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杉中国合伙人富欣:可再生能源对传统能源的替换是短期内最经济可行的减排手段

红杉中国合伙人富欣:可再生能源对传统能源的替换是短期内最经济可行的减排手段
2022年12月14日 15:53 睿见Economy

股市瞬息万变,投资难以决策?来#A股参谋部#超话聊一聊,[点击进入]

  12月14日-16日,新浪财经2022年会暨第十五届金麒麟论坛举行,本届年会的主题为“高质量发展、新机遇共享”。红杉中国合伙人富欣出席并发表演讲。

  富欣在演讲中表示,无论是“双碳”目标还是“高质量发展”,这些都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社会各界在足够长的时间内,持续有耐心、有恒心、有信心才能完成的目标。中国企业,尤其是在科技,制造等领域的公司,会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承担主力角色。而投资机构可以成为这些创新企业茁壮成长的助推器。作为创投领域的代表,红杉中国在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上,一直在努力贡献绵薄之力。

  富欣介绍,在投资业务上,在过去15年里,红杉中国在绿色投资领域也放了很大的比重,包括绿色能源、绿色工业和绿色消费等方向上,都进行了覆盖全产业链的系统性布局。

  首先是绿色能源领域。富欣提到,可再生能源对传统能源的替换是短期内最经济可行的减排手段,是碳达峰碳中和的核心诉求。而这种替代其实对电力系统源网荷储各个方面都带来了革命性的机会。红杉中国在其中重点关注的方向除了可再生能源自身的技术迭代以外,对于支持可再生能源进一步发展的储能技术、智慧能源和能源互联网技术,以及负荷端的电气化过程也都非常关注。

  风光等可再生能源已经实现平价上网,但对于效率的进一步追求和成本的进一步优化仍在快速发生。同时,由于风光电自身的波动性,必须建设高比例的储能系统来调节余缺,而这种调节需求又非常的多样,有季节性的、小时级的、分钟级乃至秒级的。过去几年中锂电池技术取得了高速发展,但也只能满足一小部分储能需求,红杉中国认为,低成本长时储能技术也将迎来快速发展。

  再有一块是绿色装备。富欣提到,过去人们在许多装备的设计中对于能效和循环再生考虑的较少,有很大的优化空间,而这一代物联网、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创造了条件,让大家可以把装备做的更加精密、精确和智能化,只利用很少的资源,就能达到同样效果的装备。

  第三个环节是绿色消费,包括交通、建筑以及消费品部门的绿色减碳。新型建筑材料、节能高效的暖通设备,以及应用可循环、可降解、可再生材料的日用消费品都能发挥重要的减碳作用。

  对此,富欣谈到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不仅是一个有潜力对降低碳排放有贡献的行业,也是一个我国制造业凭借“双碳”机遇实现换道引领的重要例证。”10年前,没有人能想到今天中国的汽车产业能凭借新能源汽车在国际上占据这样领先的位置。事实上,2018年新能源汽车行业还遭遇了一次冬天。然而,在新能源造车产业链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的新能源车产销量自2015年开始,连续7年位居世界第一。

  “红杉中国A轮投资了蔚来汽车开始,就在新能源车领域进行了系统布局。除了整车,我们也自下而上地系统布局了全产业链,包括动力电池及电池上游材料,以及其他的核心零部件包括车规级芯片。”

  以下为发言实录:

  大家好!我是红杉中国的富欣。很高兴参加新浪财经金麒麟论坛,并和大家就今年论坛的主题“高质量发展”做个交流。

  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是中国经济在可预见的未来里最重要的前进方向、发展趋势和时代主题。我们虽然身处不同的行业和领域,但殊途同归,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就是要让经济更有活力、更有创新力、更有竞争力。

  高质量发展有着丰富的核心和外延,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实现“双碳”目标和打造高质量发展是一体两面,相辅相成。

  无论是“双碳”目标还是“高质量发展”,我们知道这些都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社会各界在足够长的时间内,持续有耐心、有恒心、有信心才能完成的目标。

  中国企业,尤其是在科技,制造等领域的公司,会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承担主力角色。而投资机构可以成为这些创新企业茁壮成长的助推器。作为创投领域的代表,红杉中国在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上,一直在努力贡献绵薄之力。绿色既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也是红杉中国的品牌色。

  在推广绿色经济理念上,我们去年发布了一份《迈向零碳——基于科技创新的绿色变革》报告,从投资资金倾斜、创新技术引导、科技创新生态建设等不同维度,对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进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碳中和背景下可加速商业化落地的十大技术方向”以及“红杉中国十大碳中和未来行动愿景”,从投资决策到行业布局,再到企业陪伴、从技术转化到政策研究,全面贯彻低碳的理念。

