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高新区高质量发展一路向前

济宁高新区高质量发展一路向前
2024年06月20日 00:00 大众网-大众日报

  □王硕 绪言 吴丛

  小松、长城、华付等重点项目稳步推进,山推股份、永生重工等龙头企业转型升级,博士后工作站“落地生花”,高新事“高兴办”服务品牌持续提升……今年以来,济宁高新区聚焦“又高又新”主责主业,扛牢“高新担当”,加压奋进、实干笃行,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足迹。

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高质量发展强实力

  位于济宁高新区的小松全球智能制造产业基地项目是小松液压挖掘机和零部件的全球供应生产工厂,项目建成后小松全球大部分挖掘机、矿用卡车及主要零部件将在济宁基地生产。

  在项目施工现场,焊接车间已完成基桩建设,工人们正在进行钢构及网架工程的施工。同时,装配车间正在进行基桩建设,油机车间、底盘车间、重卡车间也已具备开工条件,将陆续进行施工建设。“目前,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我们也加快推进一同入园的产业链配套企业开工建设进度,大京机械、众一机械、兴和机械等配套企业都在开工建设中。”济宁高新区投资促进局高端装备产业处副处长李壮说。

  穿行于大京机械(山东)有限公司年产智能化驾驶室1万台项目现场,挖掘机等机械设备不停运转,工作人员正紧张有序进行施工。这是小松全球智能制造产业基地重要的配套项目之一,施工方正抢抓晴好天气,紧盯项目建设进度。“整个项目分为基础施工、主体施工、装修施工三部分进行,目前基础施工已基本完成,整个项目计划在2025年3月竣工。”大连凯杰建设有限公司项目经理王朋斌说。

  今年以来,济宁高新区牢牢牵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聚力完善项目建设机制,强化项目要素保障,高标准高质量推动项目快建设、快投产、快达效。健全项目包保机制,建立“区级领导+工作专班+指挥部”推进体系,制定“一个项目一套推进方案”,提速办理土地、规划、能评、环评、施工许可等前期手续,以“五包”(包落地开工、包力量统筹、包问题解决、包建设施工、包竣工达产)为重点,推动125个省市区重点实施类项目按时序应开尽开。突出项目保障,探索建立“1+7+N”模式,扎实做好项目建设前期工作,落实“首席服务员”和“跑小青”帮办代办等制度,在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审批服务、强化项目调度方面持续发力,破解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制约,保障重点项目建设需求。

聚力推动产业绿色转型

高质量发展添活力

  在济宁高新区永生重工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铸造生产线上,机械设备正在高效运转,加紧生产小松30T轴座端盖产品。这条生产线配备数字化计算机熔炼管理系统、智能化全自动加料系统、3吨一拖二中频感应电炉。“我们引进的全球先进的铸造生产线,布局除尘系统等环保设备,在能耗节约33%的基础上,污染物和碳排放减少48%,实现了节能降耗、绿色铸造。”永生重工有限公司总经理薛焕春说。除了在生产环节践行节能降耗理念之外,企业还布局高端装备,通过技术合作从韩国引进国际先进高端装备制造技术,在研发和技术团队的攻坚克难下,整合多种类型装备的资源优势,为行业节能降耗提供助力。

  距离永生重工不远的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近年来持续加大对新能源产品的研发投入,企业自主研发的最新型LE60-X3纯电装载机,实现了纯电动全流程作业,整机作业时零排放、零污染。“较传统的燃油装载机相比,这款纯电装载机的使用成本大概可以降到75%左右,如果按每年3000小时来计算,大约每年可以节约30万元左右,每年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大约134吨。”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研究院工程师南月冲说。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济宁高新区围绕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一条主线”,以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为引领,深入推进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鼓励指导辖区企业加大绿色化技改投入力度,加速生产工艺革新和产业转型升级,坚持走节能、绿色、低碳转型升级之路,不断激活区域绿色制造内生动力。济宁高新区经济运行局副局长胡昌振表示,下一步,济宁高新区将大力实施节能技改项目,运用新科技,强化新管理,实现能量优化,降低能源消耗,以创建国家绿色工厂,勇创绿色发展标杆为路径,推动制造业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上行稳致远。

