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人民论坛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四有”好老师到“大先生”,再到“教育家型教师”,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围绕“为何要加强、建设什么样的、如何加强”等根本性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最终凝练成“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等六大方面的教育家精神,构成了新时代教育事业的精神灯塔和行动指南。在新征程上,构建弘扬教育家精神的实践高地,需要从新时代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内涵生成与阐释机制入手,深入探究其理论基础与时代价值,同时,通过对典型选树和传播机制、浸润培育和评价机制、协同落实和发展机制以及衔接融通和共生机制的研究与实践,构建弘扬教育家精神的机制体系,全方位、多层次地推动教育家精神的落地生根,为教育强国建设注入不竭的精神动力。
【关键词】教育家精神 内涵生成 弘扬机制 协同落实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围绕“为何要加强、建设什么样的、如何加强”等根本性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2023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全国优秀教师代表的信中,首次系统而深刻地提出并阐释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这一重大理论创新不仅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更为教育强国的宏伟蓝图奠定了坚实的精神基石。从“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到“大先生”,再到“教育家型教师”,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队伍建设内涵的论述不断丰富,逐步升华,最终凝练成“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等六大方面的教育家精神。这是对中华民族数千年优秀教育传统的时代传承,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人民教育家和优秀教师群像的精神描画。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以其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①,构成了新时代教育事业的精神灯塔和行动指南。因此,在新征程上,构建弘扬与落实中国教育家精神的培育机制体系,不仅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这就需要从新时代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内涵生成与阐释机制入手,深入探究其理论基础与时代价值,同时,通过对典型选树和传播机制、浸润培育和评价机制、协同落实和发展机制以及衔接融通和共生机制的研究与实践,聚合而成弘扬与落实中国教育家精神的培育机制体系,全方位、多层次地推动教育家精神的落地生根,为教育强国建设注入不竭的精神动力。
新时代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内涵生成和阐发机制
承继中国传统教育家精神,并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国传统教育家精神深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积淀。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教育家精神以“成己成物”为核心,强调施教者要具有“至诚”之心,如《中庸》云:“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从孔子用“有教无类”的君子之学弘扬“仁道”,到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无不体现出中国古代教育文明要求施教者应胸怀天下,将个人的使命和生命融入中华民族发展的伟大事业。在近现代,随着中国现代教育体系的逐步建立,涌现出了一大批影响深远的教育家,如蔡元培、陶行知、孟宪承等。他们承继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教育理念,并吸收了西方现代教育思想,在实践中形成了以爱国奉献、品德高洁、追求真理为核心的中国近现代教育家精神。这些传统教育家精神元素为新时代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生成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之后,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的综合国力迅速提升,教育改革不断深化。伴随着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在中国的本土化、时代化和大众化进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引领下,中国传统教育家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为新时代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内涵生成和阐发指明了方向。深刻阐发教育家精神,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所强调的“两个结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同中国具体教育实践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教育家精神元素相结合。唯有如此,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教育家精神相关重大问题,使教育家精神能够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服务教育强国建设的大局。
