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让长城“活起来”

数字化让长城“活起来”
2024年07月05日 10:00 北京日报客户端

  在首都博物馆,长城正在以另一种形式展现在人们眼前。在这里,人们看到的不只是长城蜿蜒连绵的墙体、历史与现代的交汇,更是千百年来风雨的侵蚀,以及一代代人前赴后继的修缮。1984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将长城北京段整体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社会赞助活动也随之发起。40年间,对于长城的修缮力度不断加大,对于修缮观念和方式的探索也不断前行。

2016年“保护长城,加我一个”发布会现场

2024年6月6日,箭扣长城五期保护修缮项目开工仪式举行

腾讯基金会文化遗产项目总监马尧

喜峰口西潘家口段长城保护修缮项目现场

喜峰口西潘家口段长城保护修缮项目现场

  保护长城始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社会力量参与长城保护,是我们开展长城修缮管理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更是长城精神融入国人血脉的生动诠释。”国家文物部门相关领导此前曾在长城相关座谈会上表示。

  作为社会力量的代表之一,腾讯加入长城保护工作可以追溯到2014年。彼时,腾讯基金会文化遗产项目总监马尧在腾讯地图试图用倾斜摄影测绘技术来制作北京箭扣长城的全真三维数据,那也是他第一次直观地感受到长城的内涵。

  在此后的十年间,无论业务和岗位如何调整,马尧一直在关注长城保护工作,也正因如此,他看到了长城保护面临的更多难题。“公众对于长城的认知差异非常大。长城跨越多个省市,一直在那里,但是很多人却不一定知道。”马尧感慨,“我们要把长城文化传播出去,让更多普通人了解长城。”

  就如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在绘本《长城绘》的序言中所说:“文化遗产保护不应是各级政府的专利,不仅是部门的、行业的、系统的工作,还是每个人都应该拥有的权利和义务。让文化遗产重回社会生活,让广大民众获得保护和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受益权,文化遗产才能得到更好的保护。”

  技术引入改良修缮流程

  马尧始终记得长城给他带来的震撼。2014年,他在宁夏中卫段长城拍摄腾讯地图街景。站在长城之上,他看到的是与北京八达岭长城全然不同的景象。“长城修筑了两千余年后的今天,长城以内依然是规整的农田,长城以外是牧羊人在放羊,这时我才对书本中描述的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边界有了直观的认识。”马尧感叹。

  就像马尧看到的,长城作为民族记忆穿越时空的有形载体和文化符号,是中国历史脉络中一个极重要的枢纽节点。

  长城灿烂辉煌,但是开展长城保护工作并不容易。此前国家文物部门相关领导曾表示,长城分布地域广,修筑延续时间长,除个别点段为砖石结构外,长城主体多为就地取材,夯土构筑,且环境条件各异,保存现状复杂,给长城日常管理、保护修缮带来一定困难。特别是长城关、堡等面临居民生活、城镇建设、旅游开发等多方面威胁。

  各种社会力量参与长城的保护,是近年来大家达成的共识。2016年9月,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携手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发起“保护长城,加我一个”长城保护公益项目。该项目面向公众开放了长城保护参与的线上渠道,是当年文化遗产类项目捐赠参与人数最多的公募项目。“腾讯的慈善基金也成为支持长城保护工作中创新探索的一笔重要社会资金来源。”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秘书长葛燄介绍说。

  2016年,腾讯基金会捐赠2000万元在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下成立长城保护公益专项基金,其中1000万元用于北京市怀柔区箭扣长城南段(箭扣二期)保护修缮项目,另外1000万元用于支持长城文化的再挖掘和创新传播。2017年,腾讯基金会追加1500万元捐赠用于河北省喜峰口西潘家口段长城的保护修缮。2022年,腾讯长城保护项目已累计捐赠5500万元,包括腾讯基金会捐赠用于箭扣五期保护修缮项目的1000万元。

  资金投入成为腾讯在长城保护工作中的引路石,为社会力量探索文化遗产保护创新模式提供了契机。长城保护专家们齐聚一堂,研讨出了“最小干预”原则,采用传统工艺和材料进行抢险加固的同时,力求做到不改变文物现状,为公众保留箭扣长城的历史风貌。

