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是引导上市公司增强绿色低碳发展意识、支持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防范尾部投资风险、提升投资者中长期回报的有效工具。在证监会等对于上市公司逐渐增强的监管要求下,企业如何做好ESG信息披露?
7月5日,2024新京报贝壳财经年会“ESG强监管时代的机遇与挑战”主题论坛于北京举办。
在“ESG智慧分享”的圆桌论坛环节中,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蓝虹、通用技术集团副总经济师兼通用技术环球医疗董事会主席和党委书记陈仕俗、伊利集团副总裁张轶鹏、统一股份总经理兼统一石化CEO李嘉、安永大中华区可持续发展主管合伙人田苗苗、米其林中国副总裁兼供应链及企业战略总监吴俊毅共聚一堂,围绕ESG具体为企业带来了哪些成效、企业如何看待当前ESG工作可能存在的合规风险、企业在ESG领域都有哪些创新的实践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作为嘉宾之一,也是本场圆桌论坛的主持人,蓝虹表示,随着ESG特别是强监管背景下ESG治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包括标准统一,监管配套措施与政策的形成,我国企业会在国际化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寻找到更多的合作伙伴,获得更多发展机遇。
ESG是企业战略,也是企业发展的驱动力
ESG是我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阵地,也是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推动ESG发展,对于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动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乃至对于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发展ESG,在国际上是大势所趋,对我国而言也是势在必行。随着全球对ESG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相关监管也在逐步加强。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适应新的监管环境,发挥企业自身的优势,同时又应对挑战,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ESG就本质而言也可归类为一种风控体系。”蓝虹表示,强监管实质上引导企业加强对相关方面工作的重视,加强风险管理,进而就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推进ESG的过程中实际上减少了企业的风控成本,也形成了更多的机遇。
张轶鹏表示,ESG工作涉及企业的多个部门和业务流程,如何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来确保各项工作的有效实施,是伊利需要解决的问题,仍在不断摸索中,伊利集团在2017年成立了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到2021年,又进一步完善了可持续发展工作的治理架构,增加了原董事会战略委员会的相关职责权限,将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合并,成立“董事会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这个委员会一直延续到现在。
“供应链管理是企业实施ESG管理的重要一环,供应商的环境污染问题都会对企业的声誉和业绩产生负面影响。” 张轶鹏说,在这方面,伊利集团持续推动供应链减碳转型,通过设定目标、建立机制、构建联盟、双碳赋能等举措,从原料端、生产制造与运营端、运输端和消费端推动全链条绿色生态构建,打造绿色低碳发展模式。
“ESG是战略,是理念,也是企业发展的驱动力,我们拥抱ESG。”陈仕俗表示,数字化与AI技术推动健康行业发展是未来的确定趋势,集团前期已做了大量工作,未来在数字化的加持下,能够为患者提供更便捷的就诊体验,落实健康中国行动。他举例表示,例如患者信息,如果能够建立患者的线上健康档案,未来不论患者前往通用技术集团旗下的哪一家医院就诊,都能够同步显示个人的就诊履历,有效解决患者端信息不透明或重复建档问题。
李嘉表示,公司欢迎ESG强监管,也愿意积极遵循监管要求,但同时呼吁在ESG工作的规章制度方面形成一致标准,减少复杂度,让企业知道具体应该如何去进行披露,使得ESG披露能真正落地。
吴俊毅表示:“ESG是企业战略,而非考试成绩。ESG会帮我们打开新的机遇之门,随着其在中国的不断深入,我们会看到更多机会,无论是新能源还是AI领域,都会涌现出新的赛道。”
据吴俊毅介绍,米其林已经把ESG融入到企业战略。米其林非常注重长期主义,坚信未来一切皆可持续,主要包括三大方面:人、利润和环境。米其林对产品整个生命周期进行评估,从产品设计、原材料购买到生产制造、下游供应链以及使用,直至报废,全面衡量产品对整个社会碳足迹的影响。米其林的目标是,到2050年,轮胎制造中使用的所有材料100%可持续。
企业进行ESG工作时应避免面面俱到,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突出重点和特点
有观点认为,创新转型是ESG的最终目标。一些头部企业从ESG角度出发,驱动创新,对公司整体价值链与生态系统进行评估,以满足企业自身和消费者的ESG目标。
那么,企业在ESG领域有哪些创新实践?如何在企业利润和环保领域投资之间保持平衡?
张轶鹏说,“以ESG价值评价为例,我们知道,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的共识日益深化,国内外对企业ESG实践的评价日趋多元且严格,伊利集团深刻洞察到ESG价值评价能够弥补传统财务指标的不足,更全面、更准确地衡量企业绩效表现,因此,我们在行业内率先实践ESG价值核算。我们在今年5月22日发布了全球食品行业首个ESG价值核算报告,通过具体的价值核算来量化、展示企业在环保、社会和治理方面的努力和成果,推动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创新发展。”
李嘉将公司在ESG方面的工作概括为四个方面。首先是产品自身,统一为公司现有的全部1226项产品进行了碳足迹的测量,并每隔两年重新测量,以观察产品降碳水平,以期最终能为客户提供零碳的产品。其次是工厂的降碳,逐渐提高工厂可再生电力的比例,最终实现100%绿电。此外,供应链的支持也是企业实现降碳不可或缺的条件,公司三年前即成立了低碳供应链联盟,推动所有主流供应商加入联盟。李嘉还提到,理念上的转变也极为重要,只有让企业的员工与客户真正理解ESG,形成重视低碳的文化,才能实现更好的绿色发展。
“推进ESG工作,核心是降本,最终也被证明是增加盈利、促进公司发展的好事。”李嘉表示,统一最初投入ESG工作时一度非常痛苦,需要说服员工和投资人来获得认可。而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推进ESG工作实际上帮助企业在降碳的同时降低了成本。同时越来越多的海外客户对于供应商提出了碳管理要求,具备碳管理经验、拥有完善碳减排数据的企业有着更强的竞争力。
对此,吴俊毅认为,短期来看,这方面的投入对企业而言的确是成本;但长期来看,在ESG方面持续投入,一定能够助力企业发展。米其林坚信,首先这是企业的战略需求,不会过多地或单一地从钱的角度考虑。其次,公司内部会进行全面评判,确定这是合理的投资。
吴俊毅说:“作为头部企业,ESG不是我们的考试成绩,它已经和整个企业理念、企业价值观深度融合。不是因为有人对ESG进行考试,所以我们才做;而是作为企业,米其林要考虑我们的产品,地球是不是喜欢,客户是不是喜欢,员工是不是喜欢,这才是我们践行ESG的初心。ESG也是一大趋势,能进一步强化整个市场的公平性。”
田苗苗表示,ESG不仅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体现,更是推动企业长期增长的关键动力。田苗苗强调,在进行ESG工作时,企业应避免面面俱到,而是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突出重点和特点,实现可持续发展。
谈及ESG对企业的利润回报,田苗苗指出,ESG可能不会直接体现在短期利润上,但可以帮助企业带来长期的品牌信任和消费者忠诚度。
“对于ESG,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议题、不同的策略,我们关注与增长指标高度相关的领域,帮客户找到核心观点,这是我们和客户在共同探索的。ESG并不是单一的,我们配合众多龙头企业做过很多长链工具,尽量地凝聚各个环节,通过信息交互,降低企业在低碳转型和ESG工作中的成本。”田苗苗说。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阎侠 朱玥怡 编辑 陈莉 校对 吴兴发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