积极融入数智时代的新技术理念。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智能化对教育模式、教学方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这一背景下,教育家精神的内涵在新时代的生成和阐发过程中,既要保留传统道德规范和教育理念,又要勇于创新,积极应对技术变革带来的挑战。新时代的教育家不仅要具备深厚的学术功底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还要具备数字素养,能够熟练运用智能教学工具,具备跨界创新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从而适应数智时代快速变化的教育环境。在这一过程中,教育家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数智新技术应用的引领者、教育改革创新的推动者。
兼具本土特色和国际视野。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新时代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生成和阐发,一方面要立足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反映教育强国建设的实践经验和文化传统;另一方面要放眼世界,积极开展国际比较研究,吸收和借鉴全球教育发展的先进理念与实践经验。在“文明互鉴”的框架下,中国的教育家精神不仅要为本土教育服务,还应为全球教育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彰显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独特魅力和普遍价值。
构建教育家精神弘扬与落实的典型选树和传播机制
典型选树与传播机制为弘扬和落实教育家精神提供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风尚,是教育家精神持续弘扬与落实的重要保障。《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要厚植尊师重教文化、加大教师荣誉表彰力度、创新开展教师宣传工作和讲好中国教育家故事,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目前,教育家精神弘扬与落实典型选树机制的科学性相对不足,教育家精神传播的有效性和深度不够,教育家精神传播存在区域差异和跨文化障碍等现实困境,亟待各相关部门协同发力,推进教育家典型选树与教育家精神有效传播。
建立多维度、动态调整的选树机制,确保公平性和透明度。在选树标准的确立上,建立由教育专家、一线教师和教育管理者组成的评审委员会,依据教育家精神的内涵与机理,以“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六方面精神为基本的评价维度,并结合教育实践,针对各级各类教育的特殊性以及不同类别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属性细化相关指标,保证选树标准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在选树过程上,一方面,公布候选人的提名、资格审查、评审标准制定、最终评选结果发布等重要环节,公开候选人的基本资料、主要教育成就、评审委员会成员名单及评审细则等相关信息,实施全程公示制度;另一方面,引入第三方监督,包括教育专家组成的独立评审团、社会监督组织或专业的审计机构等,保证选树的科学性与公平性。在选树方式上,注重日常观察与长期跟踪,考察教育工作者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家精神的践行状况,以及在不同阶段、不同时期、不同情境中其对教育家精神践行的持续性与坚定性,摒弃侧重材料堆砌、政绩展示的形式主义程序。通过学生评价、同行评价、家长评价以及社会评价等,全面真实反映教育家的教育实践及其成果。在对选树结果的监督和激励上,建立动态评估机制,定期对已选树的典型进行跟踪,全面客观地掌握教育家在选树后的教育实践,激发教育家持续创新突破,并适时给予帮助和指导。充分发挥典型选树的榜样示范效应,将选树典型与精神弘扬相结合,注重挖掘展示教育家的道德情操、育人智慧等关键能力与品格的具体事迹,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进行广泛宣传和推广,激励更多教育工作者立志成为教育家。
建立“政府主导、学校主体、社会参与”的多元协同传播机制。一是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通过出台传播政策,明确教育家精神传播的目标、任务和要求,保障传播工作的方向性;加大教育家精神传播的资金支持、人才培养和基础设施,为传播工作提供物质保障;建立监管评估机制,对传播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和反馈,保障传播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建立教育家精神传播的官方新媒体矩阵,如微博、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联合科技研发机构,开发教育家精神主题的互动性数字产品,提升传播的广度和效度。二是发挥学校的主体作用。将教育家精神融入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让教育家精神成为教师与学生教育日常的重要构成②;将教育家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让教育家精神浸入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之中,促进学生与教师对教育家精神的高度认同与积极践行;将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师队伍的培养,形成职前、职后一体化的教育家精神研修机制,通过理论学习、案例展示、情境模拟、实践体验等方式,引导师范生与教师理解并践行教育家精神。