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金诚:债券发行注册制启动 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容

东方金诚:债券发行注册制启动 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容
2020年03月01日 19:48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来源:东方金诚 作者:研究发展部 张伊君 刘暮菡

  原标题:重磅 | 债券发行注册制按下启动键 市场规模有望迎来进一步扩容

  引言

  2020年3月1日新《证券法》正式施行,为有效贯彻实施修订后的证券法,发改委、证监会、交易所相继出台了系列配套制度,包括《证券服务机构从事证券服务业务备案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关于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实施注册制有关事项的通知》、《关于企业债券发行实施注册制有关事项的通知》等,标志着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及企业债券注册制正式启动,债券发行的市场化进一步提升,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容。

  一、更新要点  

  本次债券市场配套制度的更新主要集中于以下几方面:

  1.创新监管方式。

  根据新《证券法》的要求,调整了证券服务机构的监管体制,由原来的事前准入审批制改为备案制,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以及从事资产评估、资信评级、财务顾问、信息技术系统服务的证券服务机构从事证券服务业务,应当报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和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备案。

  2.债券发行全面实施注册制。

  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应当依法经证监会或者国家发展改革委注册。依法由证监会负责作出注册决定的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申请,由证监会指定的证券交易所负责受理、审核,由证监会注册;依法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作出注册决定的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申请,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指定的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受理,由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负责审核后,由国家发改委注册。

  3.强化信息披露要求。

  信息披露成为注册制框架下对债券进行监管的核心。本次相关配套制度中进一步强化了及时、准确、完整的信息披露要求,明确了信息披露义务人的责任。

  二、市场影响  

  新证券法的施行和相关配套基础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标志着债券市场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对市场参与各方均影响重大:

  1.注册制提高债券发行效率和市场规模,更多发行人迎来债券直接融资的机会和空间。

  债券发行注册制的实施,减少了中间的核准环节,有助于提高发行效率。此外,本次发行条件的调整,删除了“最低公司净资产”、“累计债券余额不超过公司净资产的百分之四十”等发行额度限制条件。

  此次配套制度的出台非常重视无缝衔接,大概率不会因为切换到注册制导致发行人额外的操作。同时,我们预计,注册条件的逐步放宽,将带来如下的影响:(1)发行周期有望缩短,发行效率将有实质性提升;(2)净资产和累计债券余额限制条件的取消,助推信用债市场开启新一轮的增长期;(3)如注册条件进一步有序放宽信用等级等限制,信用结构性分层常态化,更多不同类型企业或将迎来债券直接融资机会,债券定价更趋于市场化,高收益债市场加速形成。

  同时,我们注意到,注册制并未豁免对募集资金用途进行专项核查,债券发行人的募集资金用途仍应符合国家发改委、中国证监会的相关规定。我们预计注册制下的负面清单管理将进一步机制化和透明化。

  2.注册制强化了发行人信息披露义务,发行人需提高信息披露和沟通交流意识。

  本次配套制度明确了债券发行人为信息披露第一责任人,并将逐步将证券法对信息披露义务人的责任追究落实到位。信息披露义务和责任的强化,债券发行企业应更加有“上市公众公司”的自觉意识,对标上市公司设立信息披露管理机制,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同时将债券市值纳入管理范畴,增强与投资人、中介机构之间的有效信息沟通。

  3.信用分层常态化有利于多元化投资人培育加速。

  注册制加速推动多层次信用债市场的成型,对投资人信用风险的识别、预警、估值和定价能力等精细化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风险偏好过于趋同的投资人群体将加速出现信用风险偏好策略分化。对信用评级机构来说,需要有效提升信用风险识别和预警的及时性,满足投资人信用风险管理的精细化需求。

  4. 证券法要求中介机构进一步发挥“看门人”职责,中介机构的责任明显强化。

  证券法对中介机构及从业人员的责任得到了大幅度的强化。对债券市场,实施注册制的同时要求中介机构为债券发行人出具真实、客观的相关发行资料,对信息披露质量负责。对中介机构来说,责任追究和违规成本的大幅度增加将倒逼中介机构更加注重保持执业过程的独立性,加强尽职调查和审慎核查工作,履职尽责。

  三、进一步的展望

  债券发行启动注册制是债券市场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对债券市场增量提质意义深远。不同券种注册标准逐步趋同,和债券市场统一执法机制的落地,将共同推动债券市场的统一化程度进一步提升。

  同时,信用分层常态化下,不同层级的发行人如何进行分类注册,如何针对各自的信用风险特征探索交易机制的完善,尤其是违约债券交易机制的完善,还将是监管机构和市场参与各方的共同任务。

  声明:本文是东方金诚的研究性观点,并非是某种决策的结论、建议等。本文引用的相关资料均为已公开信息,东方金诚进行了合理审慎地核查,但不应视为东方金诚对引用资料的真实性及完整性提供了保证。本文的著作权归东方金诚所有,东方金诚保留一切与此相关的权利,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授权不得修改、复制、销售和分发,引用必须注明来自东方金诚且不得篡改或歪曲。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李铁民

债券发行 市场规模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3-10 佳华科技 688051 --
  • 03-04 和顺石油 603353 --
  • 03-04 贝仕达克 300822 --
  • 03-03 聚杰微纤 300819 15.07
  • 03-03 东岳硅材 300821 6.9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