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走出的“散文三杰”

从北京走出的“散文三杰”
2024年12月02日 16:01 北京晚报

  ▌纪习尚

  上世纪三十年代,有三位曾在北京求学,受到京派文学熏陶,后来又都到山东任教的青年,因文学创作风格相近,被人们称为抗战前的“散文三杰”,他们是何其芳、李广田、吴伯箫。

  何其芳

  吴伯箫大学毕业照

  1960年李广田与夫人在昆明

  殊途同归 北京求学

  论年龄,吴伯箫、李广田均生于1906年,比1912年出生的何其芳大六岁;论籍贯,吴伯箫、李广田都是山东人,何其芳则是四川人。和那个时代的很多青年一样,他们都向往着通往北京的求学之路。

  何其芳童年时在家乡私塾启蒙,1929年,17岁的何其芳决定到更广阔的天地继续求学,他顺江而下,从江之头的重庆,来到江之尾的上海,考入上海中国公学预科。一年后,他同时考中北京的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以今天的眼光来看,算是“超级学霸”了。经过一番考虑,何其芳选择了清华,1930年,他从上海来到北京,不过因为没有正式的高中文凭,被清华大学除名。无奈,1931年,何其芳进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这一年他19岁。

  李广田出生在一个不富裕的农家,他能够读书,完全靠自己的挣扎。1931年他考入北京大学外语系,虽然比何其芳年长6岁,但二人于同年进入北京大学本科学习。

  与何、李两人相比,吴伯箫到北京求学的时间则要早一些。他出生在一个相对富裕的家庭,1925年秋,于19岁时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据吴伯箫自述,他原本想考的也是北京大学。差一点,三人就成为了校友。

  京派熏陶 创作散文

  他们三人虽然成长背景各异,但都热爱文学,在北京求学时,共同受到京派文学的影响,走上了散文创作之路。

  何其芳与李广田在北京的文学创作,是从诗歌开始的。何其芳初中时就痴迷新诗,在江边的学校里,每有感触,就在一个本子上写上一段,最后写满了整个本子。高中时,他开始写形式整齐的“豆腐块”诗,又写满了两三个本子。在北京的大学时代,他开始发表诗作,也就在此时,他认识了同年入学的李广田。李广田对诗歌的热爱不亚于何其芳,他也在中学时开始写诗,也曾将自己的诗作写满了几个本子。在北京大学,何其芳、李广田,还有另一位诗人卞之琳,共同出版了《汉园集》。诗集中收入了何其芳的诗歌16首,李广田的诗歌17首。

  大约在1933年,也就是进入北大的第三年,何其芳开始不满足于诗歌创作,如他自己所说:“大学三年级我才突然发现自己的失败,像一道小河流错了方向,不能找到大海。”作为补救,他开始写散文,而这种转变,也和李广田等同学有关。在《我和散文:我是怎样写起散文来的呢》一文中,何其芳说:“另一个同学也很勤勉,我去找他,他的案上往往翻着尚未读完的书,或者铺着尚未落笔的白稿纸。于是我感到……应该安静地、用心地、慢慢地雕琢出一些小器皿了。于是我开始了不分行的抒写。”虽然没有点出这个勤勉的同学的名字,但何其芳的朋友圈不大:“只和三个弄文学的同学有一点儿往还:卞之琳、李广田和朱企霞”。由此可以推测,这个人很可能是写散文的李广田或朱企霞,而非写诗的卞之琳。

  李广田在写诗的同时,也进行着散文的创作。1935年3月,在为自己的散文集《画廊集》所写的题记中,李广田说:“这两年来偶尔写下了几篇小文章,实在都是弄着好玩的意外收获。”所谓意外收获,应该是指写诗主业之外的成果。倒推两年,李广田也是从1933年,与何其芳差不多同时开始散文创作的。

  1926年是吴伯箫来到北师大的第二个年头,这年3月18日,北师大、北大等校的学生与各界群众一起,向段祺瑞政府游行请愿,抗议外舰对大沽口的炮击,声讨八国的无理通牒。4月,吴伯箫以此事件为题材,写下散文《清晨——夜晚》,发表在《京报》副刊,这是他公开发表的处女作。从此一发不可收,他开始了延续一生的散文创作:“以《塾中杂记》为题写一组约五六篇,以《街头夜》为题写一组约四五篇,又一题一文写十多篇。”出于对文学的爱,1926年春,吴伯箫还曾在校内编辑出版《新生》杂志。

  三人的散文创作均起步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风云激荡的北京,因此也被后来的文学评论家列入“京派散文”。

  齐聚山东 成果丰硕

  1931年9月,北师大毕业生吴伯箫回到山东,在青岛任《民国日报》副刊编辑,兼国立青岛大学教务处事务员。据吴伯箫回忆:“编辑两个半月的报纸副刊,联系一些新露头角的诗人、作家:李广田、臧克家、李辉英等。”借此机会,吴伯箫与同为京派作家且为山东老乡的李广田,之后又与何其芳,有了更多的联系。

  虽然在地理上离开了北京,但在文学上,吴伯箫是始终与北京相连的。1933年,他重游北京,写下了《话故都》:“一别两易寒暑,千般都似隔世,再来真是万幸了。”

  吴伯箫的散文,如《天冬草》《海》等,也由北京的《水星》发表。这本杂志由卞之琳等主编,在1934年10月的创刊号上,同时刊登了吴伯箫的《天冬草》,李广田的《种菜将军》,何其芳的《砌虫》。何其芳自称的“有意写散文的起点”《岩》,则发表在这本杂志的第二期。

  1935年,李广田从北大毕业,回到济南,在省立第一中学任教,他“认真教书,努力写作”,1936年出版了《画廊集》《银狐集》两部散文集。其中部分编入巴金主编的《文学丛刊》第三集。而这部丛刊的第二集,编入了何其芳的散文集《画梦录》;第七集,编入了吴伯箫的散文集《羽书》,三人的散文集出现在同一部丛书中,从侧面也说明他们的创作水平与风格有相近之处。

  与李广田同年毕业后,何其芳先是来到天津南开中学,做了一名教员。1936年,吴伯箫被任命为山东省立莱阳简易乡村师范学校校长。上任后,他开始招兵买马。第一批邀请的,就有自己的文学好友何其芳。

  莱阳是山东半岛腹地的一个小城,无法与北京、天津、青岛这样的大城市相比。不过,出于对吴伯箫的信任,何其芳还是来到了莱阳乡师,担任国文教员。

  在这个远离喧嚣的广阔农村里,他的心境也开始转变。何其芳改变了过去孤岛般的生活方式,开始走向学生与农村青年。当时,好友卞之琳在青岛,1937年元旦,何其芳带了著名的莱阳梨,到青岛看望他。卞之琳曾回忆:“他就在我那个房间里住了几天。他对我闲谈的主要话题,就是他所接触到的莱阳学生及其家庭使他惊讶不止的贫困生活条件。”在这片新大陆,何其芳将精力更多地用在散文创作上,成果颇丰。

  这三位文学青年,就这样将京派风格与齐鲁大地的生活融合起来,创作出了各具特色又有共同意味的散文佳作。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散文 北京市 山东省 文学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2-06 蓝宇股份 301585 --
  • 12-02 先锋精科 688605 11.29
  • 11-29 博苑股份 301617 27.76
  • 11-26 科隆新材 920098 14
  • 11-25 佳驰科技 688708 27.0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