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政策解读 | 金融向企业让利1.5万亿元!钱哪来,向何处去?
来源:国际金融报 作者:曹韵仪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6月1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向企业合理让利,助力稳住经济基本盘;要求加快降费政策落地见效,为市场主体减负。
会议指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必须在发挥好积极财政政策特别是纾困和激发市场活力规模性政策作用同时,加大货币金融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推动金融机构与企业共生共荣。
金融系统向企业让利1.5万亿元
国常会指出,下一步要根据政府工作报告要求,抓住合理让利这个关键,保市场主体,稳住经济基本盘。进一步通过引导贷款利率和债券利率下行、发放优惠利率贷款、实施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支持发放小微企业无担保信用贷款、减少银行收费等一系列政策,推动金融系统全年向各类企业合理让利1.5万亿元。
“从去年经营情况上看,商业银行共实现净利润1.99万亿元。尽管今年银行整体经营压力加大,但仍存在向企业让利空间。”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具体到让利举措,主要包括引导贷款利率和债券利率下行、发放优惠利率贷款、实施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支持发放小微企业无担保信用贷款、减少银行收费等。事实上,疫情发生以来,银行业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这些举措已在按计划和要求实施。下阶段,银行将进一步加大让利措施落地。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认为,降贷款利率是金融系统“让利”的核心。他估算,假设全年信贷增速13.5%,至年底信贷存量将为约174万亿元,假设年底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可以达到历史前期低点2009年Q1的4.76%,全年共降68BP,则今年银行通过信贷角度对实体让利将达到约1.18万亿,占1.5万亿元目标的79%。
“此次会议中提出的让利幅度也确实不小。”国信证券指出,以2019年数据计算,本次会议提出的1.5万亿人民币占商业银行总体净利润的75%,占上市公司净利润的比重更是达到88%,因此我们认为此次会议提出的让利空间或难完全由银行业独自承担,届时资产端贷款利率下行的同时或将也伴随着负债端存款利率的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引导债券利率下行在以往的重要会议中并不常见。广发证券表示,本次国常会强调“引导债券利率下行”,可能是为了规避“防空转”相关政策带来的债市利率大幅上行,给实体经济融资造成影响。
“近期债券长端利率持续回调,以中债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为例,6月17日收至2.8802%,已经高于春节后首个交易日的收益率2.8231%(2月3日),而在此期间逆回购和MLF利率下调了20bp。随着长端利率的回调,企业信用债融资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广发证券分析。
综合运用降准、再贷款等工具
国常会还指出,综合运用降准、再贷款等工具,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力度解决融资难,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全年人民币贷款新增和社会融资新增规模均超过上年。
根据经验,一般国常会提出降准后,央行会在两周内宣布实施。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指出,2020年3月11日和3月31日国常会提出降准后,央行分别于在3月13日和4月3日宣布实施。更早之前,2019年9月4日国常会提出降准后,央行于2019年9月6日宣布实施。
李超指出,本周起,抗疫特别国债开始发行,此阶段实施降准有助于通过扩大货币乘数以广义M2的方式吸收特别国债。
不过,也有专家认为,虽然客观而言目前是一个合适的降准窗口,但是否会在近期降准仍有不确定性。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表示,近来市场预期一再落空,并且从国常会表述来看并没有以往那么急切。之前几次国常会提到降准的说法,是“及时运用”与“抓紧运用”普惠降准/定向降准工具,而此次国常会的说法是“综合运用降准、再贷款等工具”。
根据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引导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去年。
2019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6.81万亿元,同比多增6439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5.58万亿元,比上年多3.08万亿元。
而根据近期发布的金融数据,2020年1至5月,人民币贷款新增贷款10.28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7.08万亿元。今年5月,M2同比增长11.1%,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12.5%,均已明显高于去年8.7%和10.7%的水平。
“从数据来看,人民币贷款方面,增量已经超过去年全年增量的60%;社融方面比去年同期多增5.4万亿元,增量已经接近去年全年增量的70%。”温彬表示,这样来看,完成全年任务目标的压力不大。下阶段,要继续综合运用降准、再贷款等工具,从量上满足融资主体的资金需求,化解融资难问题。
而同时,国常会并未提及降息,更多的是通过推动金融机构向实体让利,市场预计降息或将继续推迟。
防止资金跑偏和“空转”
国常会提出,遵循市场规律,完善资金直达企业的政策工具和相关机制。按照有保有控要求,确保新增金融资金主要流向制造业、一般服务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更好发挥救急纾困、“雪中送炭”效应。
业内人士分析,这意味着未来央行货币政策的重心应该在宽信用,降低实体融资成本上。
温彬表示,央行创设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和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等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一方面能够提升货币政策有效性,将资金精准作用于中小微企业,更好发挥救急纾困作用,另一方面能够对地方中小银行形成激励,缓解其短期经营压力,更大力度地服务中小微企业。
与此同时,国常会也强调,要防止资金跑偏和“空转”,防范金融风险,这又意味着央行需适当地收紧流动性。
实际上,近一个月来,央行都在大力打击资金套利空转的行为。近期,北京银保监局印发《关于结构性存款业务风险提示的通知》,多地开展整治结构性存款业务,防止个别企业利用疫情期间低息信贷资金购买结构性存款套利的动机。
“在前期货币政策加大逆周期调控力度下,我国市场流动性较为合理充裕,解决结构性问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逐渐上升。”温彬说。
在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的背景下,如何打击防止资金空转套利是监管重点。粤开证券表示,打击监管套利是对前期政策的纠偏,未来宽松的货币政策仍将是央行政策的主基调。
“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要加大对资金流向的监控力度,确保不发生空转套利和脱实向虚,切实引导资金流向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温彬表示。
粤开证券认为,在这样看似矛盾的要求下,央行货币政策操作难度明显加大,利率难有明显的趋势。
紧扣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
国常会提出,要增强金融服务中小微企业能力和动力。合理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督促银行完善内部考核激励机制,提升普惠金融在考核中的权重。
此前,央行联合多部委连发重磅通知,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给予中小银行激励、柔化处理绩效考核,通过优质中小银行进行基础货币中短期投放。
同时,国常会要求加大不良贷款核销处置力度。严禁发放贷款时附加不合理条件。
今年1至5月,通过降准、再贷款再贴现、引导市场利率下行等措施,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增,企业综合融资成本降低。国常会要求,接下来还要切实做到市场主体实际融资成本明显下降、贷款难度进一步降低。
下一步,国常会提出,要紧扣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
一是已定的降费措施要说到做到,落实到位。通过将降低工商业电价5%、免征航空公司民航发展基金和进出口货物港口建设费、减半征收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基金政策延长至年底,并降低宽带和专线平均资费15%,连同上半年降费措施,全年共为企业减负3100多亿元。
二是坚决制止不合规收费。严禁收“过头税费”、违规揽税收费和以清缴补缴为名增加市场主体不合理负担。对已取消、停征、免征及降低征收标准的收费基金项目,要坚决落实到企业。
三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在开展进出口环节、企业融资、公用事业、物流、行政审批相关中介服务等重点领域收费专项治理基础上,完善制度机制,从制度上铲除乱收费的土壤。
责任编辑:张译文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