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墩,问“稻”九千年

皇朝墩,问“稻”九千年
2024年09月14日 02:01 媒体滚动

转自:衢州日报

  记者 徐聪琳

  九千多年前,河谷腹地的土台上,三三两两的人,迎着朝阳,元气满满地出发。他们拎着耕作工具,翻下红烧土加固过的边坡,穿过壕沟,跨过田垄,在低洼土地里播种下人类最初的稻种……

  九千多年后,同一片土地拥有了充满田园诗意的名字——犁金园村,土台则被村民唤作“皇朝墩”。地处浙江省衢州市传统产粮区,这里的农耕画卷依然生动明艳:田埂边,微风徐来,灌浆的稻穗随风摇曳,丰收指日可待。

  9月13日,国家文物局举行2024年“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会上共发布3项在中华文明探源研究上具有重要价值的考古新成果,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皇朝墩遗址考古成果位列其中。

  会议公布,皇朝墩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早中期聚落遗址,年代距今约9300-8000年,发现有台地、环壕及水稻田等重要遗迹。

  考古学文化中,上山文化距今11000-8400年,跨湖桥文化距今8300-7200年。作为上山文化的第22处遗址,皇朝墩揭示了上山文化至跨湖桥文化时期的稻作农业聚落,是长江下游早期稻作农业社会的生动缩影。

  跨越九千年,稻作的历史在皇朝墩重叠交汇。

  这片迄今世界发现年代最早的水稻田,刷新了学术界对史前稻田和稻作农业发展的认知,为探索世界稻作农业起源揭开重要篇章。

  从两块印纹陶片开始

  壹

  考古发现的“机缘”,或许也有轮回。

  1996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开始对拟建的杭金衢高速公路沿线进行基建考古工作,这一举动成为发现上山遗址的契机。25年后,同样因配合基本建设工程,衢江北岸莲花镇区域考古调查的序幕被拉开。

  初步调查的“见面礼”——两块印纹陶片,被送到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馆员张森手中。

  张森是个90后,2019年起就在衢江区进行西周高等级土墩墓群的现场考古。常年在户外风吹日晒,皮肤黝黑,看上去比实际年龄成熟许多。接到考古调查新任务时,他正带着勘探队入场衢江的另一处遗址,对着夯土墙、壕沟等迹象摩拳擦掌,准备挖出一座城址。

  时间紧,任务重,张森调转车头,直奔15公里外的犁金园村。

  由原犁头山、金钩桥和园里三个村合并而成的犁金园村,地势平坦,土质为沙壤土,常年降水丰裕。

  难道又有遗址?

  摩挲与衢江西周高等级土墩墓群属同时期的陶片,张森带着困惑,抬头望向远处,然后愣住了——

  北面有一处被辟为耕地的低平土台,高出周边稻田一米多;再往北,还有一处高度更为明显的土台,种满了树苗。两者直线距离不过20米。

  考古需要想象力。

  凸出的高台、原始的地貌、葱郁的植物……村民日日都见的平常景象,在考古人眼中自有不寻常。当勘探发现,台地外围有壕沟迹象时,张森怀疑,这里有个聚落址:中间是一个村子,一圈水沟用于生活或防御,挖水沟时取的土被用于垫高土台,先民就生活在台地上。

  环台而筑的壕沟是人类探索自然、改造大地的产物。此前,多处9000-8000年前后的遗址都发现了壕沟设施。

  张森眼前的两处土台,正被一条引向历史更深处的壕沟环绕着。

  考古遗址一般以小地名命名。沿用村民的叫法,“皇朝墩遗址”诞生。

  有趣的是,在后续考古发掘过程中,这里、再也没出现过印纹陶片。最初的那两块陶片就像钩子,把张森等人“勾”在这片田野,让厚厚土层下的遗址,有了一个小小的切入口。

  “基本为上山文化时期”

  贰

  2023年4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皇朝墩开展试掘工作,张森和同事们一起在面积较大的台地(后被称为“台地2”)东边缘,布了一条小探沟。

  打探沟就像翻阅一本书,以大地为本,一页一页往下翻,掀开的一层一层土里,包裹着历史的注脚。这些注脚往往零零碎碎,木片、碎骨、瓦片,甚至有可能是形状怪异的石头。

  一铲一铲,当土层“书页”被翻至地下约0.6米时,一抹红色赫然冒出头。

  现场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那是一片陶片,胎较厚,外面是赭色中带有殷红,内胎夹碳呈黑色。