三是发挥社会各界在传播教育家精神方面的积极作用。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建立教育家精神专栏,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甚至结合VR、AR等技术,加强教育家精神的宣传力度;发挥博物馆、艺术馆等文化机构的育人功能,通过定期开设教育家展览、教育学知识普及等活动,提升公众教育素养及对教育家精神的理解;鼓励教育工作者成为新媒体意见领袖,传播正确价值观与行为示范,扩大传播影响力;引导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教育家精神传播的志愿服务活动,如教育帮扶、社科普及、文化交流等,提升教育家精神的社会影响力。四是建立教育家传播成效评估体系。从传播覆盖面、受众互动率、内容转化率等维度,开展定性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式了解受众的认知和态度变化,评估教育家精神对教育实践的实际影响;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传播策略和内容,优化传播效果。
采取因地制宜的传播策略,加强国际交流。由于地区发展不平衡和文化差异,教育家精神在不同地区和文化背景下的传播效果存在显著差异。克服由地理、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障碍,需要形成因地制宜、国内外结合的传播策略。首先,理解和尊重地方文化。结合每个地区独特的教育发展水平和文化背景,将教育家精神融入地方文化与语言习惯,以其喜闻乐见的方式,使教育家精神更加贴近当地生活和实际,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其次,建立区域间的经验交流机制。通过定期举办教育家精神论坛、研讨会和工作坊等活动,为不同地区的教育家精神传播提供经验分享交流平台,推动教育家精神传播方式创新。再次,特别关注欠发达地区和教育薄弱地区教育家精神的弘扬落实。这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及教育机构等多方力量协同合作,提供政策倾斜、资金投入、师资培训等一系列支持措施。最后,强化国际传播与国际合作。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教育智慧,开展中外教育家精神比较研究,彰显中国特色;借助互联网、智能技术,打破语言壁垒,建立多语种的教育家精神传播与展示平台,增强教育家精神的国际化认同。此外,加强与国际教育组织的合作,通过国际会议、国际展览等活动,展示中国教育家精神的实践案例,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教育的理解。
构建教育家精神融入强国之师的浸润培育和评价机制
教育家精神不仅是教师队伍的精神支柱,更是推动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力量③。形成“教育家精神融入强国之师的浸润培育和评价机制”,需要从浸润培育、实践应用和评价体系三个层次入手,构建一套系统、科学、可持续的机制,确保教育家精神能够深入教师内心,转化为实际行动,推动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构建浸润培育机制,厚植教育家精神的土壤。浸润培育机制是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师队伍的起点和基础。师范院校在职前培养阶段应优化课程设置④,将教育家精神的理论与实践贯穿于各个环节。例如,华东师范大学积极探索,实施了“一流专业教育+一流教师教育+一流智能教育”的师范生培养模式,依托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平台,建设了集“学、练、测、创”于一体的教学辅助平台,并创新实习实践模式,为师范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⑤。同时,建立师范生专属书院以加强养成教育,通过专家讲座、教学观摩、案例研讨、朋辈互助等形式,营造浓厚的教育家精神文化氛围。学校还举办高端学术会议、出版教育家传记等,广泛传播教育家精神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此外,面向本校教师建立导师制度,邀请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担任导师,通过一对一指导帮助青年教师深入理解教育家精神。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理念,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家精神体系,并将中国教育家精神推向世界。
优化实践应用机制,让教育家精神在教育教学中落地生根。实践应用机制是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师队伍的关键环节。只有将教育家精神转化为教师的实际行动,才能真正发挥其推动教育发展的作用。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将教育家精神融入改革的各个环节,推动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创新。例如,华东师范大学通过实施“思维导向的通识教育、前沿导向的专业教育、研究导向的教师教育、智能导向的英才教育”等一系列措施,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同时,强化教师实践能力培养,通过教学观摩、教学竞赛等活动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实践。建立教师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共同的教育理念。鼓励教师按照“四个面向”从事科学研究,将教育家精神、科学家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为社会作出贡献,并深入了解社会需求和问题,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参考。此外,建立反馈与调整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确保教育家精神实践应用的持续改进和优化。
