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终止已达16家,分拆上市越来越难

2024年06月21日23:50    作者:阮超  

  6月15日,宝钢股份(600019.SH)、海信视像(600060.SH)、晶盛机电(300316.SZ)3家上市公司同天公告终止分拆上市,至此,2024年终止分拆的上市公司已经多达16家,远超去年同期的6家。

  自2023年下半年起,中国资本市场迎来了一系列重要的政策调整, IPO节奏显著收紧,从严监管分拆上市成为常态,加上近期诸多分拆上市企业铩羽,令尚在途的分拆上市企业前景蒙上一层阴影。

  我们分析了今年以来A股分拆上市进展情况,并得出以下几点观察结论:

  1. 受监管政策、企业经营战略及自身经营情况等因素影响,分拆上市今年呈现了终止数量增多、成功上市及拟分拆上市公司数量均显著减少的情形,目前仍在审的部分上市公司也已经长时间未得到实际性审核进展,未来能否顺利分拆上市仍存在不确定性;

  2. 新政前后,分拆上市中重点关注的关联交易、同业竞争、业务持续经营能力、经营独立性等问题依旧为审核重点关注对象;

  3. “A拆北”成为了部分上市公司寻求分拆机会的新方式,但在北交所IPO政策亦有所收紧、分拆上市关注重点并未改变等因素影响下,借助政策红利空间下的“A拆北”能否成为“A拆A”的成熟替代方案仍有待进一步商榷。

  总的来看,“827新政”、“新国九条”等政策出台后,监管及上市公司对于分拆上市态度更加谨慎,除政策收紧外,过往重点关注的经营独立性、关联交易、同业竞争、持续经营能力等依旧成为企业分拆上市的阻力。

  一、分拆上市总体进展

  今年以来,因上述政策、企业自身经营情况等因素影响,分拆上市呈现了终止数量增多、成功上市及拟分拆上市公司数量均显著减少的情形。

  首先,分拆终止数量角度明显增加。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2024年截至目前,共计16家上市公司终止分拆上市,其中,自今年4月12日“新国九条”颁布以来,共计9家上市公司公告终止分拆,相比之下,2021至2023年分拆上市终止数分别为7家、10家及16家,今年分拆终止速度显著加快。

  其次,分拆成功上市数量角度明显减少。2021年至2023年,分别有9家、16家、9家公司成功分拆上市,但2024年以来尚无成功分拆上市公司。目前在审项目中,最临近“A拆A”成功案例系深圳华强(000062.SZ)子公司电子网(A21297.SZ)创业板IPO已于2023年9月13日注册生效,但注册批文的有效期仅余不足三个月,后续是否能顺利启动发行亦存在着不确定性。

  再次,首次公告分拆上市数量明显减少。2021年至2023年,分别有22家、34家和50家企业首次公告分拆,今年至今仅有12家。同时,还需强调的是,除具有国资背景的招商轮船(601872.SH)于近日拟定将子公司与关联方安通控股(600179. SH)进行重组上市及已终止分拆的沃尔核材(002130.SZ)外,剩余10家企业均选择“A拆北”,而非传统路径的“A拆A”。

  二、分拆上市终止情况

  自2024年起,公告终止分拆的上市公司情况具体如下:

  自今年年初起,共计16家上市公司终止分拆。从审核阶段角度,除4家于筹划阶段即宣告终止外,其余分拆均已经历至少一轮审核问询。值得注意的是,歌尔微、江铜铜箔、宝武碳业虽均已取得过会,但平均过会时间超过400天后依然宣告终止;从板块角度,16起分拆中3家属于“A拆北”,13家属于“A拆A”,其中8家计划冲击创业板;从终止日期角度,自今年3月以来,分拆终止速度明显加快。

  此外,从业绩表现来看,剔除处于筹划阶段及挂牌阶段的子公司后,11家子公司中,恒丰特导、歌尔微、江铜铜箔、宝武碳业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营收或净利润下滑,大族封测及捷氢科技仍处于盈利规模较小或亏损的情形中,美晶新材作为石英坩埚制造商也面临着光伏产业全链降价的考验。不难看出,除分拆上市政策收紧外,拟分拆公司的自身业绩压力亦是造成终止的重要因素。

  三、分拆上市在审情况

  此外,目前仍在审的上市公司分拆情况具体如下:

  目前,共计7家上市公司分拆上市仍处于审核过程中,平均在审天数超过500天,其中,电子网于2023年9月注册生效,中集天达于2023年5月过会,均已长时间未得到实际性审核进展,未来能否顺利分拆上市仍存在不确定性。

  今年终止的16家分拆上市案例审核过程中共披露了21份问询回复。以《证监会统筹一二级市场平衡优化IPO、再融资监管安排》(以下简称“827新政”)作为时间节点,15份问询回复于“827新政”前披露,6份问询回复于“827新政”后披露。新政前后,分拆上市中重点关注的关联交易、同业竞争、业务持续经营能力、经营独立性等问题依旧为审核重点关注对象,此类问询关注事项总结如下:

  在传统“A拆A”遇冷背景下,因新三板挂牌不适用分拆规则,无需满足“上市公司连续盈利且扣除子公司后净利润三年累积6亿”等一系列严格要求,“A拆北”成为了部分上市公司寻求分拆机会及“A拆A”终止后的替代方案。

  2024年以来,共计12家企业公告分拆上市,其中10家拟定申请新三板挂牌及北交所上市,其中卧龙电驱(600580.SH)与辰欣药业(603507.SH)均为“知难而改”,从深主板终止分拆后申请新三板挂牌,但借助政策红利空间下的“A拆北”能否成为“A拆A”的成熟替代方案仍有待进一步商榷。

  首先,在监管趋严、IPO政策收紧背景下,自2024年初至今,北交所终止审查企业数量已达到44家,终止数量仅次于创业板,且电子城(600658.SH)、晨光生物(300138.SZ)及精达股份(600577.SH)三家上市公司于今年宣布“A拆北”终止,可见上市公司虽然可以通过较为宽松要求进行挂牌,但后续进行北交所上市并非一蹴而就。

  其次,“A拆北”审核中,独立性及经营业绩可持续性等“A拆A”关注问题仍为重点。“A拆北”终止的晨光生物(300138.SZ)子公司新疆晨光第三轮反馈中仍对“对母公司的信用支持是否存在依赖、是否存在母公司及其他关联方风险向发行人传导的较大风险”等独立经营能力相关问题及未来业绩下滑风险提出问询,精达股份(600577.SH)子公司恒丰特导第二轮反馈中也继续对持续经营能力提出问询。由此可见,子公司的业务可持续性、经营独立性关联交易与同业竞争等也许仍将成为分拆难以推进的主要因素。

  (本文作者介绍:文艺馥欣资本顾问创始人,华泰联合并购团队早期成员,原华泰联合投行华东区联席负责人。)

责任编辑:杨赐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快讯:百度短线下挫跌超7% 文心一言正式发布 315晚会曝光假香米、非标水泥管等,多地连夜处置涉事企业 一图读懂丨“315晚会”都曝光了什么?点名了哪些企业? 刚刚!林毅,被查!2000亿白马跳水!上海突发!警方出手:刑拘! 女学员单飞歼11B向家人报喜笑得真甜 河南某县美术馆馆长群聊发不雅照 解释称手机中病毒 补壹刀:今天最大的国际笑话,但可能是一盘大棋! 视频|红色通缉犯郭文贵在美国被捕 奇葩的创维汽车:碰撞试验0分,专攻司机养生,创始人豪言“开车可续命” | 次世代车研所 “反华五人帮”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