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书春:金融科技为普惠金融提供了更好的解决方案

陆书春:金融科技为普惠金融提供了更好的解决方案
2019年11月05日 14:34 新浪财经
陆书春陆书春

  新浪财经讯 11月5日消息,中新金融峰会“金融科技促进普惠金融发展”论坛今日在重庆举行。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秘书长陆书春出席论坛并演讲。

  陆书春表示,金融科技为普惠金融提供了更好的解决方案。科技创新也正在重新塑造着金融的竞争力。政策环境为金融科技赋能、普惠金融提供了非常广阔的空间。

  以下为嘉宾发言实录:

  陆书春: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兴主办方邀请我来参加中新金融峰会,跟大家共同探讨金融科技促进普惠金融的话题。金融科技的话题这几年非常热,我借着这个论坛给大家分享几方面的内容。

  第一,关于金融科技这个话题。对金融科技的理解,可能我们在座有的人不一样,有的是从主体角度,还有从业务产品的角度,各方面理解。 我在谈金融科技的时候是一个大的范围,既有传统机构利用技术来迭代式的支撑数字化转型,也包括金融科技公司在利用新的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按照第一性原理的方法来创新新的业务模式。

  计算机、互联网的出现,特别是云计算、大数据以及区块链的出现,不仅仅使得金融成本、效率得以更大的提高,取得更大的飞跃,同时也正在改变着金融服务方式发生极大的变化。

  我之前在人民银行推动过银行的通存通兑,也推动过“一卡在手,走遍天下”的银行卡连网工程,也推动过安全卡的迁移。十几年前可能还在考虑这些方面的问题,但是今天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到来,随着智能客户端的出现,一部手机在手,包括支付、汇款、理财、缴费等等移动金融已经改变了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使得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金融服务在我们的感受中也发生了飞跃性的变化。之前从你要到柜台来办理银行的服务,如今APP里的各个场景能够主动为你服务。这些数字技术也是技术创新,从降低成本,深度满足客户的需求,从延展客户的服务范围等方面,极大的提高了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

  谈到普惠金融,我认为金融科技为普惠金融提供了更好的解决方案。科技创新也正在重新塑造着金融的竞争力。G20数字金融普惠高级原则,特别是近来中国人民银行印发的《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非常明确地阐述了数字技术以及技术创新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的方向。

  第二,我想讲的是金融科技的政策环境。 政策环境为金融科技赋能、普惠金融提供了非常广阔的空间。国家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国人民银行、发改委以及科技部等部委近日也面向北京、上海、江苏等10个省市开展了金融科技的部署,涉及了多种金融科技的探索,北京、上海都在相应的打造金融科技中心。前一阵互联网金融协会也跟世界银行在杭州落地了全球数字中心项目。从产业层面经过几年大浪淘沙式的发展,金融科技更呈现出科技是科技、金融回归本质的态势。传统机构正在加速数字化转型,科技公司赋能金融机构,金融+科技的合作,不断地提高着风险边界的意识。学术研究院所以及行业协会也在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基础设施方面加大了力度。这都为金融科技支持促进为金融发展创造了非常好的国内的环境。

  接下来,我就金融科技促进普惠金融想提三方面的思考建议: 一是要立足金融的本质。在前几年的互联网金融发展和金融探索中,出现了一些不好的问题。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科技所带来的服务方式,形态的变化,本质不应该改变金融风险属性,科技只是金融方式创新的手段,不能跨越金融规则。

  第二,要立足科技应用技术的先进和可控。金融的内在脆弱性,风险的外部性和网络的强涉众性,决定了安全永远是金融科技的生命线。运用技术的手段,无论是在拓展渠道,提质增效,降低成本,发挥这方面优势的时候,都需要建立完善的技术安全标准、规范,要加强对技术的监测、认证和试点。本来是可以通过技术创新,为普惠金融提供助力,避免技术创新变成风险放大器。所以要坚持技术的先进可控。

  最后,要立足底线思维。数据技术应用于金融,会产生大量的金融数据,既涉及小微企业的数据,同时也涉及到个人隐私数据。数据治理问题是以当前不容回避的一个问题。负责任、保底线应该是金融科技促进普惠金融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以上是几点不成熟的建议和认识,希望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责任编辑:陈鑫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1-06 指南针 300803 6.25
  • 11-06 三达膜 688101 18.26
  • 11-05 矩子科技 300802 22.04
  • 11-05 贝斯美 300796 14.25
  • 11-05 联瑞新材 688300 27.28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