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微众:民营银行拿下首个科技子牌照 数字银行出海新起点

双面微众:民营银行拿下首个科技子牌照 数字银行出海新起点
2024年06月23日 18:30 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黄子潇 深圳报道

  大型银行设立科技子公司已成为常态,但民营银行设立科技子公司仍未有先例。

  6月21日,深圳金融监管局行政许可批复消息显示,原则同意微众银行在香港设立微众科技有限公司,出资1.5亿美元并持有100%的股权。

  这意味着,微众银行成为首家获批设立科技子公司的民营银行。

  微众银行表示,该行全资控股的科技子公司将作为境外业务管理平台,以自主可控技术参与国际市场高水平竞争。

  一位业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从监管角度而言,科技业务与银行主营业务间需要有一定的隔离手段,尤其是涉及科技出海时。然而,民营银行申请科技子牌照的难度远高于大型银行。

  值得注意的是,微众银行不仅是民营银行,也是一家数字银行。该行表示,本次成立科技子公司将有助于参与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据悉,在谋求设立境外子公司的同时,微众银行对内也完成了相适应的科技组织架构优化。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近年来多家数字银行纷纷将目光投向海外,在金融科技对外输出上动作频频。

  首个民营银行科技子牌照的背后

  6月21日,深圳金融监管局行政许可批复消息显示,原则同意微众银行在香港设立微众科技有限公司,出资1.5亿美元并持有100%的股权。

  同日,深圳金融监管局还核准了李南青、陈靖分别担任微众科技董事长和总经理的任职资格,其中李南青为微众银行现任行长。

  根据公告要求,在微众科技设立后,微众银行应按照香港有关法律法规履行法定程序,并将进展情况及时报告深圳金融监管局。同时,该行需要加强对微众科技的并表管理。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业内了解到,民营银行想要获取科技子公司的牌照并非易事。

  一位不具名的业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从监管思路而言,商业银行的主业为存贷、储蓄业务,因此要做科技出海时,科技业务要与主营业务有一定的隔离,其中设立相对独立的科技子公司就是一种方式。

  他还表示,大型银行的技术输出,一般是经由境外的子行或投资公司,但该方式成本十分高昂。而对于民营银行而言,大多在境外既无机构又无资金,能否进行技术出海将十分依赖能否设立科技子公司。然而,相比大型银行,民营银行申请相关牌照的难度更大。

  “实际上,无论是设立科技子公司,还是通过对外投资,亦或是收购兼并,获批的难度几乎一样难。”业内人士表示。

  根据监管发布的《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外从事股权 投资及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审批事项服务指南》,中资商业银行申请投资设立、参股、收购境外机构应符合多个条件,包括公司治理良好,内控健全有效,具有清晰的海外发展战略和良好的并表管理能力。

  同时,还要求最近3个会计年度连续盈利。根据微众银行年报,该行2021年至2023年净利润分别为68.84亿元,89.37亿元,108.15亿元,均实现盈利以及正向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在境外谋求设立科技子公司的同时,微众银行对内也进行了科技架构的改革。

  微众银行董事长顾敏在2023年报致辞中表示,为适应未来新型数字银行发展需要,去年该行检视并完善了企业金融和科技发展的战略规划,并完成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架构优化。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接近微众银行人士获悉,该行原科技创新产品部已经进行了改组,新成立的数字金融发展部基本继承了原团队。

  微众银行在年报中表示,该行科技人员数量始终保持在全行员工总数 50% 以上,历年 IT 投入占营收比重亦超过 9%。

  数字银行瞄金融科技出海赛道

  微众银行有两个特别之处,在类型上属于民营银行,在运营上是一家数字银行,且均为国内首家。

  为何选择在香港而非内地设立科技子公司?微众银行需要一个境外业务管理平台,和一个负责技术出海的基地和渠道。

  微众银行发言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明确表示,此次成立科技子公司还将有助于参与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推动国内实践转化为国际法定标准乃至事实标准,助推中国加强相关领域的国际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从内地至香港乃至亚太的多家数字银行均瞄准了技术出海的赛道,其中东南亚则是一个热点区域。

  据东盟商务咨询理事会和波士顿咨询的报告显示,微众银行“开放蜂巢Openhive”分布式架构已被东南亚多家银行采用。

  此前,微众银行副行长马智涛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东南亚某些国家地区,由于当地长尾客群庞大,但笔均收益较低,导致当地银行发现传统技术方案成本偏高,急需新技术方案以降低IT成本。微众银行基于Openhive打造的银行核心系统已经为这些需求提供了一条商业可持续、成本可负担的有效路径参考。

  据公开信息,去年11月,网商银行副行长江浩参加了新加坡金融科技节,其演讲内容重点向东南亚同行介绍了该行新一代百灵智能交互式风控系统。

  而在香港,多家虚拟银行也频频进行出海动作。6月20日, WeLab汇立集团公布中期战略规划显示,该集团香港和印尼的两家数字银行用户人数已超过170万。此前2023年11月,WeLab汇立集团通过与Astra集团共同持有的雅加达服务银行BJJ,在印尼推出旗下第二家数字银行Bank Saqu。

  6月15日,众安国际科技完成3500万美元A轮融资,战略投资者包括殷拓集团(EQT)和Alpha JWC Ventures,后者来自东南亚。此前2022年4月,ZA Bank母公司众安通过增持印尼阿拉丁银行的股份,增加东南亚业务规模。

  去年10月,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撰文表示,部分香港的虚拟银行已在东南亚取得不错的发展。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张文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7-01 乔锋智能 301603 --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
  • 06-24 安乃达 603350 20.56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