  而这就要求修缮各阶段的变化与修缮前情况进行实时比对。于是,以此前依托地图平台的技术测绘能力采集制作的近900公里的360°高精度全景长城影像为基础,腾讯基金会借由社会资金的灵活性与长效性,着手支持专业团队的创新合作。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和北京市怀柔区雁栖镇人民政府共同成为建设方,明确责任工作划分,并将考古遗址、数字化这些手段和方法引入到长城保护修缮工程实施中,确保长城修缮效果。

  2018年起,北大考古团队陆续在箭扣、潘家口等长城段开展长城数字化工作,联合腾讯利用数字技术对多段长城进行数字记录与三维模型,跟踪记录长城情况,对修缮过程中的现场信息加以可视化,进行过程管理。

  “箭扣南段长城考古工作体现了长城保护原则和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转变,具有重要的实践探索意义。”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张剑葳在2021年“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上表示。

  据介绍,如今,腾讯基金会和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合作,在修缮过程中支持专业团队探索出的“最小干预”理念、设计施工一体化和修缮全过程数字化已经成为相关部门文物保护修缮工作的“标配”。

  让更多的年轻人喜欢长城

  腾讯的长城保护公益项目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长城本体的修缮,另一个则是长城文化的活化传播。后者在如今同样重要。

  “2016年,我们曾在北京举办过一个公益活动,邀请专家讲述我们所不知道的长城。我们在活动现场发现,参加公益活动的观众有95%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年轻人少之又少。”马尧感慨,“长城与部分年轻人‘脱节’了,所以我们要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长城,喜欢长城。”

  这也是国家层面希望看到的。“很多公众还是不太了解长城,很多人没有机会去爬长城。因此,我们也希望借助企业的力量,让长城以趣味的方式走进手机、走近大众。”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常务副秘书长初迎霞表示。

  让年轻人喜欢长城的前提,是让长城走进年轻人的生活。在这个过程中,腾讯曾设想,将修缮过程中采集的长城数据、全真三维影像及资料库进行留存,搭建起长城保护与公众科普平台。这也成为后来的长城数字博物馆。

  但是,数字博物馆还不足以吸引更多人。对于大多数文物来说,留存文物信息的同时,能让普通人方便、清晰地多角度观看文物就已经基本达到了“让文物活起来”的水平,让这些被严密保护在各个博物馆里的镇馆之宝很方便地走到了每个人的面前。但是长城不一样。长城是一个巨大的空间,相较于普通文物,对于空间的全方位展示难度要高得多,让它“活起来”就不能只是简单地让影像旋转、横滚和俯仰。

  于是,腾讯长城保护团队尝试和各式各样的数字游戏开展合作,把长城作为一个空间放进游戏里,让用户通过虚拟的模式走到各种风格的长城跟前。这也成为腾讯在长城保护项目上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工作,于是,QQ飞车手游中有了长城赛道,微信小游戏中上线了《一起修长城》,《和平精英》有了“龙跃长城”版本,《王者荣耀》有了长城守卫军系列游戏英雄。

  随着长城走进游戏,效果逐渐明显,腾讯长城保护团队有了新的想法:“进入21世纪20年代,采集制作成本大幅下降,毫米级高精度的数据带给我们更多的想象,如此拟真的数据有没有可能放到哪一个游戏里去?”

  但现实的情况是,每个游戏都有各自的玩法和风格,过于拟真的三维模型数据未必适配。于是合作团队开始尝试将高精度的长城三维数据做成一个“游戏”。在团队成员们的设想里,从“观看”到“交互”,是让长城“活起来”的关键。有了交互,用户可以在长城上行走、飞行或者做任何能想到的行为,同时,游戏引擎可以带来各种光线的渲染,一日四时与一年四季以及各种天气下的各种变化都可以叠加到长城上来,再设置一些玩法,长城就真正能“活在”每一个人的手机里。

  沿着这个思路,2022年,“云游长城”小程序诞生了。“云游长城”小程序不仅还原合作团队小伙伴们最初的设想,还将体验长城考古和长城修缮加入其中,让用户可以用熟悉的游戏操作参与和感受长城保护的方方面面,用交互场景而非单方面说教和简单画面展示来传递长城的保护和传承理念,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让他们走近长城,了解长城。