完善评价机制,确保教育家精神培育的成效。评价机制是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师队伍的保障。应构建一套科学、客观、可操作的教师评价体系,将教育家精神作为核心指标之一,全面、准确地反映教师在践行教育家精神方面的成长和进步。一套科学、客观、可操作的教师评价体系包括师德师风、教育教学能力、科研成果、社会服务等多个方面,全面反映教师在教育家精神培育践行方面的成效。例如,华东师范大学通过优化教职工表彰奖励体系和职称评聘体系等措施,强化了多样化评价体系的实施。注重过程性评价,记录教师在教育家精神培育过程中的成长轨迹和表现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指导和帮助。强化激励与约束机制,激励引导广大教师将教育家精神转化为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并对违反师德师风等行为进行严肃处理。推动评价结果的应用,将评价结果作为教师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绩效考核等方面的重要依据,并反馈给教师本人和学校管理层,为学校制定教师发展政策提供参考。同时,加强评价体系的持续优化,根据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师队伍的变化,不断对评价体系进行调整和改进,确保其始终适应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教育家精神的融入,是教师队伍建设的灵魂工程,是推动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由之路⑥。浸润培育机制、实践应用机制和评价机制三者相辅相成,通过三个层面的系统构建,得以确保教育家精神内化于教师之心,外化于教育之行。这不仅能够深植教育家精神于教师心田,更能为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构建以教育家精神为基石的协同落实和发展机制
基于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弘扬与落实教育家精神不仅是学校或教师的责任,也需要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等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为此,要注重物、事、人的有机结合,构建一个目标引领、协同合作、利益协调、制度保障的运行机制。当前在多元主体的参与过程中,存在协同目标驱动力不足、动力整合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各主体在教育家精神的认知与实践层面存在较大差异,缺乏明确统一的目标和驱动力,导致协同工作时常各自为政,难以形成整体合力。为解决这些问题,首先需要通过政策引导、激励机制和文化建设增强各主体弘扬和落实教育家精神的使命感。在这一过程中,政府部门应发挥引领作用,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明确教育家精神的核心价值与具体实施路径,为各参与主体设定清晰的行动框架,确保各主体的信念、目标和节奏保持一致。其次,多元主体间的互动与合作至关重要。通过资源共享、项目合作、平台搭建等方式,促进学校、家庭、社会组织等不同主体之间的深度互动与紧密合作。在实际操作中,学校作为教育家精神落实的核心场所,应在多元主体协同机制中发挥桥梁作用。最后,还需建立健全由多元主体参与的监督机制,在议事协商、信息公开、监督反馈等环节,明确各主体的角色和责任,通过跨界合作,打破各自孤立的界限,从而使多元主体在教育家精神的弘扬和落实中各司其职、协同合作。
基于多元路径的共同推进。在横向路径上,应构建“党建引领、平台共建、数字治理、文化润心”的多元协同机制,加强全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实现“协同增效”的放大效应。党建引领是落实教育家精神的重要思想保障。党组织应通过政治引领,为教育家精神的弘扬与落实提供思想指导和价值引领。在平台共建和数字治理方面,政府、学校、社会组织应通力合作,建设信息共享平台,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打造集信息共享、项目合作、成果展示于一体的协同平台,实时发布工作进展、政策解读等信息。文化润心则是通过文化的力量促进教育家精神的深度传播与落实。在纵向路径上,应构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协同发展机制。在宏观层面,推动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为教育家精神的弘扬和落实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在中观层面,建立跨学科、跨专业、跨组织的协作体系,确保教育、科技、人才等要素能够有序流动;在微观层面,通过改革学校的人才制度和管理体制,为教育家精神在更大范围推广宣传、转化创造提供必要条件,引导教师以立德树人和服务国家为光荣使命,在实践中努力践行教育家精神。
基于多元目标的融合发展。教育家精神的落实目标可以分解为多个子目标,如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需求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之间的协调,师范生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之间的贯通,国内与国际教育家精神推广之间的交流与联动等。这些子目标的设定,有助于多元目标能够在实际操作中实现协调发展。此外,为了避免多元目标之间的相互冲突,促进多元目标的融合发展,还需要在不同的教育实践场景中,增进各主体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加强各主体对教育家精神的价值认同。价值认同是实现目标一致的重要基础,只有当学校、家庭、社会等主体充分理解并认同教育家精神的价值时,才能形成强大的协同合力。
