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开伟: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 金融业应积极作为

2024年06月26日14:27    作者:莫开伟  

  意见领袖 | 莫开伟

  近日,国家发改委、商务部、文旅部、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印发了《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简称《措施》)。要求围绕居民吃穿住用行等传统消费和服务消费,培育餐饮、文旅体育、购物、大宗商品、健康养老托育、社区等六大消费新场景,培育和壮大消费新增长点;具体包括发展餐饮消费细分领域、深化旅游业态融合创新、推动购物消费多元融合发展等17项重点任务。

  这是中央政府为刺激国内民众消费需求、营造消费新环节、创建消费新模式而实施的又一次重大创新,这种创新无疑为激发国内民众消费注入新活力,也将点燃我国消费新希望,令全国民众振奋。

  事实上,《措施》出台的目的,就是要把蕴藏在民众之中的巨大消费潜力再次释放出来,通过《措施》鼓励各级政府、各部门、所有企业联手打造出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促进我国国内消费升级,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向往的需要。尤其,是为了进一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要创造更多消费场景,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高品质消费需要”有关部署要求,并力图与已出台的消费专项支持举措形成合力,通过创新消费场景,拓展消费新需求,培育和壮大消费新增长点。

  《措施》就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提出了17项重点任务,每一项任务都具体部署到了相关部门,做到了目的明确,推进有针对性,实施有较强的保障。具体涉及到金融部门的有提升入境旅游便利水平和丰富家装家居消费场景两大内容;但如果仅着眼两大内容,就会使金融业在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社会消费大变革中,思维受到限制,手脚受到束缚,相关金融服务也难以展开,金融服务效率也无法得到提高,其结果不仅给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带来较大的金融阻力,也使金融业自身失去一次很好的“淘金”机会,金融业整体将陷入停滞不前状态,也会被社会广泛诟病。

  对此,金融业在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这项宏伟社会消费变局工作中,应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理念,消除被动应付心态;积极参与,消除不必要的顾虑,正确处理好自身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充分发挥金融工作的主观能动和创造性,集思广益,努力拓展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工作的新局面。

  主要是围绕打造六大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涉及的17项相关重点任务,逐项研究,找准金融工作的切入点;并推出相应金融服务模式和金融服务产品的创新,释放金融整体效能,为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提供坚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其一,为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需要配套的硬件服务设施提供有力金融支持。众所周知,消费新场景是建立在消费新设施基础投入之上的,没有新的基础设施投入,消费新场景也将成为无本之木。目前,我国大中城市的消费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和健全,但中小城市、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消费基础设施相对落后,还远远不能满足打造消费新场景的需要,存在不少的消费新场景设施投入“缺口”,很难达到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目的。可见,消费新场景设施建设的投入离不开强有力的金融支持。由此,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向金融机构提出了新要求,需要金融部门围绕《措施》开展大型调查研究,掌握辖内消费市场消费场景设施的现状,找准打造消费新场景的重点方向和突破口, 围绕打造消费新场景短板加入资金投入,支持一批专注打造消费新场景的企业(投资人)围绕紧俏、亟需的消费场景设施进行投入,及时弥补消费新场景短板;设立打造消费新场景的专项贷款,支持有资质的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专项债券,为进行消费新场景建设的企业(投资人)提供各类保险支持,降低企业投资消费新场景建设的风险,全面启动消费新场景建设,为培育消费新增长点夯实坚实的金融基础。

  其二,为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激发出的消费新需求提供有针对性金融支持。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必然会给参与的企业以及消费者带来很多需求,尤其是会带来巨大的融资需求。对于企业来说,无论是参与打造消费新场景的开发、还是商业经营,都会因为消费新场景的扩围增量提质,带动相关投资以及商业生产规模的扩大,比如培育大宗商品消费新场景,需要软硬件功能开发,特别是培育健康养老托育消费新场景,更需加快消费场所适老化改造,商场、超市等应开设老年专区或便捷窗口;培育社区消费新场景,需盘活社区现有闲置房屋场所,推动养老育幼、邻里助餐、体育健身、健康服务、家政便民等服务进社区;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完善县乡村三级快递物流配送体系,优化农村社区消费环境,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也就自然形成了企业投融资需求,对于企业的需要,金融部门应全方位介入,盯住企业每个投融资环节,重视企业的融资状况,与企业“同呼吸共患难”;可针对企业打造消费新场景的建设和生产情况,竭尽全力提供“一站式”的“保姆级”金融服务,满足企业合理融资需求,消除企业融资后顾之忧。

  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消费新场景扩围增量提质之后,必然会激发民众的消费欲望,也必然会培育出消费新增长点,这为金融业提供了巨大的“蓝海”市场,金融业更加大有作为,可围绕各种消费需求开发出更多的金融服务产品,在汽车消费、家电消费、人工智能消费等方面推出更加有特色的消费金融产品,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金融需求,更加助力新消费新增长点的“涌现”,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复苏做出积极金融贡献。

  其三,为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出现的“一老一小”服务短板提供更完善的金融服务。目前,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重心应在“一老一小”两个重点领域。中国已进入快速老龄化状时代,2023年底60岁及以上的老龄人口占比达29%;且也是一个典型的“未富先老”国家,各种养老服务设施跟不上,满足老年人消费新场景的设施更加短缺,比如养老床位、适合老年人康养的各种消费设施远远不能满足需求,“银发经济”是我国未来一个巨大的商业宝藏,这需要金融部门更加发力来挖掘这个宝藏,为完善适应老年人消费新场景倾注更多金融资源、提供更大的金融支持,比如老年人数字金融服务、鼓励养老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通过毗邻建设、签约合作等方式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提供高适配用餐服务等,使老年人活得更加滋润和幸福,使老年人成为消费需求的新增长点。

  同时,中国也是一个低生育率国家,不结婚、不生小孩的人越来越多,造成这种局面,除了养老社会机制不健全、就业压力大等因素之外,年轻人本身消费高,加上抚养小孩成本大,导致生育率下降,而小孩托幼难度大是一个重要原因,目前鼓励生育与相应托幼服务消费场景不配套,这需要金融业主动作用,与相关部门联手在托幼服务设施上加大支持力度,更好满足婴幼儿、孕产妇等人群多样化需求,为年轻人生儿育女消除托育后顾之忧,真正调动民众的生育意愿。同时,随着我国居民人口结构变化和社会需求转换,服务消费快速增长,2023年,全国服务零售额增速较商品零售额高14.2个百分点;而年轻群体逐渐成为消费主力,个性表达和沉浸体验消费开始受到青睐,这更需要金融部门与相关部门一起共同打造出有个性化、差异化的消费新场景,不断孕育年轻消费群体的消费新增长点,为拉动中国内需蓄积巨大动能。

  (本文作者介绍:知名财经评论人、独立经济学者)

责任编辑:曹睿潼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快讯:百度短线下挫跌超7% 文心一言正式发布 315晚会曝光假香米、非标水泥管等,多地连夜处置涉事企业 一图读懂丨“315晚会”都曝光了什么?点名了哪些企业? 刚刚!林毅,被查!2000亿白马跳水!上海突发!警方出手:刑拘! 女学员单飞歼11B向家人报喜笑得真甜 河南某县美术馆馆长群聊发不雅照 解释称手机中病毒 补壹刀:今天最大的国际笑话,但可能是一盘大棋! 视频|红色通缉犯郭文贵在美国被捕 奇葩的创维汽车:碰撞试验0分,专攻司机养生,创始人豪言“开车可续命” | 次世代车研所 “反华五人帮”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