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筑牢内蒙古粮食安全防线

《中国金融》|筑牢内蒙古粮食安全防线
2024年08月14日 12:16 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金融杂志

作者|中国人民银行呼伦贝尔市分行课题组「课题组成员:王晓峰 王彬 王立群 王博」

文章|《中国金融》2024年第15期

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首次将粮食安全纳入五年规划体系,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粮食安全的重视。本文以粮食主产区内蒙古自治区为切入点,探索粮食安全的根本解决路径,提出包括金融支持在内的系统化建议,多层次入手筑牢粮食安全防线。

内蒙古自治区粮食生产情况

内蒙古自治区土地面积为118.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2.3%,居全国第三位。该地区人均耕地面积0.37平方公里,人均草原面积3.1平方公里,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内蒙古自治区素有“北疆粮仓”美称,主要粮食作物为玉米、大豆、小麦、马铃薯、水稻,是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和8个粮食规模调出省区之一,每年有一半以上的粮食调往区外。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达到791.6亿斤,实现粮食生产“二十年连丰”。

在粮食生产方面,内蒙古自治区存在以下制约因素。

资源与环境条件约束。一是气候条件约束。内蒙古自治区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降水量少而不均,东西部地区气候差异明显,粮食生产集中在东部各盟市,易受自然灾害影响。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基本一年一季,复种指数低。二是水资源制约。内蒙古自治区是水资源紧缺地区,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6%,平均每亩耕地占有的水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例如,粮食主产区之一的通辽市,属于典型的严重缺水地区,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4%,是全国110个严重缺水城市之一,农业用水主要依赖地下水资源,农业灌溉面积已严重超过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三是耕地资源制约。第一,由于生态安全政策的制约,大规模新增耕地缺乏可行性。例如,主产区呼伦贝尔市,优先保护、重点管控生态空间面积达18.5万平方公里,约占其土地面积的80%以上。第二,现有耕地利用效率较低。例如,内蒙古自治区农田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55左右,与农业发达国家(地区)水平(0.7~0.8)仍有较大差距。第三,高标准农田建设目前已呈现边际效应递减趋势。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已建成4989万亩高标准农田,但在一些地理位置偏远、坡度较大、相对零散的地块,高标准农田建设难度大,单位投资获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例如,呼伦贝尔市大豆主产地鄂伦春自治旗海尔堤村绝大部分农田属于甸子地(由沼泽湿地而来,水分大、偏碱性,大豆、玉米等农作物产量较低),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本较高,地方财政难以承担。

农牧产业支撑能力弱。一是农业(粮食)生产布局有待提升。第一,农业(粮食)生产的政策依赖性较大。例如,呼伦贝尔市大豆主产区海尔堤村,在“大豆振兴”战略实施后,约84%的耕地种植大豆,其中包括了很多并不适合种植大豆的山地、林边地。第二,品牌体系建设滞后。例如,大豆主产区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其大豆具有非转基因、绿色、高蛋白等地域特色,但未能围绕其大豆产品地域特色优势形成地标性品牌体系,制约了农产品市场潜力的充分释放。二是生产经营集约化水平低。第一,生产组织性较低。例如,呼伦贝尔市2023年各级示范合作社(国家级、自治区级、地市级、旗县级)仅占全市合作社总数的5%左右,此外“空壳社”现象仍较为普遍。第二,缺乏与市场的有效连接。例如,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养牛专业大贝合作社(自治区级畜牧业示范社),长期享受较高的财政补贴支持,在2015年、2016年连续发生自然灾害的情况下,未能及时感知市场供需变化,仍从事成本较高的安格斯牛养殖,从而遭受巨大损失。第三,缺乏利益联结机制。例如,呼伦贝尔市阿荣旗多家肉羊养殖合作社,在与龙头企业呼伦贝尔中荣畜牧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荣公司)合作过程中,因缺乏产业利益链条联结机制,中荣公司单方面取消扶持措施、订单保护价收购现象时有发生。

金融支持体系亟待完善。一是农村、农业金融承载能力仍显薄弱。人民银行呼伦贝尔市分行2023年调查显示,目前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由于资金需求量大,流转的土地经营权、自有的农机农具等财产价值难以覆盖其融资需求,制约了金融资源获得能力。二是金融信息基础设施、农牧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与信息化、数字化时代不相适应,难以对金融主体产生有效约束。

