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劳动保障新闻网
当前,性格测试经常出现在企业招聘中,有的企业甚至将性格测试结果作为选人用人的“硬杠杠”。有些求职者对此颇有微词,认为企业以性格测试决定是否录取不合理。
性格测试是一种心理评估方法,通过标准化的测试题目了解个体的性格特征、行为倾向以及潜在能力。企业在招聘中引入性格测试,为的是更加全面地了解求职者,招到与岗位更匹配的人才。毕竟,不同的岗位可能需要不同性格特质的人才。比如,销售岗位可能更适合性格外向、善于沟通的人,而科研岗位可能更需要性格沉稳、专注的人。从这个角度看,性格测试能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招聘提供参考。
按照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享有自主用人的权利。企业在选人用人上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设定相应的标准、条件。但是,将性格测试当作招聘“硬杠杠”,通过性格测试决定求职者的去留,不太妥当。
性格测试并非绝对可靠。目前,市面上的性格测试工具种类繁多,其结果往往受多种因素影响。比如,测试时的环境、题目设定、参与者对题目的理解。基于这些不确定得到的测试结果,恐怕难以让企业作出科学合理的用人决定。
性格测试将人的性格标签化,难以精准描述一个人的特质,怎能成为企业决定录取结果的依据?人的性格是复杂多变的,很难通过一套固定的题目准确评判。企业若在招聘中过度依赖性格测试,很可能会错失真正有能力、有潜力的人才。
企业过度依赖性格测试,极有可能出现误判。一个人是否适合某个岗位,除了看其性格如何,还要看其专业技能、工作经验、学习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重要因素。仅凭性格就断定其工作能力是否胜任岗位,将性格与能力挂钩,不够科学,也有失公平。此外,一味相信性格测试结果,还忽视了人才成长的可塑性和适应性,无法全面评价求职者。
企业在招聘中应谨慎看待性格测试,如果使用性格测试,应将其作为招聘流程中的辅助工具而非决定性因素。对企业招聘中的性格测试,求职者应当理性对待,避免性格测试结果影响求职心态。
招聘中的性格测试可以发挥一定作用,但它不是万能的,不该成为招聘“硬杠杠”。企业综合了解求职者的专业、技能、从业经历等情况,结合笔试和面试表现,对求职者进行“精准画像”,才能得出可靠、客观的评判结果,招到适合岗位的人才。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