大力完善人才服务体系

高质量发展增动力

  “博士后给予我的是一个更加广阔的学术空间,和更加自由的学术氛围。”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副研究员龙凌凤是山东胜利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引进的博士后人才之一,主要研究微生物菌种选育和工业底盘细胞设计与企业航天育种实验的结合点,并通过对返回地面的工业微生物菌种进行多代筛选培育、优中选优,在较短时间内获得突破性优良菌种,最终形成了基于航天育种的肉桂链霉菌数字化发酵集成平台。项目开创性地发展了肉桂链霉菌航空育种技术,其用于莫能菌素规模化生产后,生产水平提升了15%,生产成本较行业平均水平降低了10%。

  人才是第一资源,济宁高新区深知只有栽好引才、育才、留才、用才的“梧桐树”才能引得“凤凰”来。近年来,济宁高新区聚力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聚集区,不断提升人才服务质效,着力构建全周期人才服务新模式,人才引育工作取得新成效。

  强化人才政策供给,制定出台了《关于打造蓼河国际英才高地的十条人才新政》《济宁高新区引才工作站和引才大使管理办法》《济宁高新区鼓励社会力量引才实施办法》,鼓励用人单位、中介机构、社会组织或引荐人通过市场化手段培育、引进各类人才,目前,已在山东农业大学、青岛科技大学2家高校和法国里昂建立了3家引才工作站;强化人才平台供给,充分发挥平台对人才招引的吸附作用,创建了济宁产业研究院、中科先进院济宁分院、省科学院激光研究所等30余家高端研发机构及16个设在企业内部的博士后工作站,通过“人才+项目+平台+投资”的模式,新引入各类重点项目35个,集聚紧缺青年人才1.5万余人;强化人才服务供给,积极打造“蓼河国际英才赋能中心”,建成集政策发布、教育培训、人才招聘、人才工程申报、补贴发放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服务平台,组建帮办代办队伍和人才服务专员队伍,提供人才认定、住房安居、子女就学、医疗保健等“一次办好”服务,积极塑造“24小时不打烊”人才联谊聚集地。

强力优化政务服务

高质量发展提效力

  “我们项目作为日本小松全球智能制造产业基地的配套项目,急需办理手续进行开工建设,济宁高新区得知情况后,安排‘跑小青’专员主动联系,协助办理,我们同时拿到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节省了大量时间。”大京机械(山东)有限公司生产部技术科副科长洪芳亮说。围绕工程建设项目立项、规划、施工、验收四个阶段济宁高新区实施“一站式”集成审批服务模式,开通项目开工直通车服务,让企业实现办理审批手续“无票直达”,从规划方案报审到办理施工许可减少审批用时15天。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营商环境。济宁高新区聚焦企业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着力在提升办事体验、优化办事流程、提升审批效率上下功夫,通过一系列举措提升“高新”服务。

  持续擦亮“高兴办”服务品牌,大力推进“政务服务+”改革,在园区、银行网点、医疗机构等31个社会合作网点设置便民服务点,推动27项高频事项在企业群众家门口“就近办”,组建212人的帮办代办“小青团”,提供精准帮办代办服务。创建企业服务综合平台,融合8951234服务热线、网格化服务体系、助企二维码等市场经营主体诉求渠道,实现“涉企问题一键通管、惠企政策一键快兑、帮办代办一键服务、项目促产一键集成”,企业点一个平台即可享受政策帮扶、专业培训、定制服务、热线解答等多种助企服务。

  推出工程建设项目联合验收“双全双减三个一”工作新模式,实现审批环节压减率85.7%、审批时限压减率46.7%。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围绕“一窗受理、一次办好”,压缩优化审批流程,今年以来,累计开展“企业迁移一件事”服务117件,开展“企业查询一件事”服务285件。

  下一步,济宁高新区将聚焦高质量发展,聚力经济运行、“两优两新”产业培育、重点项目建设、科技创新发展等重点工作,厚植新质产生力,扛起高新担当、展现高新作为,不断推动产业现代化发展能级跃升,持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登高致远,领航未来!

  ①济宁高新区全景

  ②艾美科健30吨泰拉霉素产业化项目

  ③小松山东挖掘机装配生产线

  ④山推股份新能源生产线

  ⑤浩珂科技生产车间

  ⑥永生重工中韩高端装备产业园

  ⑦蓼河国际英才港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
  • 06-24 安乃达 603350 --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