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改革报
□ 本报记者 李宏伟
上海连日高温,用电负荷重。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朱明林近日在2024虚拟电厂(上海)高峰论坛上表示,今年上海用电负荷已三创新高,最高负荷逾4030万千瓦。其中,虚拟电厂可调能力超过70万千瓦,为上海电力保供提供重要支撑。
据了解,上海这样一个用能总量大、对外依存度高的超大型城市,更加需要发展虚拟电厂来聚沙成塔,推动“源网荷储”高效互动,有效破解资源瓶颈和保供调峰矛盾,有力支撑城市能源安全低碳转型。
虚拟电厂是聚合优化“源网荷储”清洁发展的新一代智能控制技术和互动商业模式。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实体发电厂,虚拟电厂更像是电力的“智能管家”,通过发挥削峰填谷的作用,实现海量分布式新能源、储能系统、可控负荷、电动汽车等聚合和协调优化,从而提升电力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益。据了解,上海已培育虚拟电厂经营主体24家,接入规模、实际调用能力均居全国城市首位。
截至目前,上海已初步建成“可观、可测、可调、可控”的新型数字化虚拟电厂,实现了虚拟电厂调度、交易、结算系统的业务贯通以及虚拟电厂运营商平台有效接入、灵活调用,为今后建设以可中断负荷、电力储能、分布式发电等数字化能源为核心的“电力充储放一张网”迈出了关键一步。
进入8月,上海的高温天气持续升级,连日酷热“烤”验下上海电网负荷也首次突破4000万千瓦关口。据悉,为了应对极端高温带来的电力供应挑战,国网上海电力今夏先后组织了25次虚拟电厂削峰实测调用,经全域最大响应能力测试验证,其能力已相当于一台大型火电机组。
8月7日,国网上海电力完成了迎峰度夏期间全市最大规模的虚拟电厂快速削峰能力验证,最大响应负荷突破历史纪录,达到70.43万千瓦,创下调控能力新高峰,有效缓解了高温季节电力供应压力。
国家能源局华东监管局相关负责人在致辞中称,今年夏季,长三角地区出现持续高温,各省市间富余需求侧可调节资源互济交易品种分别在7月22日和7月31日两次启动,利用省市间最高负荷出现的时空差异,首次通过市场机制实现富余需求侧资源的跨省互济交易。长三角地区47家需求侧可调节资源参加交易,累计成交最大电力36.1万千瓦。“迎峰度夏以后,为帮助解决长三角部分省份新能源消纳的困难,我们还将组织虚拟电厂参与省市间富余新能源互济交易。”国家能源局华东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说。
虚拟电厂已步入市场化快速发展阶段。据预测,到2025年和2030年,虚拟电厂的市场规模预计将分别达到1300亿元和1800亿元。作为灵活高效、低碳环保的能源管理方式,虚拟电厂正逐步成为解决超大城市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
![](http://n.sinaimg.cn/finance/cece9e13/20240627/655959900_20240627.png)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http://n.sinaimg.cn/finance/72219a70/20180103/_thumb_23666.png)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