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 运载千秋】江苏扬州:一条河一只鸟 向世界讲述运河生态故事

【何以中国 运载千秋】江苏扬州:一条河一只鸟 向世界讲述运河生态故事
2024年06月28日 01:08 南京广播网
朱杰受邀在COP27新闻发布间视频发言。 资料图片朱杰受邀在COP27新闻发布间视频发言。 资料图片

“伤已经养好了,快快飞回广阔的蓝天吧!”6月18日,在位于扬州高邮市界首镇京杭大运河畔的大昌村,3只被救助的东方白鹳佩戴追踪器,在一群“护线爱鸟”志愿者的欢呼声中,被成功放飞。

东方白鹳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属于世界濒危鸟类,被誉为“鸟界国宝”,目前全球仅有9000多只。自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后,跻身世界遗产城市的扬州便牢固树立大运河保护意识,持续推进大运河扬州段重点区域以及河道的生态环境修复。

伴随着水更清、景更美,对环境挑剔的东方白鹳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扬州,有的还在这里筑巢繁衍,成为了“扬州土著”。这离不开社会各界对东方白鹳的用心守护。从2007年开始,人与鹳“双向奔赴”的运河生态故事延续至今,温暖了全世界。

■亮相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东方白鹳有了扬州“宣传大使”

“我的家乡高邮河湖密布、物产丰富,每年都会有大批候鸟在这里迁徙越冬,这其中就有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上的东方白鹳。”2022年埃及时间11月10日17时,在当地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一位中国青年代表受邀面向各国参会人员和国际媒体进行视频发言,动情讲述扬州保护东方白鹳的故事。

朱杰

这位青年是来自国网扬州高邮市供电公司的电力工人朱杰。2021年,研究生毕业的他走上工作岗位。凭借出色的英语表达能力和对东方白鹳的实时关注,他在工作第二年便被委以重任,作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唯一青年员工代表亮相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刚上班,就常听同事们说起‘大鸟’的故事,更被周士清师傅所感动,他是发现东方白鹳在高压铁塔筑巢的第一人。”朱杰说,周师傅退休前曾是一名普通的巡线工,自2007年,他在一次巡线时发现当地线路经常跳闸是东方白鹳在高压铁塔筑巢的树枝和排泄物惹的祸后,一系列探索“线鸟”和谐相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公益举措,先后在扬州落地开花。

安装坚固耐腐的新型挡板,有效隔绝树枝和鸟粪,让东方白鹳有了“空中厕所”;搭建人工鸟巢,登记“户口”,为东方白鹳提供稳定的“安置房”,更好地在此繁衍生息;安装监控系统,24小时观察东方白鹳活动,绘制东方白鹳鸟巢分布图,联合央视等媒体开通“慢直播”……点滴付出汇聚成河,2020年12月8日,高邮成为江苏省首个、全国第二个“东方白鹳保护地”。高邮东方白鹳的数量从2003年的一两只发展到如今的两百多只,且近一半的候鸟成为留鸟,“定居”高邮生儿育女;高邮境内东方白鹳鸟巢有60余处,全部建在输电铁塔上。

“这些故事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接到通知后,我便和同事认真写稿、翻译、录制,前后花了近一个月时间。”朱杰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举办期间,他和同事守在屏幕前,当看到精心准备的视频发言结束,收获了现场热烈掌声后,他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邀请朱杰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发言,是因为近年来扬州保护东方白鹳成效显著,这对于全世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示范借鉴意义。”中华环保联合会青少委秘书长高锦怡表示。

“这是运河之畔人与鹳的生态故事第一次登上国际舞台,让全世界都知道了扬州与东方白鹳和谐共生的温情故事。”朱杰说,这次精彩亮相,也让他成为了东方白鹳在扬州的“宣传大使”。时隔一年,他于2023年再度亮相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并喜获第十一届全国品牌故事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受邀参加中国慈展会、中国品牌博览会和上海国际碳博会。

“每一次讲述,都是对扬州运河生态的传播。我会继续带着这个身份,让扬州‘护线爱鸟’接续行动为更多人所关注、所了解、所学习!”朱杰说。

■外国留学生加入志愿服务队 东方白鹳有了国外“亲友团”

清晨或傍晚,在瘦西湖、运河三湾等扬州运河沿岸景点,时常有一个外国小伙背着单反相机在寻找取景点,努力捕捉扬州的生物多样性和诗意美景。

这个酷爱摄影的小伙来自孟加拉国,是扬州大学医学院的一名留学生。在扬州生活8年,他早已入乡随俗,起了个中文名——“彭笑”,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还被扬州人与东方白鹳的故事所吸引。

