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老年人的心理需求“被看见”

让老年人的心理需求“被看见”
2024年11月29日 02:31 媒体滚动

转自:人民政协报

近期记者接到多位政协委员反映,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依照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相关条款,有关部门要为老年人提供精神慰藉、心理咨询等多种形式的服务。维护老年人心理健康权益,是健康老龄化的应有之义,也是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的必然要求。如何引导老年人积极主动乐观应对老年生活?应该为他们提供哪些心理关爱服务?记者就此采访了多位关注该问题的政协委员,以期助力“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原来心理问题离我们很近”

“被试者目前有中度抑郁症状。”近日,家住上海市的老郑拿到了抑郁自评量表的测试结果。震惊的同时,一家人心里的石头反而落下了一半。

近年来,75岁的老郑经常感到头痛难忍。“这些年,上海的各大三甲医院跑遍了,还去了北京等比较权威的医院,和头痛相关的科室全都看过,但医生的诊断结果都是没有问题。”老郑的儿子郑一告诉记者。

“我和爱人平时工作忙,回家还要照顾和辅导孩子,时常感觉力不从心。”带着父亲跑医院次数多了,郑一甚至觉得父亲有些“无理取闹”,“可能只是希望借由身体不舒服寻求子女更多的关注。”

“后来有位专家建议我们去试试老年精神科门诊。”郑一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为父亲做了相关检查,结果颇让人意外:“父亲平时虽然比较内向,但情绪一直很稳定。没想到因为焦虑引起了抑郁,并且已经有了躯体化反应。”

“一方面终于查明白了父亲头痛的原因,另一方面也很自责。母亲在几年前去世后,自己应该早点关注到父亲的心理健康问题。”郑一说,“没想到抑郁症离我们很近。”

拿到诊断结果后,郑一选择开诚布公地和父亲谈论病情。这次父子对话,也让一向少言寡语的父亲袒露了心声。

父亲告诉郑一:“身边一些老伙伴陆续离开,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焦虑。但比起死亡,更让人害怕的是孤独。老伴儿离开以后,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家里更是安静得让人发慌,经常需要靠药物入睡。”

在征得妻子同意后,郑一把父亲接到了自己家中同住。“药物治疗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给老人更多陪伴,鼓励他多出门多交友。每年家庭出游,我们商量着也把父亲一起带上。相信积极配合医院的治疗,再加上给他足够的支持,一定能战胜抑郁症。”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老郑的故事,是许多患有心理疾病困扰的老年人的缩影。《2023年度中国精神心理健康》蓝皮书数据显示,我国有19.05%的老年人处于轻度抑郁状态,12.17%存在中高程度抑郁情绪。

“相对于年轻人,老年人的精神疾病更具有隐蔽性,容易被忽视、被误判。”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所长蒋毅告诉记者,亲友和相关机构乃至老年人自身通常都更注重身体疾病,而忽视了心理问题。“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心理问题,并主动寻求专业帮助的老人少之又少。”蒋毅说。

蒋毅介绍说,临床上老年人抑郁症状往往表现为情绪低落、精力减退、兴趣丧失、失眠焦虑以及食欲减退等。“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症状的进一步发展会给老人本人、家庭甚至社会带来更大的影响。”蒋毅表示,“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呵护老年人需多方合力,让他们的心理需求被‘看见’。”

给他们疗愈的可能

“您在听吗?”一位刚刚退休的老人在电话中倾诉着自己生活的烦恼,并不断确认电话那端的志愿者是否仍在接听,“我的孩子因为一场疾病走了,今天是第20天,所有的后事都处理完了……”银龄书院负责人薛晓萍向记者讲述了自己在北京市老年心理服务热线的一段志愿者经历,“这位妈妈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她说出自己心中的伤痛时,已经是第三次打来电话。正好那段时间过年,一直都是我值班,所以我记住了这个声音。”

