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保投资总裁贾飙:保险资金创新服务科技金融体系建设

2024年08月08日13:59    作者:贾飙  

  意见领袖 | 中国金融杂志

  作者 | 贾飙‘中保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总裁’

  科技金融是党中央要求做好的“五篇大文章”之首,我国初步建立了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但远远满足不了科技产业发展所需。保险资金作为典型的长期资金,具有与科技产业发展所需适配的资金属性,可以精准助力复合型、多层次、高水平科技金融体系建设。

  深刻把握发展科技金融的重大意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优化配置创新资源,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科技实力竞争。比如,中美上市领军企业市值差距巨大,苹果超3万亿美元,比中国排名前10上市公司市值总和还高。美国市值排名前10的企业中,有8家是高科技公司;中国市值排名前10的企业则大多是银行,我国的科技追赶之路仍然长远。“始于科技,成于资本”,科技金融应运而生。科技金融是指金融机构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的资金支持和服务,涵盖了风险投资、股权投资、银行贷款到保险保障等一系列金融产品和服务。科技金融的核心在于通过形成以价值投资、长期投资和责任投资为理念的“耐心资本”,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近年来,我国初步建成包括银行贷款、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创业投资、保险和融资担保等全方位、多层次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保险是其中重要的资金供给方。作为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我国险资运用规模和资产总额持续增长。截至2023年末,保险业机构总资产达29.96万亿元,从20万亿元增长到30万亿元仅用时4年;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达27.67万亿元,较好地发挥了“压舱石”“稳定器”作用。培育及壮大“耐心资本”是中央对金融业的要求,巨大体量的险资运用余额是推动“资金—资本—资产”良性循环的中坚力量之一。

  保险资金与科技产业具有适配性

  科创产业的发展规律决定了其资金需求具有四个显著特点。一是长期性。科技创新须靠长期资金支撑新技术度过早期瓶颈期。从技术研发到产品市场化,再到产业成熟化,亟须“耐心资本”陪伴。二是持续性。为保持市场竞争力和领先地位,需要不断投入资金进行技术更新、产品升级等创新活动。三是周期性。在科创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资金需求的重点和规模也有所不同,如研发阶段需要更加长期的资金,产业化阶段则对生产和市场推广资金需求较大。四是规模性。科技创新具有高资本投入特点,系统性研发投入、高端设备采购、技术平台等需要大量资金支持。

  我国不缺资金,但缺资本,特别是创新资本。技术的创新迭代过程呈现循环往复、不断试错的“S”型路径,新技术在导入期面临着研发失败、市场失败、旧技术锁定等不确定性,造成融资市场供给失灵。保险资金具有期限长、规模大、来源稳等特征,理论上非常符合科创产业发展的跨周期需要。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是保险资金本质属性,符合其运作规律。一方面,保险资金作为资本市场上稀缺的长期资金,可以发挥集聚优势和资源引导撬动作用,实现长久期资金与长周期科创的匹配,为科创企业提供全周期金融服务;另一方面,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的科创产业代表着未来方向,进入成长期后的科创企业往往有望迎来几何级数的估值增长。在中长期利率下行趋势下,布局科创产业也是保险资金把握历史机遇、优化资金配置的自身需要。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保险保障的“大保险观”内涵和外延不断拓展和丰富,保险资金抓住科技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正是树立“大保险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综上,从行业责任、资金属性、实力潜力等角度来看,保险资金能够有效弥补科创企业融资短板,保险资金与科创产业具有契合性和内在适配性。

  当前保险资金进行科技投资存在的挑战

  作为现代金融体系中重要的源头活水,保险资金应当是投资科创领域的理想资金,但现实情况是,保险资金的权益投资在资金运用中整体占比并不高,投入股票及证券投资基金两者合计约占14%,长期偏好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重点民生工程。保险资金进行科创投资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科创产业发展的不确定性使得保险资金需要承受较高的风险,加之从资本市场来看,保险资金的股权计划被归为三类股东,需在投标上市前退出,收益受到严重限制,影响投资积极性。二是与公募基金、银行理财、社保基金、企业年金相比,保险资金属于负债经营,受到刚性成本约束,需要通过投资的方式在满足安全性和流动性前提下,争取长期稳健收益。但科技创新企业往往回报后置,早期投入大、无营运现金流且缺少必要抵押担保物。三是保险资金投资与资本占用挂钩,在“偿二代”监管背景下,长期股权投资资本占用大,易引起偿付能力不足。近年科创类股票市场波动大,股权投资出现募资难、投资难、退出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保险资金加大对科创资产配置的意愿。四是保险公司特别是上市保险企业,投资绩效考核周期以中短期为主,还有季报、半年报、年报等披露要求。五是保险投资机构还存在投研能力、人才配置、激励机制等不足。国内外头部保险投资机构发展经验表明,“投好”“投准”的前提往往是要对科技、产业有深入的了解。现实情况是保险机构投资人员多来自于传统金融机构,很难摆脱固有思维,对金融科技、产业的协调发展理解不深。

