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青投破产,“国企信仰”破灭?
来源:评级的艺术
一、债券市场哪还有什么“国企信仰”?害怕民企,所以拥抱国企,跟“信仰”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二、不是所有政府出资的企业,就一定“很重要”,一定会获得政府支持。财政部开个“中华食堂”,也享受主权信用?“城投信仰”也好,“国企信仰”也罢,基础逻辑都是在我国特定的“中央-地方”、“政府-市场”博弈下,企业承担的“政府职能”及由此带来的已有和潜在的“政府支持”(具体可参见《信用评级中的“政府支持”如何分析?》)。
三、青投重要吗?政府支持力度大吗?破产影响青海省政府信用及其他相关国企的信用吗?摘录一段《从资产负债表看谁是政府的“亲儿子”?》里的表述:
从资产负债表中可以看出,青海国投是备受瞩目的嫡子、青海投资是饱受非议的庶子、青海交投是层层呵护的独女、西宁城投则是深受器重的长孙。
先来说作为国有资产运营管理主体的俩儿子。国资运营管理主体在财务报表上的表现是,投资性资产(其他应收款和长期股权投资)母公司报表远大于合并报表,青海投资这两项占比超过90%,青海国投仅后者占比就超过80%;而经营性资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合并报表远大于母公司,二者这几项在合并报表中占比超过70%,但在母公司报表中占比不足1%。可见青海投资和青海国投都是替家族在管理和经营资产。
但很明显,青海投资并没有掌握家族核心资产;区域内优质的资产基本都分给了青海国投。具体可参考《产投财务报表怎么看?》。而负债端相关主体的态度也充分体现出了二者地位的差异。虽付息债务占比均超过70%,但青海国投的对手方主要是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和公开债券投资人;而青海投资的对手却更为多元化,金融机构、债券投资人、融资租赁公司等。即使都是银行,青海国投的长期借款占比也明显高于青海投资。
作为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独女,青海交投就做一件事:修路收费。资产端中占比最大的是高速类的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占比超过80%);修路的钱从哪来?看看人家:有祖母的疼爱,40%左右的项目建设资金来自中央划拨;有亲戚的青睐,有息负债中银行长期借款占比超过60%,应付债券占比近30%;有家人的呵护,非付息债务中,主要是交通厅专项长期借款、建管局应付款。可以说,青海交投是“十指不沾阳春水”、“来往无白丁”。
最后,作为深受器重的长孙,西宁城投主要在替家里做基础设施建设。其资产中比最大的是非经营性的其他应收款(区域内其他国企的保障房建设款,占比超过30%)、以区域内基础设施为主的在建工程(占比超16%)和政府划拨的公益、准公益资产(占比超过30%)。
再看看人家这“关系网”:60%左右是非付息或低息负债,其中占比最高的“其他应付款”(非付息负债中占比超过65%)对手方是西宁市财政局、市土储中心、西宁城乡规划局等政府机构或相关企业;长期应付款(非付息负债中占比33%)对手方是国家开发基金有限公司、中国农发重点建设基金有限公司、中央拨款资金。金融性负债主要是金融机构的长期借款(占比超过80%)。
所以,谁重要,谁获得了支持?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资产负债表中体现的“关系”,代表了企业与政府的远近亲疏。这背后不是信仰,而是实实在在的运行轨迹。分析里,分化、结构思维远比标签化、总量思维重要。
投资关乎未来。而未来是一组概率的分布,没有什么事一定会发生。如此,又何来的“信仰“?
责任编辑:张缘成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