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在上海举办2024年“寻找最美救护员”活动新闻发布会。活动中,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赈济救护部部长边晓公布了“十大最美救护员”名单并对救护员事迹作了介绍。
来自江苏省盐城市的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师赵伟与李海霞夫妇,作为其中一组入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了解到,自2003年起,夫妻二人便多次挺身于应急救护及急救知识普及的最前沿,至今已在十余场突发事件中实施救援,并义务培训出6000多名初级救护员。
奋勇挺身十余次
今年5月9日傍晚,赵伟和李海霞结束了在乡镇医院的培训,开车返回家中。在途中,二人偶遇了一场车祸。
当时,一位年约六旬的老大爷倒在路边,表情痛苦,旁边还有电动车和头盔散落在地。意识到现场可能刚刚发生了意外,二人立即下车冲向了事故现场。
李海霞回忆,当时她从后备箱中取出三角警示牌放置在事故区域外侧,以警示来往车辆;赵伟则上前查看老大爷的情况。经过初步检查,赵伟发现老大爷的肋骨已经骨折,情况紧急。
于是二人迅速取出随车携带的应急救援物品,一边用娴熟的手法为大爷清理血迹、固定肋骨,减轻大爷的痛苦;一边迅速拨打了120急救电话,请求专业医疗援助。
直到大爷被抬上120救护车,夫妇俩才放心地结束了这场临时救援行动,继续了踏上回家的路。
这样的事情只是二人救援事迹中的一例。从2003年取得救护师资证书至今,赵伟和李海霞已先后10多次在突发事故现场展开救助,每一次都凭借他们的专业技能与无畏精神,为伤者的后续治疗赢得了宝贵时间。
例如,在路口遇到一女子被撞昏迷,夫妇二人亮明医生身份后,展开急救;赵伟在家附近跑步时偶遇车祸,迅速跑到自己的车里取回急救箱为受伤母子包扎止血;李海霞在照顾生病住院的父亲时,一名孕妇突然晕倒,她初步判断病情后唤醒了孕妇;夜晚加班,李海霞得知附近发生车祸,她立即前往现场,为孩子们包扎伤口……
“很多时候都是偶然遇到的,虽然有的时候也会后怕,万一没能抢救成果怎么办,万一对方有血液传染病怎么办,但是我们还是想要尽力去做。”李海霞和赵伟对澎湃新闻表示,二人都是医生,虽然有时候也会担心,但是绝不能让任何一条生命因为自己的犹豫和退缩而消逝。
带动更多人加入应急救援行列
李海霞告诉记者,平常遇到最多的突发情况就是车祸、心梗和脑梗,因此二人自费购置了手套、口罩、消毒纱布、绷带、夹板、三角巾、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等必备急救物品,放置于私家车后备箱中。
“我们做高铁、飞机这些公共交通出行,也会在包里随身带着三角巾、纱布等。”李海霞说,每到一个城市,他们都会先在地图上搜一下附近的AED,以备不时之需。
澎湃新闻了解到,他们不仅时刻将应急救援意识牢记心间,也身体力行,向更多的人普及应急救援知识。夫妻俩经常走进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和社区等,义务开展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创伤救护等应急救护技能培训,已累计培训6000余名初级救护员。
他们坦言,以前急救知识的普及率不算高,有的人面对紧急情况时不敢贸然施救,还有的人出于心怀善意,提醒赵伟夫妇在决定救援之前要慎重考虑,以免因救援不成反遭遇误解。但随着救援知识的普及,大家的想法也更开放。“而且大家知道我们是医生,看到我们准备的专业急救物品时,大家就会安心很多。”
在二人的言传身教下,其子女也参与到救援行列中来。他们不仅经常跟着父母一起参加应急知识培训,也主动参与赛事保障等实际工作中,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这些经验,让他们掌握急救知识的同时,也在无形中让他们形成了良好的品格。”赵伟介绍,孩子们不仅频繁地参与各类应急救援活动,在学业上也未曾有丝毫懈怠,在学校表现优异。
赵伟说,“红会的仁道、博爱、奉献精神就像一盏明灯,一直指引、鼓励着我们一家团结友善,不畏艰苦,勇往向前。”
澎湃新闻记者 宋昕倩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