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庚南:金融业抗疫也需穿上“防护服”

2020年03月02日10:47    作者:李庚南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李庚南

  金融业在为受疫情冲击的行业、企业“输血”同时,也需做好自身防护,谨防被“感染”。既要有与企业共度时艰的责任意识,又要有守住风险的底线意识。

  毋庸置疑,面对疫情对实体企业的冲击,面对企业复工复产难、流动性风险凸显态势,金融业理当如白衣战士一样奔赴抗疫前线,义不容辞为企业输血,助力企业复产复工,推动经济尽快修复。

  当然,金融业在为受疫情冲击的行业、企业“输血”同时,也需做好自身防护,谨防被“感染”。既要有与企业共度时艰的责任意识,又要有守住风险的底线意识。在加大对受疫情影响企业金融支持的同时,也要尽最大可能保护信贷资金安全(也要做好“牺牲”的准备),包括对保护客户经理的保护。

  这就要求金融机构在抗“疫”之前穿上“防疫服”,增强面对疫情的胆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关键是建立适应疫情防控的四方面机制。

  容忍机制:提高适应疫情防控的风险容忍度

  疫情之下,企业是脆弱的。从用工、订单、现金流、原材料到市场,企业无疑要面临更多的困难,这势必使企业效益及还款能力面临较大不确定性,从而增大贷款风险。此情之下,金融机构给企业贷款恰似雨中送伞,难免会遇上“水坑”、会“打湿鞋裤”。

  这就要求金融机构既要有担当,又要对面临的风险有充分的估计和承受风险损失的勇气。尤其需要强化逆周期思维,适当提高风险容忍度,使基层经营行“愿贷”。

  金融运行的逻辑告诉我们,对风险保持一定的容忍度恰恰是金融机构“经营”风险以获利的基础,——金融的实质就是通过买卖“风险”以获取风险溢价,因此风险容忍度是金融运行的内生指标。如果容忍度过低,势必影响业务的拓展,无法产生规模效益;如果容忍度过高,则容易形成风险成本失控,风险溢价过低,甚至形成亏损。

  从改善金融服务、提升小微企业金融获得感的角度出发,特别是从支持企业抵御疫情冲击、尽快复工复产的大局出发,适当提高风险容度无疑是必要的,也是畅通融资渠道的关键;但从金融机构自身运行看,愿不愿意提高风险容忍度,则涉及多方面的因素制约,关键则在于顶层设计。

  从基层经营行看,风险容忍度提高,意味着愿意承担更高的风险成本,相应地,需要让渡一部分利润(理论上的高风险高溢价现实中未必可行)。这显然与上级行设定的利润考核目标直接相关。往上追溯,则与商业银行总行的目标利润设定密切相关。而商业银行总行目标利润的设定由谁决定?由董事会及其所代表的股东利益决定。这一点,不同类型的银行表现无殊。当然,不同类型的银行还面临来自不同出资人的考核要求,也包括法定代表人面临的人事方面的绩效考核等要求。因此,金融机构风险容忍度能否依循逆周期要求适当提高,关键在于顶层设计。

  提高风险容忍度的另一方面,则与监管对风险的容忍度相关。对于疫情期间因服务于抗“疫”大局、“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等非常规因素形成的不良资产,监管部门应给予差异化的考量,以消除金融机构后顾之忧:一是从监管评价的角度,适当提高对贷款不良率的容忍度;二是在后续监管检查中,对于“打”有疫情“标签”的合规性问题给予体现实事求是精神;三是针对疫情防控期间金融机构采取的“应贷尽贷”“应续尽续”等非常措施,及对中小微企业贷款实施的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可能形成逾期超60天、90天而未实际纳入不良的情况,应给予一定的宽容期。

  容错机制:制定适应疫情防控的尽职免责制度

  如果从结果推导,金融机构出现的每一笔不良资产大都能追溯到源头的不审慎,找到放贷者的瑕疵。若无一定的容错或免职机制,势必极大挫伤基层人员的积极性。

  如何制定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的尽职免责机制,一直是商业银行进行金融创新、完善金融服务,特别是拓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方面面临的瓶颈,也关系到客户经理“敢不敢贷”的问题。在防控疫情的特殊背景下,尽职免责机制的重要性尤为凸显,它直接关乎各项防控疫情、扶持企业复工复产的政策措施能否真正落地,各路资金能否真正流向实体、流入受疫情影响的企业。