“开始时她只是语气很平和地聊些家常琐事,最多说个五六分钟就会挂断。”薛晓萍回忆,第三次打电话时,这位妈妈倾诉了很久,“有时大段的空白时间,只能听到对方的抽泣声,我就这么陪着她……”

“只要能拨打电话,就说明他们有疏导和疗愈的可能。”薛晓萍说,“随着老去,离别成了我们的‘必修课’。子女不在身边的孤独感、伴侣离开的伤痛感、身体病痛的失落感、退休后的落差感,都可能是情绪的导火索,他们需要倾诉、陪伴与理解。”

履职以来,成都市政协常委、九三学社成都市委会专职副主委卢勤一直将目光聚焦老年心理健康问题。她注意到,围绕老年人心理健康需求,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已有不少举措。

2021年11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强调,要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支撑体系,组织开展心理健康与关怀服务等老年健康工作。2022年1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中国健康老年人标准》,把心理健康列为三大健康维度之一,强调对老年人的心理照护。

“近年来,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北京回龙观医院、上海市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等都开设了专门的老年心理门诊。”卢勤说,“但是老年人心理健康仍存在巨大的服务缺口,供需不匹配,急需提质扩容,建立更加完善的老年人心理服务体系。”

“要以推行老年友好社区建设为契机,为社区配备至少一名心理健康专业人士,鼓励其建立多层级老年心理关爱模式。”卢勤进一步建议,要鼓励社区、村集体等开展老年心理健康测评,根据测评结果,确定不同老年人的关怀要点,对老年人群进行分级分类管理。

“同时,要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情绪纾解、悲伤抚慰、关系调节等心理关爱服务,缓解老年心理问题,使老年心理关爱工作常态化、有序化、全面化。”卢勤说。

构建老年人心理关爱“守护网”

“大家知道什么是躯体化症状吗?出现了这些症状,我们应该如何缓解?”11月21日,北京科学中心报告厅内座无虚席,一场面向老年人的心理科普讲座开展得如火如荼,不少发丝银白、戴着老花眼镜的老人们正认真做着笔记。

这场讲座的授课教师是北京积水潭医院心理行为科主治医师赵福君。老人们告诉记者,对他们而言,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我们现在也总刷短视频,很多信息难以判断真假,很需要这样权威的科普。”

在卢勤看来,针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科普教育非常重要,“可以一定程度上消除他们对心理疾病的病耻感,引导心理异常老年人群积极寻求专业治疗,提高老年群体的心理健康素养。”

“要构建起老年人心理关爱‘守护网’,筛查是第一道关。”蒋毅介绍说,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制定和实施老年人照顾服务项目的意见》指出,鼓励通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每年为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免费提供包括体检在内的健康管理服务。

“建议在开展免费体检时,增加心理健康评估及相关心理检测项目,便于尽早发现问题,将干预关口前移。”蒋毅表示,这也有助于为老年群体心理健康水平研究提供更多的数据支撑。

“对于已经深受精神心理疾病困扰的老年人,专业医生的帮助必不可少。”蒋毅告诉记者,为老年患者提供精准有效的治疗方案,需要医生具有丰富的医学知识和“火眼金睛”般的诊疗技巧。

蒋毅在调研中还发现,目前针对老年群体心理健康服务的专业人才队伍仍然匮乏,“很多专家号‘一号难求’。”为此,蒋毅建议,进一步健全专业人才培养和服务网络建设。

“可以适量增加院校和科研机构相关专业的招生比例,在各级医疗、教育机构和社区增设服务岗位,健全职业化培训、管理和督导体系。”蒋毅表示,“同时要鼓励社会组织和企业从事相关服务,加大行业扶持和监管力度。此外,鼓励高校和三甲医院通过网络为基层医护和服务人员开展指导培训,提升其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老郑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2-06 蓝宇股份 301585 --
  • 12-02 先锋精科 688605 11.29
  • 11-29 博苑股份 301617 27.76
  • 11-26 科隆新材 920098 14
  • 11-25 佳驰科技 688708 27.0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