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长江支队南下路”活动在武安启幕

“重走长江支队南下路”活动在武安启幕
2024年06月26日 16:23 媒体滚动

转自:邯郸网络广播电视台

75年后,我们再出发

——“重走长江支队南下路”活动在武安启幕

题记:

1949年,为新中国的迅速建立,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4000多人从太行山脚下的武安出发,冒着炮火硝烟一路南下,历经4个多月辗转跋涉,步行6000余里,成建制接管福建建立政权。被誉为“福建解放、发展、改革事业的先驱者、开拓者、参与者”。今天,我们沿着先辈足迹再次出发,传承红色精神,续写新的南下故事。

“出太行,风华正茂。留八闽,万般辛劳。你什么都不要,只要百姓的安康,孩子的微笑。你坚守了开拓者高尚的情操,留下了长江支队光荣的名号……”

广场合影广场合影

6月19日,在饱含深情的歌声中,矗立千年的武安舍利塔见证了这一幕: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以下简称长江支队)出发地纪念碑前翠柏肃立,红旗飘扬,来自闽、京、晋、冀、豫的长江支队的后代在这里云集,隆重举办“重走长江支队南下路”仪式。从河北武安、河南安阳、河南新乡、河南开封、安徽蚌埠,到江苏南京、江苏苏州、浙江嘉兴、浙江江山、福建建瓯,他们将历时12天,沿着75年前先辈们浴血的足迹一路前行,以亲身实践去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活动宣誓活动宣誓

上午9时,“重走长江支队南下路”启动仪式开始。红色的队旗挥动,宣誓的手臂如林,“我们一起对前辈呼唤:我们来啦!我们来啦!我们来啦!!!”如雷的声音声震长空,这声音砥砺斗志、淬炼忠诚。

重温入党誓词重温入党誓词

静静伫立的长江支队出发地纪念碑在诉说:1949年初,随着三大战役的全面胜利,党中央、毛泽东主席发出了“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号召。在部署渡江战役的同时,中央决定迅速从华北、华东等老解放区抽调干部,准备接管长江以南新区政权,建设新中国。在此背景下,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应运而生——从太行、太岳两个解放区选调4000多名干部,在今河北邯郸下辖的武安市培训整编,随军南下,接管新解放区政权。这是中国革命史、新中国建设史上一支极为特殊的队伍,而武安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南下的集结地、组建地、培训地、命名地和出发地,在长江支队的历史上占有重要一页。

各队报到各队报到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长江支队入闽75周年。“当年,就在我们脚下这片土地上,长江支队4000多名前辈,挥师南下跋涉6000余里,途经8省65个县,历时4个多月到达福建。“重走长江支队南下路”活动组织者、福建省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历史研究会会长、长江支队后代张琳介绍说。

几十年来,长江支队干部在接管政权、土地改革、剿匪反霸、民主建政、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历程中对八闽大地的解放、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立下了不朽功勋。福建省委高度评价长江支队“是福建解放、发展、改革事业的先驱者,开拓者、参与者”。

酒玉琳老人就是这些长江支队老干部中的优秀代表,他从抗日战争的战火中浴血走来,把毕生的心血献给了八闽大地的建设事业。张琳动情地讲述道:“这次活动之前,我特地去看望了福建省政府原秘书长、近百岁高龄的长江支队干部酒玉琳老同志。他听说研究会组织会员重走长江支队南下路,老人眼眶里流下了热泪,他非常激动地说:‘真想跟你们一起重走啊!’他清晰地回忆起在武安集训、出发时的情景:‘那是我一辈子都永远难忘的日子。’他要我给大家带个话:‘走好这条路,更要永远记住这一颗初心。’”

