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秦聪聪 济南报道
俗话说,十个娃娃九个黄。约80%的新生儿会出现黄疸,那么,如何正确看待这种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症状呢?对此,济南市妇幼保健院杆石桥社区卫生中心主任、副主任医师苗智莹提醒,新生儿黄疸是一种常见的新生儿疾病,家长要密切观察,如有异常情况要及时就医。
苗智莹介绍,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导致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的病症,其发生主要与胆红素代谢特点有关。
具体来说,胎儿期处于相对缺氧的环境,红细胞相对较多,红细胞破坏后,会产生较多的胆红素。出生后,血氧含量增加,过多的红细胞被破坏,胆红素增加。同时,新生儿肝脏功能不成熟,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能力较差,导致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出现黄疸。
“大多数新生儿在出生后2~3天出现黄疸,4~5天达高峰,足月儿一般在10~14天消退,早产儿可延迟至3~4周消退。”苗智莹介绍,生理性黄疸一般情况良好,血清胆红素值较低。但是,如果黄疸出现过早(出生后24小时内)、黄疸程度过重(血清胆红素值超过12.9mg/dL)、黄疸进展过快(每日上升幅度大于5mg/dL)、持续时间过长(足月儿超过2周,早产儿超过4周),或黄疸退而复现等,均属于病理性黄疸。
据悉,病理性黄疸原因复杂,常见的有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病、红细胞增多症、感染、胆道畸形等。如果新生儿黄疸属于病理性黄疸,医生可能会根据病情开具相关药物,如茵栀黄口服液等。家长应严格按照医嘱用药,注意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方法,避免自行增减或停药。
“通过科学护理和管理,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新生儿黄疸,保障新生儿健康成长。”苗智莹提醒,要尽早让新生儿吸吮母乳,这样有利于促进肠蠕动,加速胎便排出,减少胆红素的肠肝循环,从而降低黄疸的发生风险。
在新生儿出生后,保持居住环境的温度和湿度适宜,避免过热或过冷。保证新生儿有充足的母乳喂养或合理的配方奶喂养,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同时也有助于胆红素的排泄。
密切观察孩子的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的程度和变化,每日至少测量一次黄疸值,若发现黄疸加重或消退延迟等异常情况,及时就医。如果宝宝的大便颜色变浅或者发白,需要警惕胆道梗阻。
此外,在新生儿黄疸消退后,仍应定期带新生儿到医院进行随访,监测生长发育和胆红素水平,以确保无异常情况发生。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