  在促进和鼓励全行业合作上,我们在去年携手远景集团成立了国内首支由绿色科技企业和创投机构共同发起的碳中和基金,共同探索更常态化、系统化的低碳创新应用方案。

  上个月,红杉中国同多家国际知名机构企业一起,包括彭博、博枫、塔塔、远景等,共同成立了创新经济气候变化科技联盟,又称为“零碳联盟”,以发现应对气候变化的下一代关键绿色科技并加速其推广应用,以助力国际社会实现全球气候目标,促进向低碳经济转型。

  在投资业务上来说,在过去15年里,我们在绿色投资领域也放了很大的比重,包括绿色能源、绿色工业和绿色消费等方向上,都进行了覆盖全产业链的系统性布局。

  首先是绿色能源领域。可再生能源对传统能源的替换是短期内最经济可行的减排手段,是碳达峰碳中和的核心诉求。而这种替代其实对电力系统源网荷储各个方面都带来了革命性的机会。我们在其中重点关注的方向除了可再生能源自身的技术迭代以外,对于支持可再生能源进一步发展的储能技术、智慧能源和能源互联网技术,以及负荷端的电气化过程也都非常关注。

  风光等可再生能源已经实现平价上网,但对于效率的进一步追求和成本的进一步优化仍在快速发生。 同时,由于风光电自身的波动性, 必须建设高比例的储能系统来调节余缺,而这种调节需求又非常的多样,有季节性的、小时级的、分钟级乃至秒级的。过去几年中锂电池技术取得了高速发展,但也只能满足一小部分储能需求,我们认为,低成本长时储能技术以及其他应用场景下的储能技术也将迎来快速发展。

  工业绿色化的过程也会是一场革命性的变革。这里面我们主要关注绿色工业所涉及的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装备的投资机会。

  过去一百年人类使用了大量基于石油化工材料和环境有害的化学品,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了诸多长期的负面影响。采用更多环境友好的材料,如可降解塑料、植物纤维等替代现有工业品将是未来的一个主流趋势。

  此外,此前工业上采用了大量的粗放工业方法,可以通过替换为绿色节能的工艺,典型的比如将化工过程替换为基于生物合成的方法,不仅工艺过程对环境更加友好,制成的材料也更容易降解,更可以大幅降低碳排放和对环境的污染。

  过去我们在许多装备的设计中对于能效和循环再生考虑的较少,有很大的优化空间,而这一代物联网、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创造了条件,让我们可以把装备做的更加精密、精确和智能化,只利用很少的资源,就能达到同样效果的装备。

  第三个环节是绿色消费。包括交通、建筑以及消费品部门的绿色减碳。新型建筑材料、节能高效的暖通设备,以及应用可循环、可降解、可再生材料的日用消费品都能发挥重要的减碳作用。

  这里我重点谈一下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不仅是一个有潜力对降低碳排放有贡献的行业,也是一个我国制造业凭借“双碳”机遇实现换道引领的重要例证。

  10年前,没有人能想到今天中国的汽车产业能凭借新能源汽车在国际上占据这样领先的位置。事实上,2018年新能源汽车行业还遭遇了一次寒冬。然而,在新能源造车产业链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的新能源车产销量自2015年开始,连续7年位居世界第一。

  红杉中国A轮投资了蔚来汽车开始,就在新能源车领域进行了系统布局。除了整车,我们也自下而上地系统布局了全产业链,包括动力电池及电池上游材料,以及其他的核心零部件包括车规级芯片。

  最后一点我还想强调一下减碳成本的问题,也就是说,每减一吨碳所要支付的新技术成本。

  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新技术的节能减排潜力很大,但是相关的示范工程和运营经验还很稀缺,也缺乏必要的基础设施和产业链相关的支持,因此在推广时必然会在市场教育和产业链建设方面形成很高的成本。

  “双碳”毕竟是一场持久战,我们在实践中,应该对各种潜在技术的减碳成本做精益求精的测算,鼓励首先着眼于那些减碳成本代价更低、综合收益更高的领域,循序渐进,最终把“双碳”机遇真正融合到高质量的发展中。

  以上是我的一些共享,希望与大家共勉。

  最后, 预祝今年的新浪财经金麒麟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李思阳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2-15 纬达光电 873001 8.52
  • 12-15 珠城科技 301280 67.4
  • 12-14 微导纳米 688147 24.21
  • 12-14 杰华特 688141 38.26
  • 12-14 瑞奇智造 833781 7.93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