  数据显示,“云游长城”得到了公众的喜爱。小程序发布之初,在微博、百度、哔哩哔哩、知乎、视频号等多个平台上热搜,其中,微博多话题登上热搜要闻榜和实时热搜池,整体话题阅读量1.5亿+;三个视频全网累计播放量2000万。上线3个月,超300万人次体验。

  “从2014年到2024年,腾讯在数字长城方面的探索随着技术的进步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不论如何变,‘让长城活起来’,触达到更多的人一直都是我们项目的愿望,毕竟,只有走近长城,才有可能爱上长城,才有可能为长城保护贡献一份力量。”马尧表示。

  腾讯对于长城文化的创新传播并不止步于游戏。长城保护公益项目开启以来,腾讯还发布了“长城小兵”IP形象,借助公众号、视频号与互动小程序的形式,用有趣实用的内容向用户讲述长城的故事,传播科学的保护理念。同时,腾讯还发挥了影视制作能力和优势,制作了《长城地图》《筑城纪》《徒步长城》等影视作品。

  当然,还有看起来没有那么“互联网”的传播方式。2019年,腾讯基金会联合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出版了科普绘本《长城绘》。“国内关于长城的书籍风格和内容相对单一,或者是以艰深且繁杂的内容为主的文字集,或者是以摄影作品为主的图册,年轻人,尤其是孩子们很难感兴趣。”马尧说,在国外接触了城堡遗址的绘本后,他发觉可以用同样的方式讲述“长城是什么”。据了解,《长城绘》一经出版便登上各大热销榜,并在2020年入选“中国好书”。

  “我们鼓励年轻人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讲好长城故事,借助腾讯平台上的动漫、音乐、影视、游戏等内容,把长城背后的地理、历史、建筑、文化、艺术、生态等生动而富有创意地呈现出来。”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在《长城绘》的序言中表示,“只有作为‘数字原住民’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中来,才能让我们的历史与未来紧密连接。”

  文化遗产保护步履不停

  在马尧看来,腾讯作为社会力量参与的保护和修缮工作对于绵延2万多公里的长城来说,其实微不足道,但是,由此带来的示范效应可能更重要。“我们希望建立起人与文化遗产之间的关联,由此带动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和获得更好的效果。”

  据了解,除腾讯基金会之外,包括黄庭芳基金会、OPPO、VIVO 等企业基金会及爱心企业累计为专项基金捐赠1500万元。

  腾讯基金会用了十年的时间,利用自身的优势,探索支持长城修缮保护和传播向着更加前沿、更加广阔的方向迈进。在未来,长城保护工作将会如何?

  葛燄介绍,今年,箭扣长城五期保护修缮项目开工,此前长城修缮过程中的工作模式得以沿用。在这一段的修缮工作中,腾讯引入了更多的前沿技术和先进工具,推动开展了更多交叉学科的研究,并思考了人工智能大模型参与保护修缮工作的可能,而这些变化可能会推动长城保护工作衍生出更多的创新模式。

  “另外,我们正在思考将长城保护的模式引入到国内更多的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中,也希望可以带动更多基金会积极关注文化遗产。”葛燄表示。

  根据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文物被划分为国保、省保、市保、县保四种文物保护级别,采取各级政府分级管理的原则。截至2022年10月,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计505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1万多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1.9万多处,省保以下的低级别文物占据了绝对比例,虽然文物保护经费连年增长,但对大量的省保以下的低级别文物而言,颇有杯水车薪之感。

  “比如很多中小规模的石窟散落在各个村落里,它们需要被更多人看到,需要更多基金会和社会力量支持。我们希望将长城保护中的技术和模式复制到这些文物的数字化保护过程中,减少当地文物保护单位的工作量,提高保护效率,帮助当地机构提升文化遗产保护的能力。”葛燄表示。

  除了长城和石窟之外,近年来,腾讯一直致力于通过数字技术,带动更多公众参与文物保护,并参与到多个文物保护和活化传承项目中。2022年,与四川省考古院合作,以三星堆博物馆为试点,利用腾讯AI智能计算分析、计算机视觉等技术,基于专业文献,试点文物模拟拼接并取得成功,AI技术让三星堆文物“活起来”。文/李濛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7-15 绿联科技 301606 --
  • 07-11 科力装备 301552 --
  • 07-01 乔锋智能 301603 26.5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18.65
  • 06-24 安乃达 603350 20.56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