彭笑

为了加入保护野生动物的行列,让东方白鹳及其他鸟类在扬州生活得越来越好,2023年3月28日,彭笑干了一件让他终生难忘的大事:在得知高邮有一支“护线爱鸟”志愿者服务队后,他主动报名加入,成为服务队里首名外国籍队员。

这支服务队由高邮市湿地保护地管理中心和高邮市供电公司联合发起,目前队员已发展到70多人,旨在保障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同时,用心呵护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东方白鹳。

加入“护线爱鸟”志愿者服务队的当天,彭笑专程赶到高邮市界首镇大昌村,观看了在输电铁塔顶端筑巢育雏的东方白鹳,还前往东方白鹳等鸟类栖息觅食的高邮湖芦苇荡生态湿地,目睹了湿地与鸟类和谐共生的美丽画面。

“那么危险的高压铁塔为何成了东方白鹳居住的家?它们又为何能在扬州留下来?从那天之后,我带着这些问题陆续拍了许多短视频和图片,还写了两篇关于我作为服务队首名外国籍队员的心得文章。”彭笑说,摄影作品和文章发布在Facebook、YouTube、Instagram等国际平台后,收到了很多家人朋友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网友的点赞和评价。“大家纷纷被扬州的美丽和充满活力的鸟类所吸引,都想来扬州看一看。”

在彭笑的带领下,东方白鹳的国外“亲友团”不断扩大,今年4月1日“国际爱鸟日”,来自缅甸和孟加拉国的两名留学生也加入了“护线爱鸟”志愿者服务队。当天,这三位外国籍队员在国网高邮市供电公司和当地野生动物保护机构的组织下,携手周山镇实验小学的学生们,共同走进周山镇的绿色麦田里,用望远镜观看位于周山镇110千伏祚巷线58号铁塔上的东方白鹳一家,并走村串户向附近村民面对面宣传保护东方白鹳的相关知识。

“来扬州生活多年,通过东方白鹳,我深切感受到扬州这座城市对于运河生态的保护,我会继续通过摄影、社交媒体和公开演讲,来宣传东方白鹳以及扬州的运河生态和运河文化,让全世界看到扬州、看到运河,吸引更多人加入生态保护的行列。”彭笑说。

■运河“生态圈”不断扩大 “绿色”运河成为走向世界新名片

17年的爱心接力,让东方白鹳在扬州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从高邮到宝应、江都,一只又一只选择留下的东方白鹳、一个又一个筑起的空中“安居房”,串联起来的“羽毛”印记和扬州规划建设的1800平方公里江淮生态大走廊高度重合。

循着千年水道,迸发绿色生机。近年来,扬州以“绿”为妆,在全国首倡并规划建设了1800平方公里的江淮生态大走廊,多措并举,还城市绿水青山。2022年,扬州被评为“运河城市实施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样板城市”。如今漫步在大运河畔,树林成片、河水灵动,生机勃勃。

绿色,是扬州交给千年运河的一张时代答卷。

“当地人经过修复,把一个垃圾场改造为绿水环绕的生态湿地,进而见证了一座科技和生态为标志的新城崛起。”在德国莱比锡举办的2022世界运河大会上,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顾问、万科公益基金会理事长王石分享大运河旧貌换新颜的“扬州故事”,赢得中外记者广泛赞誉。

王石

越来越多的“扬州故事”走上世界舞台,而扬州,也正成为越来越多“世界故事”讲述的舞台。2023年3月30日—31日,金砖国家治国理政研讨会暨人文交流论坛在扬州举行,中外嘉宾齐聚大运河畔,深入研讨、广泛交流,为金砖合作播下更多友谊的种子,培育更多智慧的花朵;

2023年8月24日,2023世界运河城市论坛之“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分论坛”在扬州举办,首次发布了25个世界运河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典型案例。在现场,扬州三湾湿地、京津冀永定河、天津七里海湿地、英国北格拉斯哥的保护与修复案例被交流分享,相关负责人通过“小案例”讲述“大环境”,分享各国、各地区的保护修复经验。

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故事,书写着“绿杨城郭是扬州”的时代新注解,向世界展示千年运河的时代新活力。

如今站在被称为“江淮心”“扬州眼”的万福大桥上极目远眺:向西,瘦西湖美轮美奂、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向东,江都水利枢纽、高铁枢纽扬州东站尽收眼底;向南,滚滚长江触目可及,满目苍翠惹人醉;向北,邵伯湖、高邮湖烟波浩渺,呈现出“江淮三百里生态风光图”。

大运河畔,蓝天碧水间,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城市与乡村各美其美、经济与社会协同发展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责任编辑:关闯】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7-11 科力装备 301552 --
  • 07-01 乔锋智能 301603 26.5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18.65
  • 06-24 安乃达 603350 20.56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