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中介圈领导地位受挑战 银行业务模式亟待重塑
证券时报记者 马传茂
2008年金融风暴以来,全球银行业风险得以降低,但行业增长仍持续低迷,在市盈率、市净率等估值倍数上,银行业也明显处于落后状态。
麦肯锡1月16日发布最新报告《重写游戏规则:未来金融中介圈中的银行业》。报告认为,投资者对银行业前景的顾虑,部分源自一种担忧,即银行能否守住自己在金融中介圈中的领导地位。
可以看到的是,各路竞争者正纷纷争夺金融中介圈的话语权,科技进步和监管环境的改变也将重塑市场格局。虽然这种冲击并不意味着银行的完结,但银行仍需在颠覆中寻找应对之策。
市场格局重塑
增长动能不足、部分市场不良贷款的增多……投资者对银行的种种顾虑,从某种程度上而言,直接导致了银行业的估值倍数偏低。麦肯锡数据显示,新兴市场银行的市净率自2010年以来已跌去一半。
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合伙人曲向军表示,新兴市场市净率偏低的背后有四个主要因素:投资者预计不断攀升的信用损失将导致收益持续下滑;不良风险成本升高,新兴市场银行面临着更高的资本要求;资产负债表成分的不确定性让投资者产生顾虑;数字化企业和金融科技公司带来的竞争日益激烈,对新兴市场带来的冲击力要远大于发达市场。
麦肯锡在报告中明确指出,投资者对银行业前景的顾虑部分源自一种担忧,即银行能否守住自己在金融中介圈中的领导地位。
据麦肯锡估计,金融中介圈中储蓄、转账、借贷、投资和风险管理等业务涉及的资金总额约为260万亿美元,2017年的收入大约是5万亿美元,其中大部分归银行所有,但银行在该体系中的领导地位已受到威胁。
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合伙人周宁人表示,科技创新和监管乃至更为广义的社会政治环境的转变,正在重塑整个业态,为新入场者打开市场,其中包括其他大型金融机构、专业金融服务提供商,以及科技企业。“这种冲击并不片面,但也并不预示着银行的完结”。
麦肯锡认为,在未来几年科技和监管力量的影响下,复杂的金融中介圈将简化为日常商务与交易、关系和洞见、低接触B2B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一些非常日常的交易活动,譬如存款、支付、消费贷等几乎不需要中介的产品,且最终会被融入银行数字化产品中;第二个层面偏公司银行、财富管理类的业务,需要基于客户需求做定制产品,没有办法完全标准化;第三个层面侧重于机构类、金融市场类的业务,规模是这一层面的主要差异化因素,这些业务也会在未来慢慢地进入自动化渠道。”周宁人介绍。
数字化三大应对路径
随着市场的变化,商业银行又该如何应对?麦肯锡认为,重塑业务模式是必要之举,不单是为了抵御新的竞争压力,也是为了把握住新的机遇。
其中,对业务进行全面优化和数字化改造,被麦肯锡认为是传统银行应对颠覆的核心路径。事实上,国内已有不少大行和股份行在积极开展这方面的工作。
曲向军透露,近期麦肯锡在与国内银行董事会沟通、制定2019年战略计划时通常提及三大关键词,包括高质量增长、转型创新、数字化。
“从2018年初数字化被正式纳入国内银行的战略里,原来是在‘抹口红’的阶段,但不到一年时间,已经有不少银行真正地把数字化提到日程里。”曲向军称,“但具体的路径有所不同,主要包括推数字化产品工厂、搭建生态圈两条路径。”
周宁人认为,数字化、重塑业务模式是必要之举。她也建议了三个可行路径:一是布局生态圈建设,成为端到端生态圈的“设计师”;二是聚焦特定的领域、区域、客群打造专属服务,这对一些中小型银行来说比较适用;三是针对部分缺乏特殊竞争力的小银行,可利用资金成本的优势,借助其他平台的合作伙伴来开展业务,成为背后的“隐形银行”、低成本“制造商”,譬如互联网银行背后的资金行。
其中,生态圈战略尤其值得关注,这也是近年来国内银行、金融集团布局的热点,医疗健康、教育、新零售、住房等生态产业尤为受关注,以衣食住行等领域为主。
麦肯锡预计,生态圈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有望帮助银行在未来的5~10年间提升净资产收益率2到5个百分点。
“此外,互联网企业在资本市场估值普遍较高,银行向生态圈战略进军也有助于提振资本市场对它们的估值。”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韩峰表示。
责任编辑:贾振飞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