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息差收窄下,大行“进击”,中小行如何求生?

净息差收窄下,大行“进击”,中小行如何求生?
2023年07月13日 19:29 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览青 上海报道

  “以前我们的抵押经营贷利率水平最高到7%,但现在大行利率下行后最低可以做出3.2%利率的十年期抵押经营贷,我们的客户很容易被人抢走了。”一家华南农商行中层领导向记者坦言。

  2022年以来,在稳增长的政策压力下,国有大行以低利率、长期限、高额度的贷款产品迅速扩大市场份额,无论是普惠小微还是科创金融领域都在抢占优质客户,大行贷款规模快速增长。

  与此同时,2022年至今LPR多轮调降,今年一季度贷款重定价开始体现,商业银行净息差显著收窄,对银行业,特别是城农商行等中小银行盈利能力形成拖累。

  面对“进击”的大行,中小银行如何求生?

  信贷投放降价扩量,净息差承压

  在稳增长政策要求下,今年上半年信贷投放增速显著增加、贷款利率下降。

  就在7月11日,央行发布的2023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与社会融资规模数据报告显示,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5.73万亿元,同比多增2.02万亿元,其中6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3.05万亿元,同比多增2296亿元。

  利率方面,据央行2023年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今年3月新发放的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96%,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29个基点;新发放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为4.42%,同比降低41个基点,环比降低11个基点。

  在降价扩量的过程中,大行最为突出。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相关研报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末大行新发放普惠小微贷款利率降至极低水平,建设银行新发普惠小微贷款利率从2019年的4.95%降至4.08%,农业银行从4.66%降至3.95%,工商银行从4.52%降至3.9%,中国银行从4.3%降至3.87%,交通银行已降至3.84%。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了2023年A股与H股上市银行一季度末的贷款余额情况,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四家国有大行2023年一季度末的贷款余额分别较2022年一季度末增加16.42%、13.53%、14.09%、12.55%,增速与2022年同期相比增加3.44个百分点、2.64个百分点、2.62个百分点、2.32个百分点,是除贷款规模基数不大的瑞丰银行贵阳银行之外,规模增速差额最大的四家银行。

  与此同时,地方城商行在2023年冲刺信贷“开门红”效果也很显著,成都银行、瑞丰银行、杭州银行常熟银行宁波银行长沙银行齐鲁银行苏州银行南京银行2023年一季度贷款余额同比增加幅度都在15%以上。而农商行信贷投放增速明显回落,如张家港行苏农银行增速回落明显,青农商行近两年贷款余额同比增速都在不到3%的较低水平。

  然而,商业银行一季度信贷投放规模的扩大并没有带来银行盈利能力的整体提升。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从净息差来看,2023年一季度末42家上市银行中仅兰州银行青岛银行、长沙银行、贵阳银行、苏州银行等5家银行净息差没有出现下滑

  华泰证券固收研究团队发布研报指出,今年一季度,上市银行总体净息差为1.74%,较2022年再度下行17bp,这一水平已低于自律监管标准1.8%。尽管近几个月来,在大行下调存款利率的带动下,中小银行也跟进下调存款利率,对净息差承压水平有所缓解。然而,“本轮存款降息共降低银行负债成本5.6BP,而LPR下调共降低资产收益6.2BP,银行净息差反而降低0.6BP。”华泰证券相关研报认为,本轮存款利率下调效果基本全部用于给贷款让利,银行净息差水平并未改善,因此应当继续推动银行负债成本降低,引导存款利率下行

  资本渠道受限,中小行“补血”求生

  面对盈利能力下滑,中小银行亟需补充资本金增强抵御风险能力。

  “2022年银行业ROE为9.3%,已无法支撑行业内生性资本补充。”财信证券研究院相关研报指出,假设不考虑银行通过调整资产结构降低风险加权资产增速,风险加权资产增速与资产增速持平,那么核心一级资本增长率≈ROE(1-分红率),因此,为了维持7%的资产增速,在30%分红率的条件下,ROE需达到10%,才能不依赖外部融资,完成内生性资本补充。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2023年7月13日,今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发行金融债规模合计10430万亿,与2022年同期的11729.92亿元相比同比减少11.08%。但从发行人结构来看,2022年同期五家国有银行发债占比为47.74%,今年国有银行发债占比为41.02%,中小银行发债占比有所提升。

  在资本充足率承压的背景下,中小银行在2023年二级资本债的发行加速,但已出现分化。

  2023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二级资本债发行金额合计2939亿元,其中五家国有大行是二级资本债发行的主力军,在今年的发行金额为2250亿元,占比达76.56%。可以与之形成对比的数据是,2022年全年商业银行二级资本债发行合计5898.5亿元,其中五家大行合计发行5800亿元,2022年中小银行二级资本债发行总额仅98.5亿元。

  但需要关注的是,今年3月《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出台对以二级资本债为代表的次级债进行调整,将其风险权重系数由100%上调至150%。这意味着配置二级资本债将占用银行更高的资本金,而此前中小银行间互持二级资本债的情况较为普遍。

  万联证券在相关研报中指出,商业银行投资二级资本债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表内直接持有,中小银行以互持为主,业务占比基本稳定在20%-30%区间,二是通过表外银行理财业务持有,但新规下二永债投资品种受限,表外业务占比已出现下降。

  “为维持资本充足率的稳定,监管规定银行可通过续发新债来赎回旧债,由于发行成本过高或收入能力可持续性交叉,部分中小银行‘发新赎旧’受阻。”万联证券在前述报告中提到,中小银行近年来信用分层有所加剧,资本补充渠道受限,较难满足日益增长的资本补充需求

  据惠誉博华相关研报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5月末,共有57只二级资本债未被赎回,涉及13个省份的48家银行,总额达到364.8亿元。

  不过,如今政府对地方性中小银行补充资本的支持力度正在加大。Wind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大连市、黑龙江省、辽宁省、安徽省、河北省、山西省、陕西省、四川省、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多地发行中小银行发展专项债,合计发行金额为1342亿元。今年6月,河北银保监局批复同意河北省国有金融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利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向22家农商行、农信社进行注资。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宋源珺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7-17 君逸数码 301172 --
  • 07-17 舜禹股份 301519 --
  • 07-17 盛邦安全 688651 --
  • 07-17 威迈斯 688612 --
  • 07-13 光格科技 688450 53.09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