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消息,由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举办的“2022夏季峰会”在京举行。国民养老保险公司董事长叶海生出席会议并发表演讲。
叶海生指出,如何把高储蓄转化成我们第三支柱的养老金,是非常重要的议题。适当调节总储蓄,释放出来的资金可以主要用于发展第三支柱,这对第三支柱和资管行业会带来非常积极的影响。
以下为嘉宾发言全文:
谢谢主持人!
非常感谢受CWM50的邀请参加2022年的夏季峰会,我是这个行业的新兵,因为到这个行业不到半年时间,所以认识也比较浅薄一点,今天有我的股东单位、有我的好朋友参加。
我讲的可能真谈不到具体业务,我就讲一下大家一直讲现在居民养老大家都很焦虑,将来怎么办。我们国家的养老制度的改革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经历了30多年的时间,应该说取得很大的进步。现在人社部公布了基本养老的覆盖面达到10.5亿,养老金结余超过6万亿。但是我们养老体制改革90年代开始是赶上比较和的机遇,为什么是比较好的机遇呢?建国以后几个人口出生高峰,在90年代的时候刚好是他们青壮年的时候,我们开始养老保障改革的时候是就业人口多,退休人相对比较少,所以养老金的问题一个是不断增长,另外领取养老金比例不特别大。
但是进入新世纪以后,特别到目前的2022年的阶段,人口高峰时期的,尤其第二波人口高峰时期,1962年-1970年人口陆陆续续退休,这就存在下一步领取养老金的人数越来越多,尤其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计划生育以后,我们的人口增长率不断下降,将来不排除负增长的可能性。
大家这么关心养老的问题,我们做个中美养老金的对比。无论是从规模上,还是从人均上,等等方面的跟美国差距还是比较大的。当然,美国这个它相对比较成熟,我们会看得出来我们养老金的结余总规模13万亿多,第三支柱不太好统计,所以就忽略了。第一支柱大概结余6.4万亿,第二支柱是过去企业养老,企业的基本年金规模增长很有限,主要是这几年单位的职业年金增长很快,无论覆盖面、资金积累规模。还有社保基金,因为它有储备基金,有2.6万亿,加起来是13.4万亿。美国第一支柱比较少,占整个养老金规模不到7%。第二支柱、第三支柱规模非常大。从整个资金结余看,我们占GDP比例不到12%,美国去年底到183%的水平。我们人均1万亿,美国到了将近13万亿美元。
第一支柱我做了一个可以看出来收支是趋缓,去年的数我没有太看得懂,我这是从人社部公报上取的数,去年增长了一些,前年是在下降的。下一步有可能会见底。支出规模,退休人员越来越多,是刚性的支出,是不断增长的。养老金结余是停滞的状态,我们很多省养老金当年收支已经是负的,东北不光当年负,把过去积累的都已经用光了,所谓的穿底的现象。
我们看养老的时候大家觉得差距太大了,怎么办呢?实际上是有办法,我主要是讲怎么样把居民财富结构做调整,居民财富还是有的。我们从储蓄来看,总储蓄率和个人/家庭储蓄率的概念看,我们从本世纪开始,整个国家储蓄率是在上升的,这个时间段刚好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发展最黄金的时间是我们加入WTO以后,我曾经在外汇局工作,外汇储备的规模增长是在2002年-2014年期间。到了2008年、2009年总储蓄率到了顶峰的52%。看看与房地产的的发展,居民购房活动有关系,储蓄率是缓慢下降。但是差不多从2018年、2019年房地产市场调控以后,储蓄率市场缓慢上升。美国储蓄市场一直不高,最高的时候也就是2000年前后的21%,全球金融危机以后储蓄率是在下降的,最近到了14%的水平。这是总的储蓄率。个人储蓄率,我们的总储蓄率跟个人储蓄率差不多,2000年开始上升最高到了42%,从房地产市场以2012年、2013年开始购房多了以后,储蓄率下降比较快,到目前储蓄率32%左右的水平。美国个人储蓄率一直很低,它稍微增长一点也是在美国量化宽松以后稍微增长,新冠疫情期间,美国政府直接发钞票,给居民发钱,量化宽松,消费又停滞,储蓄率最高的时候到了26%。但是随着他们疫情常态化管理,旅行限制取消以后,储蓄率快速下降。
从这两方面看出来,我们怎么样把高储蓄转化成我们的第三支柱的养老金,这是大有文章可做的。养老金的机遇从2000年开始,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增长,20年时间增长了将近7倍,年均增长接近10%的水平。家庭储蓄存款快速增长,从2000年6万亿到去年底超过100万亿,存款最早的时候年度大概5000亿,到现在每年接近10万亿的规模。
我做了假设,如果将总储蓄利调到5%,我们总储蓄率还保持40%,总储蓄率在全球主要经济体里还是很高的。总储蓄率下调以后,会引导个人储蓄率大概下调6%-8%的水平,个人储蓄率也会保持25%左右。应该说,这也是在主要经济体中属于前列的。所以我是想这样的调整不要对经济社会产生太大的影响,政府、老百姓、市场可以接受的情况下。如果这么调节的话,我们释放出来的资金主要用于发展第三支柱,那对第三支柱和资管行业会带来非常积极正面的影响。这也是我们现在无论是养老保险,还是养老理财,还是养老储蓄,甚至基金公司的养老的基金也好,这是一个机遇。
这个测算是比较简单,也不一定很准。存量部分这块,如果追溯10年,个人储蓄率降到6%,这样可能释放的资金量大概30万亿左右。我个人判断,每年大概至少6万亿元的可以用来转换的。其次是增量部分。2019年住户部门可支配总收入,因为数据有点滞后,个人储蓄率58万亿按照6%调整,每年大概3.5万亿,因为2020年-2021年数据更大一点。如果照这个规模推下去,每年新增养老量接近10万亿,这是一个比较简单的,不是特别准确的一个推论了。
所以我们也期待,如果按照这样的规模做下去以后,5年以后,我们整个养老金规模应该可以超过60万亿,占GDP比重接近50%。50%可能跟全球平均水平差不多,当然跟一些发达国家比还是差距比较大。这个水平无论是资管行业,还是老百姓将来的养老也好,国家财政负担也好,可能就轻多了。
讲的不一定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也是这个行业的新兵,欢迎大家多指导。
谢谢!
责任编辑:宋源珺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