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领袖 | 张涛 路思远
单就政策变化而言,二季度无疑是近年来少有的政策高光期,包括国务院“517”房市新政、财政部发布《关于公布2024年一般国债、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有关安排的通知》明确2024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安排,央行通过《金融时报》《货政报告》等渠道频繁提示长期国债收益率过度下行的市场风险,并就央行在二级市场开展国债买卖做了明确说明。不过可能是“审美疲劳”的原因,市场预期并未发生明显的趋势性变化,上证综指继续在3000点附近波动,汇率则继续停留在每日中间价日内2%最大贬值的水平,而10年期与30年期国债收益率则分别下行至2.2%、2.4%历史新低。
首先,当前拖累市场预期因素十分复杂,但其中有三个方面对市场的定价逻辑影响较大。
一是本轮房市调整的时长。美国和日本经验显示出两条截然不同的房市调整路径,两国房价均是经历5-6年累计上涨近50%之后,转入下行趋势,美国房价从峰值至底部,用了5年时间,房价调整幅度近25%,而日本的调整时间超过了25年,房价调整幅度更是超过50%。中国的情况是,已经调整近3年,调整幅度超过10%,若参照美日经验,对于中国房市的调整就还需要耐心。
图1:中美日房市调整周期比较
二是资产荒的特征更为明显。截至5月末,社融的投放速度由年初的36.1万亿/年降至33.1万亿/年的水平,在下降的3万亿中,37%来自企业端、57%来自居民端,反映出微观经济主体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还在调整,再叠加政府债券发行节奏,市场阶段性面临较明显的“资产荒”局面,进而出现了国债被追捧的行情。
表1:三部门的融资情况(单位:万亿/年)
三是外部的影响。虽然主要经济体的加息均基本结束,而且G10货币中,瑞士央行、瑞典央行、加拿大央行与欧洲央行均已开启降息周期,不过由于美联储一再延后降息,先期降息的主要央行并非要与美国利率周期脱钩,因此他们对降息路径均采取了十分谨慎的态度,相应人民币始终面临来自内外利差的压力。
图2:中美利差与汇率的变化
其次,我国的货币政策转入新框架形成阶段。
6月19日的陆家嘴论坛上,潘功胜行长做了题为《中国当前货币政策立场及未来货币政策框架的演进》主题演讲,从货币政策调控的中间变量、利率调控机制、货币政策工具箱、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体系和政策沟通机制五个方面,对未来的货币政策框架进行阐述,其中十分明确地表示要淡化数量目标在货币政策中间变量低位,更加注重利率目标,并且将政策利率明确为央行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单就新框架内容而言,更加与全球主要经济经济体货币政策框架内容趋同。
按照新框架,央行的政策导向将集中在短期操作利率的变化上,那么政策信号能否有效得以传导就十分关键,而二级市场买卖国债以及已经陆续创设的17项结构性工具使得央行的数量工具极为丰富,足以够给利率工具提供应有的支撑,所以难点在两者的协调,即央行需要尽快构建出其资产规模、资产结构与政策利率的尽可能清晰明确的关系。从二季度长期国债市场的变化来看,很显然这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图3:央行资产规模与政策利率水平的变化
第三,金融转入收缩期。
截至一季度末,我国金融业资产规模占GDP比重为363%,上年末为366%,银行业资产规模占GDP比重为327%,上年末为331%,均有所下降,如果按照今年前5个月信贷和社融投放的趋势性变化,估计到年底两个比重还将进一步下降,即金融业由依靠规模扩张的发展阶段转入结构调整阶段,在这转换阶段,金融结构资产结构、负债结构以及资产负债的配比关系均会发生剧烈变化,金融市场的波动也会更为复杂,而市场参与者需要用新逻辑来认识、理解市场波动,由此在一定时期内,这个正反馈变化会一直持续。
图4:金融业、银行业资产规模与GDP的比重
综上,二季度市场的主线就是金融叙事起变,换而言之,二季度具有典型的“拐点”性质,对于经济运行而言,金融的拐点变化必将带来总量与结构两方面的冲击。
来源:澎湃新闻
(本文作者介绍:经济学博士,现任职中国建设银行金融市场部,本专栏观点与所属单位无关)
责任编辑:曹睿潼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