相关建议

  • 运用“大食物观”,深化对粮食安全的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树立“大食物观”,不仅关注粮食数量层面上的安全,还将质量层面上的安全一并纳入,统筹安排。一是顺应食物消费结构升级趋势,结合“国家重要农畜生产基地”建设,统筹粮、畜产业协同发展,高水平保障粮食数量安全。二是依托地区生态资源禀赋,结合“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大力发展绿色农牧产业,保障粮食质量安全。三是依托边疆区位优势,结合“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建设,积极把握关键窗口期。例如,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大杨树荣盛商贸有限责任公司,2023年到俄罗斯远东阿穆尔州从事农业生产经营,预计种植面积25.5万亩,主要从事非转基因玉米、大豆、紫苏的种植。

  • 围绕科技创新实现粮食安全目标

加强生产要素集中集约,为农牧业科技应用及绿色农牧业发展创造条件。根据美国农牧业发展经验,生产要素集中所产生的“规模效应”,是农牧业科技成果大规模运用的主要条件。内蒙古自治区应立足自身发展实际,一是综合采取产权(如土地经营权流转等)、财政、税收、产业政策等措施,重点支持农牧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农牧业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等建设。二是通过推进农牧业信息化、数字建设,探析农牧业产业中科研、生产、市场间信息传递路径,实现要素间的有效配合与协同。

通过农牧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优化农牧业生产区域布局。一是保障农牧业资源有效供给。在内蒙古自治区自然条件较差的中西部地区的农牧业开发中,要充分吸收前苏联20世纪50年代在中亚地区大规模开垦的教训,大力依靠科技进步,实现农牧业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发展。例如,2020~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在三大灌区(河套、土默川、西辽河)开展盐碱化耕地改良试点工作(12.2万亩),有效降低土壤PH值、含盐量,保障耕地资源持续稳定供给,实现粮食大幅增产(25%左右)。二是提高农牧业资源利用效率。粮食主产区的东部地区,要积极运用农牧科技成果,提高资源运用效率。例如,呼伦贝尔市针对东北黑土耕地出现的“薄、瘦、硬”等问题,逐步探索出完整成熟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实现了黑土地可持续利用,保证了粮食稳产增产。

  • 建立健全农业(粮食)金融支持体系

在金融支持体系上,应“持续完善、建立健全”。一是发挥再贷款、再贴现等政策性工具的作用。持续引导社会金融资源流入农业(粮食)领域。二是围绕农牧业生产节点开展金融服务。围绕粮食育种、种植、流通、收储、加工等重要环节开展金融服务;围绕“备春耕”“接羔保育”等重要农牧业时点做好金融服务。三是持续开展金融创新丰富金融支持工具。探索农业保险增信金融创新工作,不断总结经验,保障农民粮食生产的积极性。结合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工作,深入推进土地经营权、农业附属设施抵押等金融创新工作,进一步增强“三农”金融资源获得能力。

在金融支持方向上,应“因地制宜,精准施策”。要充分比较东部与中西部地区间农牧业金融需求异同,提供有针对性的金融支持服务。一是重点支持粮食主产区,加强土地流转、农业水利、农业科技、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措施实现增产增效;围绕主要粮食作物,开展产业链金融、新型经营主体支持等金融创新工作,推动粮食主产区资源优化重组;支持农牧业龙头企业利用俄罗斯、蒙古国资源从事农牧业开发。二是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依托“国家转基因试点地区”“国家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试点”“河水澄清滴灌项目实验区”等政策与经验,实现成果转化。例如,目前已开发出可用盐水或水质不良的水来灌溉的抗盐转基因水稻和玉米,为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盐碱土地治理奠定了技术基础;巴彦淖尔市实行井黄双灌,大大降低了土地投入成本,亩均增产15%左右。

在金融支持内容上,应“抓住核心,撬动发展”。农业科技是粮食安全的核心内容,金融部门要加大对农业科技和装备的信贷支持力度,推动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符合农业科技企业特点的抵质押担保方式和信贷产品创新,推动价值评估、质押登记、债权处置等知识产权融资配套服务。鼓励金融机构探索以农业科技企业的专利权、知识产权等为质押物的质押融资模式,拓宽融资担保范围。重点依托内蒙古自治区阿荣旗国家级农村改革实验区,推动金融机构围绕农业科技融资开展先行先试。

(实习编辑 韩明书)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8-19 佳力奇 301586 --
  • 08-15 小方制药 603207 12.47
  • 08-13 太湖远大 920118 17
  • 08-12 国科天成 301571 11.14
  • 08-05 珂玛科技 301611 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