  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或许疫情恰恰提供了这样的契机。银保监会提出了把握尽职免责的三个原则:一是企业是不是诚实守信的企业;二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是不是有市场、有订单的;三是银行贷款是不是真正用于生产经营活动,而不是违规流向房地产、违规流向资本市场。只要把握这些方向,大原则把握住了,能免去的责任尽可能给基层网点免去。

  上述三原则无疑为金融机构落实尽职免责提供了比较清晰的导向。从尽职免责的角度,需要把握的是贷款发放时企业的相关情况是否符合三个原则,而非事后从结果去推断发放贷款时的状况。当然,尽职免责机制如何真正落地,其实并不容易。太原则显然很难落地,太细化则往往“免无可免”,因此规则条款的粗细适中很重要。

  容缺机制:构建适应疫情防控的审贷“绿色通道”

  从改进政府部门服务,推进“只跑一次”角度看,容缺机制无疑是值得积极推进的。在疫情之下,倡导容缺机制有着特别的意义。

  一些按现行规制要求现场实施的流程,比如实地调查、面签等,在疫情期间或难以完成。这种情况下,若依然按照“本本”执行,势必影响很多信贷行为的实现,这显然与“救急如救火”的疫情防控要求相悖。因此,在疫情防控期间,应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原则,建立对现行贷款审批流程、要素的容缺机制。对于疫情防控期间因客户提供资料不全、手续存在瑕疵等情形的,在真实合规的前提下,可采用先行受理、容缺办理、跨网点受理等模式为客户提供便捷服务。借助信息科技手段,形成替代性补缺措施。

  这同样需要配套的机制跟进。正如银保监会政策研究局一级巡视员叶燕斐所言,“金融监管部门要改进工作,对电子单证、电子影像、电子签章、电子数据的合规性、合法性要充分的认同,不一定需要拿纸质的证件,这样过于教条”。

  当然,即使容缺也应适度、慎重。毕竟信贷活动实际上涉及合同签订问题,相关合同要素的残缺或直接损害合同的有效性。必须清醒的是,信贷审批中存在的任何瑕疵,都可能成为今后的“呈堂证供”,你的无底线帮扶或许成为他日后的无底线赖账!

  识别机制:防范帮扶企业中可能存在的“假摔”

  在提供抗“疫”金融支持的同时,金融机构需要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既要积极为疫情防控提供精准金融服务,又要对非常规信贷操作背后可能存在的道德风险保持高度警醒。

  因此,在信贷条件把握方面要宽严并济。一方面,在疫情防控及复工复产关键时期,应坚守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的底线思维。要避免垂危的企业猝死,导致风险放大;更要防止原本有市场、有订单、有效益的企业因“失血”而倒下。另一方面,也要防止一些企业“无病呻吟”,不要让抗“疫”的专项资金、专项政策成为无良企业眼中的“唐僧肉”。既要防止大水漫灌下的过度融资与“马太效应”,又要识别“哭穷”“假摔”。对于风险形成于疫情之前,无前景、缺乏市场与效益的企业,仍当谨慎。特别是一些涉及产能严重过剩和需淘汰落后产能的企业,要防止其“借尸还魂”。同时,对于名目繁多的政府“清单式”的帮扶,要谨防帮扶清单中夹带“私货”。

  当然,金融机构在抗疫同时,首先需要自我评估一下免疫能力(抗风险能力)、风险抵御与风险消化能力,包括对减免息的承受能力。从目前的指标检测看,无论从不良率水平、风险拨备还是利润积累方面,应该说金融机构的“体格”都完全合格,勿需太多顾忌,“该做的就大胆做”。

  (本文作者介绍:先后供职于工商银行、人民银行,现为银行监管部门人士,长期负责小企业金融服务推进工作,潜心研究小企业金融服务问题。)

责任编辑:潘翘楚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新冠肺炎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网络文学盗版一年损失近60亿 侵权模式“花样百出” 香港诊所被曝给内地客人打水货疫苗 给香港人用正品 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优速快递董事长夫妻双双身亡 生前疑似曾发生争执 澳大利亚房价暴跌:比金融危机时还惨 炒房团遭赶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广州重庆靠前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接待1.95亿人次 旅游收入1176.7亿 华为正与高通谈判专利和解 或将每年付5亿美元专利费 游客在同程艺龙订酒店因客满无法入住 平台:承担全责 花650万美元进斯坦福当事人母亲发声:被录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