  红衣夹炭陶,是典型的上山文化器物。陶片的断面上可以清晰地观察到砻糠,也就是脱粒取米后的碎壳。

  收获的惊喜还在继续,探沟中,越来越多陶片“涌”出来,足足装了好几筐。

  当天,张森的考古日记写得密密麻麻,其中有一句:“(遗址)基本为上山文化时期。”

  经过修复,皇朝墩出土的残片形成有壶、有盘、有盆的陶器组合。

  易碎的陶器是不利于携带并迁徙的。因此,陶器的产生与人类的定居生活及农耕的发展紧密相关。而上山文化的彩陶,更是迄今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彩陶遗存。

  这抹重见天日的红,把蒋乐平、郑云飞、仲召兵等上山文化考古专家和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向明,引到皇朝墩。

  围绕两处台地走了一圈又一圈,蒋乐平直言“地形很棒”。作为上山文化发现者,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在钱塘江上游的金衢盆地探寻研究上山、跨湖桥类型新石器时代遗址。

  上山文化遗址主要分布于衢江、武义江和东阳江等主要水系周边以及金衢盆地周边的小盆地内。此前发现的衢江流域上山文化遗址集中分布于江流南岸,而皇朝墩在北岸。

  这是第一次在衢江北岸发现从上山文化至跨湖桥文化时期的聚落,且周边环境保存较好,实属罕见。方向明强调“要充分认识到遗址的重要性”,他部署现场严格按照田野考古操作规程,快速有效开展工作。

  挖出一个“宝葫芦”

  叁

  如大多数上山遗址一样,皇朝墩遗址也靠近河流。水能带来便利,也可能带来灾害,选择台地可以避免洪水带来的灾害。这说明,先民对身边的自然环境有相当程度的认识。

  经考古勘探确认,皇朝墩遗址主体有2处台地。其中,台地1位于遗址北部,地势明显高于周边,平面呈近圆形,面积约8900平方米;台地2位于遗址的南部,平面呈不规则形,面积约25000平方米。

  那么,壕沟的走势如何?

  一条新的探沟徐徐展开。探沟西端“架”在台地2上,向东延伸。探沟的纵剖面上,不同颜色的土壤叠成了“千层糕”。

  为什么呢?

  在一个遗址里,大部分土层都是因为古代人类长期活动而堆积形成的。人们在一个地方生活一段时间后,可能会离开,人工痕迹会被土壤覆盖,过了一段时间,就看不出来了,形成新的地面;若干年后,另一群人来到这里生活,他们在当时的地面上盖房和生产,然后再废弃……

  周而复始,生生不息,每一个时期的人类活动都形成了一个土层。

  “我们根据地层颜色的不同,来推测先民在这里大概过着怎样的生活。”张森的同事、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史前考古室的周东亚同样是名90后,戴着眼镜,很斯文。他一直觉得,聚落考古的“有趣”,就在于需要用更宏观、多元的视角,去复原聚落结构,去思考遗址上所见的社会发展状况。

  这条“切”在台地和壕沟上的探沟,没有让考古工作队失望——台地边缘确有环壕。环壕周长约902米,宽约7至27米,围绕台地1及台地2分布,并对两处台地进行分隔。而且,壕沟靠近台地一侧的边坡还巧妙地使用红烧土加固。

  在图纸上一画,南北向看,皇朝墩遗址的整体平面像极了一个“宝葫芦”。蒋乐平这样评价它:“皇朝墩遗址所处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是在河谷腹地存在的中心性遗址点,环境保存完整,格局完备。”

  穿过时光,可以看到,先民走出洞穴,来到河谷的旷野盆地。他们找到两块相邻的台地,开始定居。人口聚集形成了村落,村落是一个共同体。环绕村落修建的壕沟,是保护共同体安全的重要设施。

  皇朝墩遗址较完整地保存了上山文化至跨湖桥文化时期的生态格局,突破了以往聚落考古的格局和认识,更多地将人类社会与周围自然环境联系起来。

  这为全面复原古代人类社会,重建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环境的行为模式提供了一批重要材料,也为聚落考古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是聚落考古理念的新实践成果。

  不仅有“稻”,还有“稻田”

  肆

  考古的魅力在于不断而来的惊喜。

  “这处地层,两头隆起似田垄,中间低洼,像不像田块?”蹲在皇朝墩遗址环壕东侧探沟的内剖面前,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植物考古专家郑云飞冒出一句话,叫在场的人心里怦怦直跳。

  “田”,古字形像阡陌纵横或沟浍四通的一块块农田。

  郑云飞起身,环顾周围,探沟外的农田里种满了水稻。

  2020年11月,在浙江召开的“上山遗址发现二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上,考古学家达成一个重要的学术结论:以浦江上山遗址为命名地的上山文化是世界稻作文化的起源地,是以南方稻作文明和北方粟作文明为基础的中华文明形成过程的重要起点。上山文化万年水稻起源、发展的证据,是对世界农业起源认识的一次重要修订。

