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联盟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应用

基于联盟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应用
2021年08月20日 15:39 财经自媒体

  原标题:数字化观察(83)| 基于联盟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应用

  来源:银行家杂志

  作者|葛萍、胡金良、王宗强、张左敏

  由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查通过的《“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区块链被列为“十四五”七大数字经济重点产业之一。2020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部门也发文,要求供应链金融提高效率,运用金融科技助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整体金融服务水平。金融行业特别是银行业积极布局探索区块链技术,创新传统业务模式,纾中小微企业融资之困。

  供应链金融发展空间广阔

  供应链金融是商业银行围绕核心企业,将各参与方作为一个整体,以真实交易为基础,以核心企业信用为担保,通过综合评估提供金融服务,从而满足链上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的过程。随着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持续发展,供应链金融底层技术和业务模式也在不断演进,供应链金融产品迭代升级不断加速,以满足供应链上所有参与者的综合性金融需求。当前多数商业银行的供应链金融产品不仅能提升核心企业资金流动性和销售业绩,还满足了中小微企业的资金融通需求,为核心企业和链上其他企业创造了双赢局面。根据银保监会数据统计,2020年末国内银行业短期人民币企业贷款余额为33万亿元,其中供应链余额占比低于3%。根据相关研究机构以30%转化率测算,供应链金融市场增量空间约有9万亿元,截至2020年末,经估算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已达到27.01万亿元,具有惊人的发展潜力(见图1)。

图1 2015~2020年中国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图1 2015~2020年中国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

  中小微企业在产业链供应链中的融资难题

  中小微企业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中最为活跃的参与者,是当前我国经济工作实现“六稳”“六保”的基础。为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国家不断出台税收、融资、创业、创新等相关扶持政策。然而,据工信部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仍有近33%、38.8%、40.7%的中型、小型和微型企业,因为经营风险高、信用状况差、缺乏抵质押品和担保,深陷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从中小微企业自身的视角看,虽然商业银行在持续推广普惠性的金融服务,但在产业链或供应链外获得的融资仍难以满足企业的自身需求。当然,随着供应链金融持续数字化转型,通过信息互通和业务协作,银行等金融机构与企业间的信息壁垒逐渐消除,有利于为参与产业链供应链的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加便捷可靠的金融服务。但数据信息不对称、核心企业信用无法传递、业务效率低下等方面的痼疾仍须小心对待。

  打破中小微企业的信息孤岛。供应链金融具有链式交易属性,这意味着交易中有较多的参与方,各方交易参与者存在于一个闭环中,除核心企业、供应商外,还常常存在着不同的代理人和中介机构,而多数交易参与者并无主动获取交易数据的意愿,更缺乏如何运用交易数据帮助自己实现低成本融资的知识。与之相对,核心企业虽然具有交易数据上的主动权,但对交易对手也谈不上拥有完全信息,信息不对称和数据壁垒问题仍然严重,可能导致信息欺诈的风险。

  核心企业信用如何向链上中小微企业传导的问题。供应链金融的本质是将核心企业信用传导至产业链供应链闭环上的所有参与方。通常,核心企业仅能对一级供应商进行背书确认,而与一级供应商存在直接业务联系的其他参与方仅存在间接的商业合作,这造成多数间接参与者难以借助核心企业商业信用获得银行授信,闭环中的小微企业被排除在信用传导链条之外。同时,小微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制度也不成熟,财务报表完善性欠佳,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链上的中小微企业融资困境。

  金融机构授信效率与风险把控需要进一步提升。在供应链中的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通过传导核心企业信用(质押或抵押应收账款凭证),为链上其他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传统线下业务需要耗费金融机构大量人力物力对核心企业及供应链上的其他企业进行贷前调查(包括核实业务真实性、评估融资风险等),无疑大幅降低了供应链金融的业务效率。同时,如果风险控制策略出错,出现交易真实性问题(如各参与方虚构伪造交易合同、应收账款不合法等),银行将面临较大的信用风险。