  保险资金加大科技投资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保险资金要在科技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切实发挥好为科技创新提供资金支持并有效防范风险的作用,关键是要完善内部治理和优化外部发展环境。

  • 深化投资理念,平衡盈利性和功能性

  保险资金投资科技产业,要从传统的只注重资产配置提升为资产配置与行业发展并重理念,做好一定时期盈利性和功能性定位的平衡。传统的保险投资理念本质是资产负债匹配,通过投资多种不同类别的资产,实现收益一定下的风险最小化或风险一定下的收益最大化,提高整体资产组合的稳定性。保险资金进行科技投资更需要树立产业投资,特别是与保险行业转型升级相关产业的投资理念,强调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和战略投资,注重对被投科技企业的技术前景、核心竞争力和管理团队的系统评估,最终实现保险资金长期增值目标。这就要求保险资金做好当期盈利性和功能性的平衡,传统保险投资追求稳定收益以满足偿付能力和成本刚性需要,这是盈利性的体现;科技投资周期长但对公司战略实现及国家长远发展至关重要,因而更要求保险资金发挥功能性作用。

  • 鼓励大型保险机构稳步开展科技投资

  当前,受多种因素影响,中小保险公司经营压力较大。考虑到不同机构的投资目标、经营模式和风险偏好不同,中小保险公司应以做好动态资产负债配置为主,不建议进行高风险的科技产业直投,但可以通过投资基金方式间接投入风险/收益相对清晰的科技项目;而大型保险机构抗风险能力强,在追求盈利性的同时,还肩负着服务实体经济、推动行业乃至经济发展的任务,因此,应鼓励大型保险公司循着战略性新兴产业链优化资金资产配置,提升投资收益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 设立保险私募基金专门开展科技投资

  大中型保险机构应成立针对科技产业特别是与保险业转型升级密切相关产业的保险私募基金,专注于研究和投资科技行业,为保险资金寻找更多的投资机会,形成远近结合、梯次接续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新格局。创业投资基金或私募股权基金是“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最有效的组织形式之一,通过建立专门的保险私募基金,可以实现更专业的投资管理、更精准的风险控制,更好地把握科技产业的发展机遇。保险私募基金注重专门的机构定位,优势明显。一是专业化。保险私募基金通常由具有丰富经验的投资团队管理,这些团队人员在科技领域具有较高的理解和洞察力,能够为被投企业提供战略指导。二是机制好。保险私募基金的投资决策通常比传统机构具有更为灵活的激励约束机制,能够更快地作出决策,更灵活地调整投资策略和组合,迅速抓住科技投资的市场机会。三是风控严。保险私募基金通常具有专业的风险管理团队,可以根据科技行业的风险特点,采取更为精细化的风险管理策略,有效降低投资风险,提高资金安全性。

  • 围绕保险主业,精选科创类投资赛道

  围绕主业投科技是大势所趋,如全球知名保险集团德国安联集团下设专司创业投资的安联投资,主要定位于协同集团主业,为行业发展提供金融和技术支持,这为我们提供了很好范例。我国保险投资机构要正确理解、准确把握经济发展关键领域,结合“主业所需、主业熟悉、主业优势、主业短板”提前布局高质量发展中与主业有关的同频共振点。一是投科技产业,服务国家战略,支持科技创新,补齐技术短板,解决国民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中面临的“卡脖子”瓶颈领域。例如,中保投资公司29亿元大资金投入中芯国际、晶合集成和华虹半导体,助力国内三大晶圆代工巨头在科创板齐聚,以长期投资支持国家集成电路行业的发展。二是投医疗健康,坚持“健康中国”价值理念,服务保险产业链延伸,聚焦具有巨大未满足临床需求的关键治疗领域、创新医药研发、高壁垒医疗器械设计制造以及高效率医疗信息化等机会。例如,中保投资公司投资联影医疗10.23亿元、海正药业5.21亿元。三是投“双碳”产业,将绿色理念融入投资决策框架,做好绿色经济、绿色转型赛道的价值发现,关注绿色基础设施、能源体系转型、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例如,中保投资公司落实“碳减排”,投资天津市清洁取暖工程16.9亿元。四是投保险科技,保险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把握数字经济大趋势下的时代热点,要围绕保险科技进行深耕布局。保险科技市场正在迅速成熟,功能和商业模式日益多样化。塑造保险业的四个关键技术主题包括利用人工智能提升自动化、利用大数据来改善核保效率、利用嵌入式技术开展产品和方案分销、利用云平台提供即时保险服务。

