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陶立波
“每年有3亿部安卓手机使用我们的产品。”镇江贝斯特新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院红指着装满细小颗粒的玻璃瓶向记者介绍。这种N’BASS纳米超构声学增强材料,是一种微型扬声器用多孔吸声功能性新材料,可以有效增强手机扬声器性能,让智能手机“声声”入耳,给消费者带来更愉悦的音频体验,是目前高端手机的标配。
2017年落户镇江经开区新材料产业园的贝斯特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纳米超构声学增强材料等新材料研发与生产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随着手机应用不断丰富,消费者对于音质要求越来越高。然而手机等便携设备在做到极致轻薄的同时,留给扬声器的内部空间变得愈发狭小。据此,贝斯特的相关新材料项目迎“风”而上,N’BASS纳米超构声学增强材料应运而生。
新材料、新项目,新在哪里?
“这已是我们公司的拳头产品,以微米为单位的N’BASS纳米超构声学增强材料,它的内部包含了零点几纳米的微孔、数纳米的介孔和数百纳米的大孔。”在公司的实验室,技术人员正在对一些白色球状颗粒进行检测。马院红告诉记者,多孔结构的作用就像海绵,可以实现对空气的快速吸附、脱附,让扬声器的后腔虚拟增大两倍以上,从而有效改善智能手机的声学性能尤其是低频性能。
“因为供应的都是各大手机厂商的旗舰型号,所以我们对材料的可靠性要求非常高。”说话间,一扇实验室的隔音门打开,巨大声响瞬间扑面而来。只见机械臂操作着样品正在进行跌落测试,吸附、上升、松开,样品随即撞击在托盘上发出“哐当”一声,循环往复。
马院红介绍,每一批材料在交付客户之前,这样的测试要做4万多次。不仅如此,这批材料还要接受从-40℃到85℃“冰火两重天”的循环考验,以确保产品性能在各种环境下稳定发挥。
“我们拥有完整而独特的N’BASS技术的知识产权,打破了国外大型公司在微型扬声器用多孔吸声材料领域的技术垄断。”公司总经理郭明波说。
记者了解到,此前生产这种纳米超构声学增强材料的原材料依赖进口,国产始终难以替代。为了打破垄断,贝斯特将大量的人力与资金投入研发,花费两年多的时间最终掌握了合成技术并实现商业化生产,使原料成本大幅下降,同时保证全球客户的安全供应。
“目前市场上售价在3500元以上的智能手机中,约95%采用了我们的‘新材’。”马院红说,相较于国外同类产品,贝斯特新材料的产品具有声学性能高、音频效果好、无嘈杂等特点。目前,N’BASS纳米超构声学增强材料正逐步向笔记本、PAD、AR/VR等新应用场景拓展。
一家成立仅7年的公司,缘何能成为细分领域业内龙头?实验室外,一面由百余张全球自主专利证书组成的专利墙给出了答案。“我们目前拥有超160项全球自主专利,很多新授权的专利还没来得及上墙。”郭明波笑着介绍。
贝斯特在镇江、苏州和上海三地建立了研发中心,全力主攻新材料开发与应用,每年的研发占比超过10%。凭借在声学核心材料领域的持续创新,贝斯特还牵头起草了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认证的团体标准《微型扬声器用多孔吸声颗粒》,填补国内空白。
新材料产业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先导和基石,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领域,也是镇江重点打造的四大产业集群之一。郭明波表示,贝斯特将充分利用我市培育壮大新材料产业的机遇条件,立足于声学领域,持续开发纳米超构声学增强材料、电子胶粘剂、复合膜、功能涂层材料等四大领域产品,逐步向新能源、消费电子、半导体封装等行业进军。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