  运用区块链技术创新再保理业务的实例

  再保理业务是以保理商为通道,供应商将核心企业为其担保的应收账款进行转让的一种融资模式,银行与核心企业紧密合作,通过保理商为其供应商提供短期融资。再保理业务是与企业应收账款最密切、最常见的银行业务模式之一。国有大行如建设银行、股份银行如兴业银行均已上线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再保理业务,但所运用的区块链底层技术却各有差异。以齐鲁银行为例,其运用联盟链作为底层技术,通过自主研发的供应链金融平台解决了该模式中企业融资的两个难题:一是小银行与核心企业财务系统难以对接的问题。即运用区块链技术建立在线应收账款确权模式,核心企业借助Ukey(一种通过USB直接与计算机相连、具有密码验证功能、可靠高速的小型存储设备)即可在线对供应商的应收账款真实性进行验证,银行无需再通过对接核心企业财务系统验证。二是解决异地客户业务流程繁琐的问题。只要在齐鲁银行开立过账户的保理商,即使是异地供应商也可通过平台开立虚拟账户获得融资,有效提升了异地企业融资的便利性。

  基于联盟链的供应链金融平台

  供应链金融平台中的再保理业务以联盟链技术为所有参与者提供驱动,基于联盟链技术核心功能,可对参与者在区块链中的账本读写权限进行控制,借助其密码技术及分布式数据库形成一个高可控性、高安全性的分布式账本。齐鲁银行将联盟链引入供应链金融平台,实现了网络对等、数据共享、公开透明及安全自治。平台在“共识机制”下,将供应链业务中各方之间的供应、合约及债务关系全部公开。如果卖方需要融资,银行只需在平台上确认发票信息即可。当发票被质押/抵押时,发票状态信息会广播到平台上的其他节点,参与者会实时查看到发票状态。同时,平台上也会存储参与者企业的信用评级,如果买方未及时付款或卖方未及时交货,平台会根据智能合约对信用评级进行动态调整和自动评估。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使得平台中的企业便于跟踪产品库存、监控产品流转路径,保证了产品从产地到最终用户都公开透明。这不仅提高了供应链金融交易信息的透明度,也提升了平台中企业的融资效率和响应速度。供应链金融平台中的区块链技术在再保理业务场景中包含合同签约、债权确权、线上融资、转让拆分、资金清收等环节。

  合同签约

  供应链金融平台借助第三方CA(电子证书认证)机构为联盟链中的各节点颁发数字证书,各节点使用该证书作为识别身份的唯一标识。当核心企业向供应商采购商品时,订单信息会在联盟链上登记并广播,供应商收到订单信息后,根据采购订单信息发货并与核心企业签订合同。在双方签订合同后,将原件上传到联盟链的节点,经双方确认无误后,使用自身的数字证书为框架协议和合同进行签名,从而保证了合同的有效性。供应商根据合同取得核心企业支付的应收账款,并将已签名的应收账款信息向保理商融资,此时银行只要通过保理商获取已生效的合同及应收账款信息,即可对核心企业和参与方的交易信息进行确认,再通过保理商向各方参与者提供融资服务。借助区块链技术不可篡改的特性,保证了整个业务流转过程中的合同和应收账款真实可靠,从而满足供应商的融资需求。签名后的合同及协议同时保存在区块链账本中作为合同存证,方便仲裁后续业务中出现的异议。

  债权确权

  在合同签署过程中,将供应商、核心企业、保理商、银行通过区块链共识认证后进行交易。当核心企业和其他参与者签订合同后,双方通过联盟链区块节点生成债务凭据并确权。在闭环交易中,保理商作为通道将已生效的应付和应收账款进行背书,鉴定后将凭据转让给银行为供应商提供融资贷款服务。所有的交易数据只有参与企业可见,其他用户只能看到加密后的数据。各参与方的交易信息及其相关业务信息都会在区块链账本中进行存储,保证交易数据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线上融资

  供应链金融平台中的再保理业务实现了完全的线上化。在共识机制下,将业务中各参与者之间的关联与合约关系、债务与供应关系全部公开,银行通过节点获取卖方与买方交易产生的发票信息,对发票进行质押后给卖方提供融资。整个交易过程,银行则会根据供应商在链上的客户信用评级、应收账户信息及采购合同信息在线评估出供应商的授信额度,供应商在联盟链上与银行、保理商直接签订融资合同进行融资放款。这不仅减少了融资繁琐程度,而且避免了线下的贷前调查和财务信息审核等冗余业务流程,提高了业务办理效率。

