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大国脊梁》央视开播,讲述中国科学家砥砺奋斗的故事

纪录片《大国脊梁》央视开播,讲述中国科学家砥砺奋斗的故事
2024年12月02日 14:59 澎湃新闻

“谈到当前世界正在风云变色,我们在国外的同学们能够做一点什么来为祖国效力呢?”“于是有人提出,中国所缺乏的莫过于科学,我们为什么不能刊行一种杂志来向中国介绍科学呢?”这段话出自任鸿隽的《中国科学社社史简述》。

任鸿隽是谁?他是中国近代科学的奠基人。他曾经参加过辛亥革命,因其有功,政府资助他出国留学。

任鸿隽

美国的繁华让任鸿隽大开眼界,“高楼奇云,蒸汽迷雾,铁路蜿蜒,名城巨镇,类如贯珠”。惊叹之余,任鸿隽不由自主想到了祖国。 “回首祖国,若在天外。恶声频闻,曙光不见,辄恐国魂长辞,无由招揽。”

如何才能让当时积贫积弱的中国强盛起来?

1914年6月的一个傍晚,美国康奈尔大学,几位20多岁的中国留学生聚集在一起。

他们在接触学习西方科学、政治、经济等知识的过程中,痛切地感到中国的落后,没有科学。所以,他们决心将自己所学的东西回馈给祖国,在中国宣传科学知识,包括宣传科学救国、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等。

这些中国留学生中,包括任鸿隽、赵元任、秉志、杨铨,他们凑了400美元,然后分40股,同学们很快都认领出去了。

“以提倡科学,鼓吹实业,审定名词,传播知识为宗旨”的《科学》杂志社,就此宣告成立。

接下来的整个暑假,为《科学》撰写稿件,成为了康奈尔大学中国学生们的首要工作。胡明复一个人就撰写了10篇文章。社长任鸿隽成为“科学通论”的专栏作家。

在《科学》杂志第一期的《发刊词》上,任鸿隽大声疾呼:“继兹以往,代兴于神州学术之林,而为芸芸众生所讬命者,其唯科学乎,其唯科学乎!”

《科学》发刊词

但那时,留学生的生活清贫拮据,400美元的经费仅仅能够支付前几期杂志的印刷发行费用,根本无力支付任何稿酬。

赵元任曾回忆道:“我们要从奖学金中特别节省下来钱,支持这个刊物。有一段时间,我以汤和苹果饼作午餐,以致得了营养不良症。”

尽管一切都进行得艰难,但科学知识却如愿传到了中国。

1915年1月,这本崭新的杂志出现在上海街头。封面中央,“科学”二字硕大醒目;翻开内页,西式标点、横排的版式令人耳目一新;重磅文章“说中国无科学之原因”更是发出了“传播科学”的呐喊。

《科学》封面

许多爱国青年,都被这本全新的杂志震撼到,甚至爱不释手。

在北京清华学校,17岁的叶企孙第一次看到它。当晚,他就在日记中记录了他看到的内容。

同年10月,在《科学》杂志编辑部的基础上,“中国科学社”正式成立。这是当时影响力最大的全国性、综合性科学学术团体。虽然创办时只有35位成员,但正是他们以及后来者,把近代科学的一门门学科引进了中国。

中国科学社第一届董事会合影

《科学》杂志诞生8个月后,1915年9月15日,另一本杂志也在上海创刊,第二年,陈独秀将它改名为《新青年》。这两本杂志的发行和广泛传播,对当时的青年人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新青年》封面

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科学》和《新青年》两本杂志同在上海问世,创办者却隔洋相望,彼此并不知情。

但他们心有灵犀、遥相呼应,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民主”和“科学”,为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共同目标而不遗余力,摇旗呐喊。1918年8月,叶企孙登上“南京”号海轮,前往美国留学。

叶企孙登上南京号海轮

两个月后,任鸿隽启程回国。这一年,从美国学成归国的留学生多达百人。民国初年,大批海外归来的青年学子集中登上中国科学舞台。

他们中的佼佼者,构成了中国第一代本土科学家的主体,成为中国现代科学技术事业的奠基人,中国现代科技事业由此肇始。

从过去到现在,一代代科学家,怀揣爱国、强国的梦想,呕心沥血,前赴后继,为中国科学事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作出巨大贡献。

12月2日19:22,纪录片《大国脊梁》将登陆CCTV-9,以科学家为人物核心,以重大事件为历史线索,讲述近代以来,矢志报国的中国科学家砥砺奋斗的故事,用一个个科学家的故事,串联起中国科技事业的辉煌历史。

《大国脊梁》海报《大国脊梁》海报

澎湃新闻记者 黄小河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2-06 蓝宇股份 301585 --
  • 12-02 先锋精科 688605 11.29
  • 11-29 博苑股份 301617 27.76
  • 11-26 科隆新材 920098 14
  • 11-25 佳驰科技 688708 27.0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