  • 以更高投资能力把握科技金融质与效

  良好的投资能力对保险投资机构至关重要,不仅可以提升险资科技投资水平和绩效表现,还可以增强科技投资机构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对此,一是加大投研力度。通过对细分领域不断学习跟踪,提高科技投资水平,增强行业中长期前瞻性,优中选优、精准投资,不断提高跨领域的专业认识和决策能力。二是加快人才培养。建议保险投资机构大力加强人才培养,在前台投资团队积极引进具有工科背景、对产业理解深、具有技术评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在投后、风控部门引入具有企业管理经验和专长的人才;探索为内部科技投资人员提供更合理的容错机制。三是优化产品设计。针对科创企业、战略性新兴企业不同生命周期的融资主体,提供多样化、差异化和个性化的产品设计。加强债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计划、私募基金等保险金融产品参与“补短板、锻长板”科技型企业或项目的投融资。通过母基金强化对科创总部企业、头部创新联合体等的资金支持。加强ESG投资能力建设,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

  • 促进长钱长投,优化监管政策和规则

  从监管政策看,近年来保险资金运用不断放开前端、管住后端,取得了很大的进展,针对险资投资提质增效还可以在以下方面进一步完善。一是差异化监管。给予大型保险公司一定比例的沿着产业链开展科技投资的自主权,参与科技产业上下游强链补链。中小型保险公司主要做好资产负债匹配管理,但可以通过私募、S基金等方式开展财务性科技项目投资。二是考核激励机制。支持保险投资机构针对自主投资部分单独制定和完善与科创投资相适应的保险资金运用考核激励机制。更加体现考核周期的长期性和耐心,培育长期可持续的内部考核机制。三是底层资产风险因子优惠。建议监管部门考虑将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投资基金穿透后底层资产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未上市公司股权的,底层资产风险因子给予进一步优惠。

  • 重点支持大型科技龙头企业开展并购

  苹果公司等美股最有竞争力的企业能够保持基业长青,很大程度上和并购重组有关,仅2023年苹果公司就并购32次。我国经济“从注重增长数量转向注重发展质量”已经成为决策层乃至社会各界的共识,新旧动能转换、提升资产资源利用效率、增强尖端领域竞争实力、培育一批世界级领军科技企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主旋律。科技领军企业是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引擎和参与国际竞争的擎旗手。要支持大型险资投资机构通过支持领军科技企业实施“存量并购整合”达到盘活资产价值、淘汰落后产能、实现技术资本资源重新配置的多重目的;同时保险资金也能借助并购实现退出,这也是在我国PE/VC普遍存在退出难问题的当下较理想的退出方式之一。

  来源:《中国金融》2024年第15期

  (本文作者介绍:权威、专业、理性、前沿,宣传金融政策、分析金融运行、报道金融实践)

责任编辑:曹睿潼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快讯:百度短线下挫跌超7% 文心一言正式发布 315晚会曝光假香米、非标水泥管等,多地连夜处置涉事企业 一图读懂丨“315晚会”都曝光了什么?点名了哪些企业? 刚刚!林毅,被查!2000亿白马跳水!上海突发!警方出手:刑拘! 女学员单飞歼11B向家人报喜笑得真甜 河南某县美术馆馆长群聊发不雅照 解释称手机中病毒 补壹刀:今天最大的国际笑话,但可能是一盘大棋! 视频|红色通缉犯郭文贵在美国被捕 奇葩的创维汽车:碰撞试验0分,专攻司机养生,创始人豪言“开车可续命” | 次世代车研所 “反华五人帮”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