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信消费金融一季度净利同比跌90% 三年缩岗五万人

捷信消费金融一季度净利同比跌90% 三年缩岗五万人
2020年07月22日 09:35 界面新闻

  原标题:捷信消费金融一季度净利同比暴跌90%,三年缩岗5万人转型线上能否奏效?

  记者苗艺伟

  三年前曾经拥有超过8万地推大军的捷信消费金融损失惨重,成为疫情之下线下消金行业遭受重创的一个缩影。

  由于疫情影响,放贷规模缩减、坏账增加,捷信消费金融2020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暴跌近九成仅0.3亿元。

  根据《捷赢2020年第三期个人消费贷款资产支持证券发行说明书》中披露的数据,截至20203月末,捷信消费金融的总资产为1018.72 亿元,所有者权益为 113.39 亿元,2020 年 1-3 月实现净利润 0.3 亿元,去年同期则为2.93亿元,同比下跌89%新增贷款发放量约为100.39 亿元,去年同期为235.90亿元,同比减少57.44%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一直以来,捷信引以为豪的线下推广模式——POS 点(贷款点Point-of-Sales)已经处于收缩态势,目前为 21 万个 全职雇员约3.1 万人;而在2017年,则分别是23.7个、8.7万人。

  线下展业遭重创,转战线上可否突围?

  对于以往侧重于线下渠道获客的捷信来说,新冠疫情显著加快其线上化布局。

  今年226日,捷信发布“2020-2023战略宣布,将加速全面敏捷转型的步伐,重点通过创新的金融科技手段和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两个核心,打造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创新型消费模式,促进数字化消费升级

  在线下,捷信推出ALDI2.0(直贷)客户自助服务模式,原本需要捷信员工引导用户贷款的环节,现在则鼓励用户在商户的引导下线下门店内自助扫码办单,并在2月暂停了受到疫情影响较大的医美行业的分期贷款,控制坏账风险。在线上,捷信主要依靠的依然是自身流量和自建商城。

  今年6月,捷信金融APP进行了全新升级,简化APP线上额度测评流程等举措,将用户申请贷款所需时间控制在平均6分钟内,可在捷信合作商户店内或线上捷选商城等不同消费场景下贷款

  不过,捷信线上化转型依然存在不少隐忧。

  目前,中国的互联网贷款严重依赖流量和场景,不少缺乏自带流量、场景的金融科技公司不惜重金购买流量,获客成本相当高昂,而捷信目前仍然停留在自有APP获客,获客渠道建设仍落后于其他头部互联网贷款公司,是否能把多年来线下积累的客户转化为线上用户,拓展新用户效果依然有待观察。

  三年缩岗五万,部分被判“违法解除劳动合同”

  业务线上化意味着线下业务的收缩,这也给拥有数万名线下员工的捷信带来了裁员的巨大挑战

  2020年捷信新一轮大规模裁员早有预兆

  今年2月,捷信CEO  Ondrej Frydrych 员工内部信中直言:有些同事将无法继续与捷信并肩前行、对于那些即将离开捷信的同事,我们会记住曾经一起的美好时光,也感谢他们对公司、对客户所作出的贡献。

  据捷信官方数据,捷信在近三年减少岗位约五万个,也积累了不少涉及劳动关系的民事法律诉讼。

  界面新闻记者查询中国裁判文书网发现,捷信多次以违反公司规定” 为由辞退包括公司贷款产品销售顾问、公关专员等各类岗位员工。

  界面新闻记者从裁判文书网上发现,在部分劳动合同纠纷中,捷信的举证是:员工未能按规定发周报、虚报客户工资收入贷款、使用他人用户名登录系统或将自己的用户名及密码泄露给他人等,因仅能证明员工存在一定违纪行为,但不足以证实该违纪行为已经严重违反规章制度,也未对公司造成严重损失,最终被法院判决属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行为,应赔偿员工损失。

  20204月一份山东青岛中级人民法院的判决为例,该二审法院判定,深圳捷信公司主张因赵森违反《员工手册》规定的规章制度,与其合法解除劳动关系,但却未能有效举证,因此青岛中级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捷信需以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该员工约10万元。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张译文

捷信 贷款 转型 疫情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7-23 宝明科技 002992 22.35
  • 07-22 盟升电子 688311 41.58
  • 07-22 天地在线 002995 33.84
  • 07-22 甘源食品 002991 38.76
  • 07-22 江航装备 688586 10.27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