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金融强国建设:多部门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迈向更高能级

助力金融强国建设:多部门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迈向更高能级
2024年06月19日 17:13 21世纪经济报道

专题:第十五届陆家嘴论坛(2024)

  6月19日,2024陆家嘴论坛在上海开幕,本次论坛主题为“以金融高质量发展推动世界经济增长”。这也是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召开后的首次陆家嘴论坛,证监会主席吴清,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人民银行副行长、外汇局局长朱鹤新等出席并作主题演讲。

  中央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王江也出席了论坛。

  作为每年陆家嘴论坛的重头戏,因相关金融部门领导会释放有关金融领域的监管与改革重要信号,由此受到市场高度关注,今年的陆家嘴论坛也不例外,且还有特殊之处。

  2023年10月底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了金融强国的目标,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是金融强国六大关键核心金融要素之一,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为此还明确提出要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近年来,上海作为我国金融开放的枢纽门户,积极为国家试制度、探新路、补短板,金融外汇领域一批首创性改革、引领性开放举措在上海率先落地,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和影响力明显增强。”朱鹤新表示。

  央行:相信上海中心将深化IMF与中国合作

  “人民银行将与上海市委市政府、相关部门、市场机构共同努力,一如既往地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推进扩大金融高水平开放。”潘功胜在演讲时表示。

  而在演讲前的开幕式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宣布正式启动上海区域中心。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潘功胜、上海市市长龚正共同出席启动仪式。

  上海中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全球设立的区域中心之一,旨在加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亚太地区经济体的交流与合作,就新兴市场和中等收入国家关注领域开展相关研究,为区域内经济体提供有针对性的能力建设支持,维护全球和区域金融稳定。IMF目前在全球设有20个区域中心和办事处(包括CICDC)。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还介绍称,上海中心还将与中国-IMF联合能力建设中心(CICDC)开展合作,通过同行学习等方式促进在该地区提供有针对性的能力建设活动。上海中心将与CICDC坐落在同一地点,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协同增效作用。上海中心将对发挥各类职能的其他IMF区域中心及办事处形成补充。

  “欢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上海设立区域中心,相信上海中心将深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中国的合作,增强亚太区域国家间宏观经济政策交流和协调,推动维护全球和区域金融稳定。”潘功胜表示。

  格奥尔基耶娃表示,欢迎与中国人民银行合作建立上海中心这一重要举措。该中心将进一步加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充满活力的亚太地区的工作,有利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更深入地理解成员国的观点,并促进国际经济合作。

  金融监管总局:推动更多金融开放举措在上海先行先试

  “一年前,我们在此正式启动了上海国际再保险登记交易中心建设。”李云泽在演讲时表示,近期,我们将会同上海市人民政府,出台加快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积极探索保险资金试点投资上海黄金交易所黄金合约及相关产品,放宽临港新片区非居民并购贷款限制,鼓励中保投资公司在沪更好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功能,支持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在沪落地。

  一年前的陆家嘴论坛上,李云泽宣布将与上海市共同发布《关于加快推进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的实施细则》,正式启动上海再保险“国际板”。

  在上海开设面向全球的再保险分入业务交易市场,标志着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迈出重要一步。6月4日,上海金融监管局副局长王鑫泽介绍称,再保险“国际板”启动以来,在金融监管总局的坚强领导和上海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各项工作不断提挡加速。一是推进规则制定。再保险“国际板”登记、交易、保费统计、差异化监管等首批4项业务规则已正式发布,入场交易的再保险业务、交易席位、信息等第二批4项业务规则已完成制定。二是完成首批机构批设,还将有第二批专业机构入驻。三是上线交易系统。正式上线具备交易确认、合同存证、账单确认、账务清算等功能的国际再保险业务平台,并指导完成首张国际再保险分入合约。四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覆盖范围包括注册在临港新片区保险公司开展的各类再保险业务。

  “上海在金融业改革开放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李云泽表示,今后,将推动更多金融开放举措在上海先行先试,全力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充分发挥上海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的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

  在谈及金融业对外开放时,李云泽表示,对外开放是中国金融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动力。我们将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研究放宽非银金融机构的外方股东范围,鼓励符合条件的外资机构参与各类业务试点,支持在华外资机构深耕中国、稳健经营。“我国拥有全球最具潜力的金融市场,我们真诚欢迎更多外资机构和长期资本来华展业兴业,实现更好更大发展。”

  外汇局: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迈向更高能级

  朱鹤新就“扩大金融高水平开放,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行了详细阐述。他表示,近年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和影响力明显增强:一是金融市场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二是金融机构和资本集聚效应持续凸显;三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大幅增强。

  以债券市场为例,近年来,外资来华持债规模和投资活跃度持续提升。截至5月末,已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100家机构进入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外资在我国债券市场的持债总规模达4.3万亿元,近5年年均增速近20%。

  “我们将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坚定不移推动金融高水平开放,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加大制度型开放力度,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迈向更高能级,也希望上海的探索能够为全局积累更多经验。”朱鹤新表示。

  一是提升资本项目开放质量,为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来华展业兴业营造良好环境。朱鹤新表示,加快推进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便利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证券投资,正在修订相关资金管理规定,进一步简化和完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RQFII)资金管理,支持壮大耐心资本;支持境内机构开展跨境投资,近期已向53家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发放额度合计22.7亿美元,着力满足居民境外投资合理需求。借鉴国际财资中心经验,研究完善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政策,支持跨国公司在沪设立全球或区域资金管理中心。立足全球资产管理中心建设,推进股权投资基金跨境投资业务规范发展,支持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强化金融基础设施功能和对外服务能力,支持上海高水平建设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

  二是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加强对上海“五个中心”建设金融支持。围绕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强化外汇服务,促进跨境贸易投资外汇便利化,增强经营主体获得外汇服务的便利度、满足感,更好支持上海国际经济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贸易中心联动建设。拓展科创企业跨境融资,更好服务跨境资本进入退出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支持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三是充分发挥上海龙头带动作用,推进更大区域范围内的高层次协同开放。鼓励上海依托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银行外汇展业改革与尽职免责等政策,探索“越诚信、越便利”的外汇管理模式。

  “有序将上海的高水平开放政策复制推广至长三角乃至全国范围,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更大突破,塑造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优势。”朱鹤新表示。

  四是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为上海金融资源集聚和辐射的连续性可持续性提供保障。提升开放监管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加强外汇市场“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管理,深入参与国际金融协调合作和全球金融治理,防范风险跨区域、跨市场、跨境传递共振,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曹睿潼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
  • 06-24 安乃达 603350 --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