为现在的一半左右。可以想见,未来这个数字可能还会不断被下修。如果年轻人减少的速度过快,将会产生极其严重的老龄化问题以及社会养老问题。

          (图片数据来源于网络)

四、最大的风险是长寿风险

对,你没听错,在养老层面,你最大的风险是长寿!也就是养老规划概念里的长寿风险。

长寿风险,是指由于未来死亡率的不确定性,导致个人或总体人群未来的平均实际寿命高于预期寿命所产生的风险。说人话就是,你人还活着,但是你给自己留下养老的钱已经花完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是跟人的生命周期相关的。从一个人的生命周期看,成年前和退休后基本没有赚钱能力,主要依靠中间工作的三四十年来挣钱。挣的钱除了工作生活,还有统筹规划好退休后的养老生活费用,也就是“挣钱一阵子,花钱一辈子”。

          (图片数据来源于网络)

好了,那留多少钱给自己退休后养老是足够的呢?这就跟你的预期寿命有关系了。假设你预期自己可以活到80岁,从60岁退休开始有20年。20年每年平均用5万,给自己留了100万,正好够自己养老用的。但是,悲剧的是,你80岁还活着……为什么悲剧呢,因为你按照原计划,钱花光了……这就是长寿风险。

那有人说了,我根本活不到80岁,哪里有长寿风险。那我们看几个数据。

首先,是中国精算师协会就第四套生命表征求意见。

          (图片数据来源于网络)

生命表一般每10年会更新一次,主要目的是给各保险公司做产品定价参考用。2024年1月这第四套生命表中,整体男性的预期寿命增加了2岁,女性增加了2.5岁。在养老类业务表中,女性的预期寿命甚至是超过了90岁。

         (图片数据来源于网络)

第二个是我国学者在2023年的国际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研究成果:到2035年,国人的平均预期寿命将达81.3岁。其中,北京女性、上海男性最长寿,分别可达92.6岁和83.9岁。想想咱们的爷爷奶奶都是什么高寿水平,在医疗水平和生活条件都更好的现如今,预期寿命未来将只增不减。所以,类似于“活不到80岁”的这类话,正是大家普遍没有意识到长寿风险的问题所在。

那么,在如此长寿的情况下,我们是不是该给自己规划一下养老呢?那是一定的!因为我国现在面临的养老环境,在全球都是比较恶劣的。我们在前面提到过,中国面临着老龄化、少子化、长期低生育率的自然环境,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及规模分别在2010年、2013年就已经见顶了。横向比较一下其他国家来看,日本、美国、英国的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分别在1991、2009、2013年见顶,但当时的人均收入可是远高于2013年见顶时的中国的人均收入。

          (图片数据来源于网络)

所以,中国在快速老龄化的进程中,面临的巨大挑战就是“未富先老”和“未备先老“。对于老百姓而言,在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的时代背景下,个人一定要做好养老规划,增加自己的养老金储备,积极筹划未来的老年幸福生活,是一件非常重要且必须要做的事情。

养老金研究中心是济安金信公司旗下提供养老金投资管理、咨询、顾问服务的平台,涵盖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第二支柱职业养老金(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为监管部门、养老金管理机构、委托人和代理人、个人养老金投资者提供包括但不限于养老金计划管理、管理人评价、资产配置、养老金FOF和MOM管理、养老金产品评级、养老金规划、养老金投资顾问和养老金咨询等服务。创立的中国企业年金指数(作为养老金投资的业绩基准和投资工具)已运行十二年,其收益率完美匹配社保基金和企业年金实际业绩;2021年8月上线济安金信养老金产品评级系统,2022年9月开展养老金产品管理人评级,为各类养老金客户提供专业的养老金产品评级服务。

往期导读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老龄化 金信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