采访张琳,一次次让记者感到惊奇:直到退休,她才知道她的父亲是长江支队南下干部;父亲曾是银行行长,为保护国有财产与土匪殊死搏斗,在小臂留下了终生的枪击痕迹;父亲一辈子都不允许后辈有“特权思想”……但张琳说不清细节,“因为父亲从不谈自己”。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1949年,福建省大部分地区尚未解放,兵匪横行,社会治安混乱,人民生活在苦难中。时任晋江公署公安处副处长的李玉合等人在剿灭刘子宽匪部和全歼登陆海匪陈令德的斗争中作出重大贡献,这段历史后来被拍成电影《天罗地网》,李玉合就是片中李科长的原型。李玉合之子、峰峰矿区原粮食局退休干部李巍追忆道:“父亲从来不向我们炫耀什么,电影的事在很多年后我才知道。在他的一生中,无论从国外撤侨保证侨胞侨眷生命安全时表现出的大智大勇,还是在特殊年代的坚定信念,父亲像本教科书,教会了我一生对党忠诚。”

谈起“重走”的初衷,张琳会长说,在长江支队南下入闽75周年这个重要的历史节点,我们组织长江支队会员和部分后代,从武安再出发,沿着当年前辈南下的行军路线,亲身体验75年前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亲身丈量75年前艰苦跋涉的步履,就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教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走得再远,都不要忘记来时的路,从而激励后人坚决听党话、永远跟党走。

在红旗渠参观学习在红旗渠参观学习

“坚决听党话,永远跟党走,响应党中央和毛主席的伟大号令:‘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为了新中国的建立,舍小家为人民,无怨无悔,奉献一生。”仪式高潮处,誓言声声,这既是对先辈历史功勋的画像,也是对后辈薪火相传的砥砺。

从舍利塔处向西南300多米,长江支队后人们来到了武安市总工会院内。千年古柏树下,由古文庙改成的大礼堂空旷而安静。“滚水快开锅,再加一把火;封建老根都刨断啊,不能再让他活;咱们要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1949年2月10日,太行区六地委的南下干部唱着雄壮的革命歌曲在这里拉开了集结的序幕,随后太行、太岳总计4000多名干部集结至此整训学习。

河北省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常务副会长、长江支队后代郑丽萍用手机频频摄录。近年来她致力推动利用京津冀三地具有红色资源和红色基因的科技文化场馆、红色纪念地等资源,开展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研学旅行和爱国主义教育,身体力行传播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我父亲郑振声是长江支队中的一员,1949年4月25日他随长江支队第一大队第三中队南下福建。”郑丽萍从泛黄的资料中找到父亲的名字,“在利益面前,父亲总是坚持群众优先、他人优先,他的言传身教影响了我的一生。”

“举行纪念长江支队入闽75周年‘重走南下路’系列活动,在于纪念和传承长江支队先辈的英勇历史和革命精神”,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编研二处副处长王宏说,重走这段历史路程,对于后代来说,是一种对先辈历史的追寻和纪念。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使大家更加深刻地理解先辈们的牺牲和奉献,更加认知今日国家建设成就的来之不易。这种纪念活动不仅是对过去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启发和教育,激励后人继续砥砺前行、勇于担当。

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据了解,长期以来,我市高度重视红色文化的挖掘、整理和保护,依托邯郸历史文化资源,主导推动了一系列精品力作的创作,拍摄了纪录片《长江支队:从太行到八闽》,编纂出版了《南下八闽——邯郸籍长江支队队员征程寻踪》等优秀作品,记录了当年革命前辈们激情燃烧的岁月,填补了邯郸现代革命史的空白,对于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武安市政协杨建华副主席代表市四套班子和老区人民对来自全国各地的长江支队的后代表示热烈欢迎。同时表示,武安是革命老区,要挖掘保护好红色文化,讲好长江支队的感人故事,要让革命精神代代相传,为武安的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曾是长江支队出发地的武安市如今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已是全国百强县(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作为“冀南宝地,太行明珠”矗立于太行山东麓。“先辈们如果再来武安,肯定不认识这里的环境啦!”“长三代”张静说,她的爷爷张书田老人是福建东山县首任县长,曾是“四有书记”谷文昌的上级和亲密战友,作为本次活动的策划者之一,她曾一次次实地勘测规划重走路线,“当年先辈义无反顾南下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如今我们要传承他们的精神,在艰难任务面前随时准备‘再出发’!”

邯郸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周金立 刘虹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长江 武安市 福建省 解放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7-01 乔锋智能 301603 --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18.65
  • 06-24 安乃达 603350 20.56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