  “快信”模式

  供应链金融创新的重要方向是结合融资与支付场景,融通业务。平台基于区块链技术,借助核心企业的信用优势,将核心企业应付账款变为电子支付凭证“快信”。

  图2 “快信”业务模式

  如图2所示,核心企业通过平台,依据贸易合同约定应付账款金额,向供应商支付等值电子凭证“快信”。供应商收到“快信”后,将保理商作为通道,向银行进行再保理业务融资,从而将核心企业的信用价值通过“快信”拆分,向下游的多级供应商进行流转,“快信”经过多级传导,满足了链上众多参与者的融资需求。在整个再保理业务过程中,核心企业和各参与方的债权转让、拆分通过分布式账本进行记录,保证了不可篡改性,债权在有效的时间和额度内进行自由拆分和转让。在业务流程中,债权状态的改变都存储在联盟链中,每一步操作均需使用其用户私钥进行签名,保证其操作的真实性。每个步骤都可溯源,当出现债权纠纷时,平台可以借助区块链的信息追溯查看债权的整个生命周期,有效地进行责任界定。由于“快信”可以自由拆分,业务链条上的所有供应商都可以通过拆分上一级参与者的“快信”,将核心企业的信用进行分级传导,最终将这些债务凭据以打包的方式整体向银行发起融资。在整个业务流转过程中,债务凭据的流转、拆分、打包及融资过程中的业务信息和交易信息均记录在区块链账本中,形成可流转、可拆分的记账模式,保证了平台中的数据价值在供应链条上有效传播,实现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数据链价值。

  资金清收

  区块链的智能合约技术能让供应链上的各级参与者凭借债权凭据收取应收账款,实现安全实时的资金划转清收。银行根据智能合约中的到账日期、应收账款额、账户限制规则等约束条件,实时清算并支付资金。向供应商融资时,资金需要以保理商的实体账户为通道支付给供应商,根据智能合约的账户清算规则,系统会自动将保理商的费用及供应商的融资金额实时划转给保理商和供应商账户,保证了放款资金不被保理商挪用。通过智能合约有效凭据持有人可直接向核心企业兑付,提升债务清偿率。为了保证资金的闭环流转,智能合约中设计了账户限制规则,即清收资金需要通过供应商和保理商的账户,但智能合约给定的账户限制了保理商和供应商账户对资金进行操作,降低了再保理业务的还款风险。

  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发展展望

  当前,区块链技术和产业链供应链更为紧密的结合,为链上的中小微企业融资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建设银行、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等率先在国内的供应链金融中运用了区块链技术,创新传统业务模式,有效提升了产业链供应链上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品质。国外的摩根士丹利、高盛等大型金融集团都在加快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开发运用。区块链技术通过提高供应链合作伙伴之间的交易效率,改善支付过程中买方与供应商的关系,不仅可以消除资金流动的低效性,还能让交易流程更加安全、透明和高效。

  降成本扩客群

  区块链的分布式架构,确保了供应链金融平台系统数据的高可用性。基于区块链公开透明的记账模式,相比线下人工处理,大幅提升了效率,节约了人工成本;纸质化合同变为区块链加密签名的电子化合同,其管理及存储由系统自动处理,节省了管理成本。通过将核心企业和其上下游企业客户有效连接在一起,在线整合交易场景、物流服务和关联数据,以核心企业为中心,服务链上参与者,将供应链业务的纵向发展变为横向挖掘,实现了核心企业下的小微客户群体的扩充。

  提效率降风险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可为供应链交易中的各方参与者提供快捷的电子化应收账款管理及在线融资申请服务,其过程公开、透明、线上的特点极大地提升了融资效率。平台业务资金形成闭环流转,从业务放款、资金清算到账户回款均通过智能合约进行了实时监测和控制,可对资金流实施有效管控,大幅降低了业务融资风险。

  优化金融生态

  基于区块链技术,将参与者有效地连接在一起,实现了资金流、信息流的可视化,提供了全产业链金融解决方案。以核心企业为中心,通过服务各参与方,不仅打通了银行与中小微企业间的壁垒,而且还能发挥各方优势联合创新、共管风险。通过消除链上各方业务边界及信息壁垒,帮助参与者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协同响应效率,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优势,打造银企“产融结合”的金融生态环境。

  (本文系山东省科技厅软科学重点项目《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业务中的应用研究》中期成果。)

  作者单位:齐鲁银行,

  其中葛萍系齐鲁银行副行长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杨希 1904183207

相关专题: 时代有温度专题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0-28 三羊马 001317 --
  • 10-21 零点有数 301169 19.39
  • 10-20 运机集团 001288 14.55
  • 10-19 争光股份 301092 36.31
  • 10-19 成大生物 688739 110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