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余家银行开展个人客户身份信息治理 非合规客户业务将受限

10余家银行开展个人客户身份信息治理 非合规客户业务将受限
2024年05月31日 10:15 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李 冰

  截至5月30日,包括邮储银行、青海银行、郑州农商银行等10余家银行发布个人客户身份信息治理公告,开展对个人客户身份信息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核实工作。

  邮储银行公告显示,自2024年8月起,该行在前期个人客户身份信息治理及业务限制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对身份信息仍不完整、不真实或个人身份证件已过有效期、证件真实性存疑的个人客户依法开展业务限制。核实个人客户身份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国籍、职业、住所地或者工作单位地址、联系电话、身份证件或者身份证明文件的种类、号码和证件有效期限。

  “银行开展个人客户身份信息核实有其必要性。”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吴丹表示,近年来,不法分子利用虚假账户信息进行电信诈骗、洗钱活动等违法行为,对客户利益、金融安全等造成恶劣影响。为了及时清理隐患、构建风控防线,多家银行已率先开展个人客户身份信息治理,加强重点客户身份信息核对,以维护存款人合法权益。从机构本身来看,其数字化转型也需要更加精准的用户数据。

  除了邮储银行之外,已有多家银行加大个人客户身份信息治理力度。

  青海银行公示了客户信息治理范围及个人客户身份信息完善方式。该行将自公告发布之日起一个月后开展个人客户身份信息治理工作,将对依然信息不完整的个人客户账户采取“不收不付”的交易管控。

  宁夏中宁农村商业银行对个人身份信息不完整、不真实或留存证件过期且在30天内没有及时更新等情况的客户,将对其名下账户限制金融服务。

  山西银行称,将对存在身份信息缺失或不完善、不真实且未完成信息核实更新的个人客户名下账户实施管控。

  多家银行还特别提示,治理期间,银行不会以短信或电话等任何方式要求客户提供密码、短信验证码等信息,也不会以任何理由要求个人进行转账或涉及账户资金的操作。

  近年来,多家金融机构因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收到央行罚单。比如,今年2月份,中国人民银行内蒙古自治区分行行政处罚信息公示,某银行因存在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等行为,被罚款893.4万元;3月份,中国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行政处罚信息公示表显示,某银行因存在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等多项违法行为,被警告并处罚款432.747万元等。

  冰鉴科技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诗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通过个人客户身份信息治理可以有效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通过实名账户核查,可以有效遏制不法分子利用相关方式洗钱和行骗,特别是农村及偏远地区的个人银行账户更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所以中小银行针对个人客户身份信息治理工作十分必要。

  “从行业角度看,随着金融科技技术加快迭代,账户信息造假、诈骗技术手段等也在不断升级,对银行业数字化转型构成挑战。及时开展客户身份信息治理等活动,有利于银行业数字信息系统的完善建设,推动银行业乃至整个金融业在科技进步中更加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吴丹表示,展望未来,在国家加强金融安全治理等政策引导下,将有更多银行完善对个人客户身份信息监督和治理,更好地维护金融业和国家金融安全发展。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刘天行

银行 邮储银行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