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上观新闻
巴基斯坦地毯商人哈比(Habib-Ur-Rehman)在上海居住16年,说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对上海的方方面面都有所了解,还是上海市“白玉兰纪念奖”获得者和长宁区“虹桥友谊联盟”成员。即便如此,他仍发现这座城市总有新的惊喜和未知在等待他。
8月15日下午,他以外籍公众代表的身份参与了今年的“政府开放月”活动,走进位于新泾镇的乐颐生境花园和全国首座社区生境博物馆,与其他公众代表共同探索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长宁之路”,更深入、鲜活地了解这座被他视为“第二故乡”的城市。
8月1日至31日,长宁区集中开展以“民心工程、实事项目、为民办事”为主题的 “政府开放月”活动,通过深化政民互动,推进“透明政府”建设。具体项目包括参观“上海硅巷”科创集市,了解人工智能产业在上海市中心的发展;聚焦政务公开,到虹桥机场新村实地参观社区菜场、长者餐桌;到宁聚里·天山荟党群服务站,了解毕业生就业需求和创业指导;参观上海中心城区最大规模的保租房项目虹桥人才公寓,实地了解配套服务……
8月15日下午的活动在协和家园小区举行,这里不仅诞生了上海首批社区内的生境花园,也是全国首座社区生境博物馆的所在地。作为为民办事的重要项目之一,生境花园是长宁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阵地。从2019年首座社区生境花园开放至今,全区已构建起包含 25 座生境花园的“生境网络”。
这其中,于 2021 年入选联合国“生物多样性 100+全球 典型案例”名单的乐颐生境花园,占地面积虽然仅700 多平方米,但设置了四季花园、生境驿站、蝶恋花溪、疗愈花园、自然保育区等五大板块,拥有日观天象、岩石花园、心灵索桥、鸢尾池塘等“生境十八趣”,现已入住 127 种植物,还有36种鸟类、4种哺乳动物、3种蛙类和20多种传粉昆虫。
被包裹在居民区内的生境博物馆面积600平方米,是国内目前唯一一家以上海本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环境为主要展陈对象的博物馆,汇集了长宁25座生境花园的精粹,正持续发挥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教育普及功能。
在绿八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刘观锡的导览下,10余位报名参与当天“政府开放月”活动的公众代表深入参观了生境花园与博物馆。在博物馆展厅内,大家近距离观察了本土蝴蝶标本、触摸和感知远东刺猬和赤腹松鼠的区别、一窥“貉一家”的日常生活,还能辨识各类在沪生长的花草树木。
“我以前从未听说过‘貉’,它们长得有点像我们那儿的小浣熊,但又有不同的特性,太有趣了!”弗吉尼亚大学中国代表处首席代表、上海市“白玉兰纪 念奖”获得者、长宁区“虹桥友谊联盟”成员欧君廷(Justin O'Jack)来自美国,参观生境花园之后,他对池塘边、草丛里为了捕捉生物习性所设置的镜头和可变幻的灯光印象深刻。
“到了夜晚,灯光时隐时现,既不会打扰小动物,又能为它们找寻栖息地指引方向,这些细节都考虑得很周到。”
同为在上海居住十余载的半个“上海通”,欧君廷和哈比对于城市社区中能有如此亲近自然的空间都感到欣喜。“在人们日常生活步行可达的范围,能有一个让人自在呼吸、目之所及都是绿色、肆意聆听蝉鸣鸟鸣的空间,真的很重要,尤其对上海这样快节奏的大都市来说。”
“在生境花园逛了1小时,竟然没被蚊子咬,说明池塘里的水是活的,环境很清新通透。”丹佛斯公司上海分公司市场部总监康永强当天带着女儿康景彦一同参加了政府开放月活动。新学期开学,康景彦将成为上海理工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一名大四学生。当天是她首次实地参观生境花园,当中涉及的河道治理、环境监测等领域与她的专业不谋而合。
康永强则是土生土长的“老长宁”,目前从事环境领域相关工作的他,谈到了当下很多企业都在实践的“ESG”(环境、社会与治理)。“现在我们关注生物的多样性,其实人类自己也有多样性,比如企业就不能只顾经济效益,要为周边的社区环境做出贡献,这就是ESG的实践目标。”
记者从长宁区了解到,今年政府开放月期间,除了同往年一样欢迎广大市民线上申请报名,还邀请各行业专业人士参与实地调研和公众交流。生境花园专场活动结束后,接下来,长宁区将继续利用生境花园等各类生物多样性资源,通过面向社会的生物多样性公众参与科普活动,搭建面向大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和体验平台,拓展“生境+”沉浸式生态环境教育功能,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长宁路径”。
内文图片:舒抒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