  “上山稻作包括了栽培、收割、加工、碾磨的一系列证据,一种崭新的农耕行为体系已经初步形成。”2021年的“万年浙江与中华文明”学术座谈会上,蒋乐平说,上山人已走出洞穴定居,这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真正开始。然而,“我们在‘村’里找到了稻,但是还没有找到‘稻田’。”

  蒋乐平推测,由于上山文化遗址都在三到五米的台地上,而稻田很有可能处于遗址外围地势较低的平缓地带。寻找当时的耕作区,是最大的未解之谜。蒋乐平提出遗址发掘的方向要有所选择。

  “选择”,在皇朝墩遗址上得到实践。考古勘探发现,台地东侧环壕外存在一片低洼区域,面积约1.5万平方米。

  选点试掘后,这片低洼区域的简单“履历”呈现眼前:

  很久很久很久以前,有人在这里耕作;后来,种地的人不来了,这片土地一直“歇着”,没有人使用它;直到2200多年前,又有人来种地了……

  从古至今,尽管中间有停歇,但这片土地可能一直是作为农业生产区域使用的。

  问题摆在考古人员的面前:这个“古”,距离今天有多远?

  这片田,会是他们孜孜不倦追寻的“那块稻田”吗?

  采样分析、科技检测,基于浙江在探索新石器中晚期古稻田的成功经验,一套寻找古稻田的研究方法,被套用在皇朝墩遗址研究上。

  结果证实了郑云飞的推测:环壕聚落内发现炭化稻米、小穗轴等水稻遗存;环壕聚落外,距离地表0.8米的土层中,发现有高密度水稻植硅体,土层年代基本在距今10000-7000年之间。

  上山文化到跨湖桥文化时期的稻田,九千岁,终于浮现在皇朝墩。

  更多未解之谜等待探索

  伍

  在“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上,张森作为汇报人,采用更为严谨的表述:皇朝墩遗址在以往关于上山文化的发掘和研究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发现了早期稻田的存在。

  1.5万平方米的上山文化至跨湖桥文化时期水稻田遗迹,首次被发现。

  这是迄今世界发现年代最早的水稻田,刷新了学术界对史前稻田和稻作农业发展的认知,完善了上山文化稻作农业起源的证据链,更有力地证明了上山文化在世界稻作农业起源和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夯实了上山文化的价值内涵,对上山文化遗址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

  叩问厚土,仰望中华。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考古研究所一级研究员(院士)王巍以考古发现论述“长江下游地区文明的起源与形成”时,曾表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会在时间维度上再向前,衢州(皇朝墩遗址)的新发现有可能成为项目中的具体课题,破解更多的历史之谜。”

  对农业起源的探究,意义远在农业之外。

  方向明说,农业起源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以粟作农业和稻作农业为例,水稻在灌溉、水利、水管理等方面比黍粟复杂得多,因此稻作对自然的依赖性更强,对社会组织复杂性的要求也更高。

  围绕皇朝墩遗址,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如今,又一条新的探沟分布在遗址西北处。

  考古勘探发现,西距遗址约200米处,存在一条古河道及一处面积3万余平方米的低洼区域,部分探孔中发现疑似野生稻的小穗轴,其地层结构符合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此外,该低洼区域与遗址环壕之间,有沟状遗迹连接。

  周东亚推测,这可能是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进行水资源管理的行为。

  九千年前后的聚落景观还在延伸:耀眼的阳光下,有人翻土种稻,有人挖沟引水、蓄水、排水,还有人沿着壕沟呼朋引伴,要到不远处的沼泽收集更多种子,或干脆再多走些路,到河中捕鱼……直至日暮时分,土台之上,袅袅升起的炊烟,呼唤众人归家。

  先人的智慧与勤劳,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后裔惊叹不已,也让人类更清晰准确地回溯自己的来路。

  一代又一代的人躬耕于土地,注视稻种的变化,聆听自然的节奏;一代又一代留下肥沃的土地,供后人收获……

  星辰旋转天穹,山河蔓延大地。而那些历史的痕迹,藏在土地里,镌于风声中,永远不会消失。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考古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9-25 强邦新材 001279 --
  • 09-19 长联科技 301618 21.12
  • 09-18 铜冠矿建 920019 4.33
  • 09-13 无线传媒 301551 9.4
  • 09-13 合合信息 688615 55.1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