构建教育家精神弘扬与落实的衔接融通和共生机制
构建教育家精神弘扬与落实的衔接融通和共生机制是教育家精神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的全程、全方位、全员参与的重要保障。纵向上,其包括大中小学之间的衔接融通,进而让教育家精神成为大中小学各级教师共同的价值追求;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融通共生,有利于教师在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持续践行教育家精神。横向上,则主要体现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的融通共生,让不同类型的教育相互借鉴、共同发展,使教育家精神在更广泛的教育领域得到落实。针对当前存在的不同类型、不同阶段教育在教育家精神的弘扬与落实上缺乏有效的衔接机制,造成相关教育资源未能有效融通和共享的问题,需要建立相应的衔接融通机制和协同共生机制。
建立跨阶段、跨类型的教育衔接融通机制。从整体全局的视角,制定统一的教育家精神弘扬与落实规划。围绕教育家精神的基本要求,明确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从职业教育到普通教育各阶段的具体目标和任务,细化各个阶段所应体现的教育家精神的核心价值,确保教育家精神在教育体系中的一致性与连贯性,让教育家精神的弘扬与落实贯穿教育全过程。一方面,促进课程内容的连贯性和递进性。在课程设计和教材编写上注重阶段之间的衔接和递进,确保教育家精神在不同教育阶段得到持续深化。例如,在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课程衔接方面,华东师范大学依托教育学部,构建见习、研习、实习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影子校长”实践育人模式,在全国建立联盟校908所,提供跟岗中小学校长“如影随形”实习实践,让师范生在真实教育管理情境中感悟和践行教育家精神。另一方面,建立跨阶段、跨类型的交流平台是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化的重要途径。通过论坛、年度会议、工作坊等,建立常态化的教研联动机制,共同分享教育家精神在不同境遇下的应用与创新,通过异质性的交往与对话,形成全链条、全方位的教育家精神弘扬与落实体系。
构建各级各类教育协同共生机制。教育家精神的落实需要不同类型教育之间打破壁垒、相互借鉴、优势互补,形成共生共荣的教育生态。这要求在尊重各类型教育独特性的同时,寻找它们之间的共通点,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与优化。首先,构建教育家精神教育资源库,通过广泛收集国内外各级各类教育的优秀案例、实践成果,通过数字化技术,依据教育家精神内涵进行分类梳理总结,促进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资源共享和相互理解。其次,构建常态化的交流平台。鼓励跨领域、跨层次教育者的共同参与,形成各级各类教师资源共享、课题同研、联合创新机制,在资源共享与协同创作中,持续构建育人新样态和践行教育家精神的新境界。再次,鼓励和支持各类型教育机构携手合作,共同开发高质量的教育共享资源,包括联合编写教材、设计课程、开发教学软件及平台、收集并分享教学案例等,从而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的质量和利用率。最后,推动项目合作。通过联合培养项目、课程互认机制、师资培训合作等,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实习实训基地、教育科研项目,建立学分银行制度,打破教育资源的时空限制,保障各级各类教师的终身发展,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
新征程上,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不仅是教师个人成长的精神滋养,更是推动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强大动力。通过深入研究新时代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内涵生成与阐释机制,深刻把握其精神实质与时代价值;通过典型选树和传播机制,让教育家精神成为广大教师共同的精神追求;通过浸润培育和评价机制,培养出一批批具有教育家精神的优秀教师;通过协同落实和发展机制,构建起全社会共同支持教育家精神弘扬的良好生态;通过衔接融通和共生机制,实现教育家精神在教育各领域的全面渗透和深度融合。展望未来,我们要继续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家精神的重要论述为指引,不断筑牢教育家精神的理论根基,拓宽其实践路径,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让教育家精神在教育强国建设的伟大实践中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院长)
【注释】
①《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国政府网,2024年8月6日。
②李政涛:《让教育家精神“活”在教师日常教育生活中》,《人民教育》,2023年第24期。
③代蕊华:《建教育强国之师 筑强国建设之基》,《人民教育》,2023年第11期。
④梅兵、周彬:《新时代高水平师范大学的育人使命与教育担当》,《教育研究》,2022年第4期。
⑤梁宏亮、艾美伶:《专业认证视域下师范生师德培育的生成逻辑、现实审思和实践进路》,《教师教育研究》,2023年第2期。
⑥成尚荣:《教育家精神蕴含的原理性、规律性探讨》,《课程·教材·教法》,2024年第2期。
责编/谷漩 美编/李祥峰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