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江苏观察︱秸秆的N种打开方式

新江苏观察︱秸秆的N种打开方式
2024年06月19日 19:28 中国江苏网

日前,记者从江苏省农业农村厅获悉,全省小麦机收已基本结束,夏粮总体实现了颗粒归仓、丰收到手。

伴随着今夏小麦丰收,田间地头的秸秆也多了起来。秸秆综合利用被誉为“捡回另一半农业”,如何变废为宝,实现“秸”尽所能,吃“秆”榨净?近日,新江苏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还田,取之于田反哺于地

仲夏时节,在宿迁泗洪县龙集镇的连片麦田里,一台台收割机来回穿梭其中,一簇簇麦穗被卷入机仓,开镰、脱粒一气呵成,一粒粒金黄的麦粒被收入“囊”中。收割的同时,小麦秸秆被就地粉碎还田。

龙集镇种植大户孙超,是当地最早尝试秸秆还田的农民之一。2014年夏季,他就开始尝试秸秆还田。

“我一共在当地承包了300多亩地。前几年秸秆禁烧后,秸秆只能往家里拉。”拉回家怎么处理?“要么烂掉,要么分给周围的农户喂牲口。”

后来,在农业技术员的指导下,孙超开始尝试将秸秆用于还田。“一开始也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但一季庄稼收割以后,亩产量增加了100多斤,心定了。”孙超告诉记者,秸秆留在田里,不仅免去了拖运的麻烦,经过旋耕、自然腐化后将变成有机质,提高了土壤肥力,产量自然就上来了。

视线转向淮安,在洪泽区东双沟镇的兴农家庭农场里,秸秆还田工作也陆续进行。和普通还田不同的是,这里采用的是生态型犁耕深翻作业。

何为犁耕深翻?

农场负责人吴正农告诉记者,犁耕深翻的深度能达到地下20至25公分,比普通旋耕深不少。犁耕深翻过程中,杂草、秸秆、虫卵等皆被翻下去,深埋到土底,从而达到了减少草害和病虫害等效果。并且深翻使土质变得松软厚实,种子的根系也更容易扎进土壤里,能大大提高种子的成活率。

“目前我们拿出100余亩地,用来试验犁耕深翻技术,经实践测验,每亩地大概能节省20斤麦种,产量也比没有深翻的要多收150-200斤。100亩地可增收一万斤以上,经济效益非常可观。”吴正农说。

就当前秸秆资源利用状况而言,在江苏,还田是秸秆利用的最主要方式。今年初,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发布《关于做好2024年全省秸秆机械化还田和生态型犁耕深翻还田工作的通知》,明确2024年全省实施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率稳定在52%,完成生态型犁耕深翻还田作业面积380万亩。此外,为推动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江苏出台系列补贴政策,对苏南、苏中、苏北分别给予每亩10元、20元、25元的补贴标准,省级补助覆盖所有实施三麦、水稻秸秆机械化还田的县(市、区)。

离田,“点草成金”高值化利用

如果说就地还田的秸秆实现了取之于田反哺于地,那离田的秸秆则经历了一场变身之旅,“点草成金”成为饲料、肥料、燃料等产品,实现了高附加值的转变。

眼下,连云港市东海县的110多万亩小麦迎来丰收,在农户们喜获新粮的同时,隔壁灌南县裕灌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里的菌菇也享用上了“新口粮”,它们的培养基料正是由小麦收割后留下的秸秆制成。

在东海县曲阳乡的成片麦田中,搂草机、打捆机正如火如荼地作业。随着打捆机的依次推进,一个个被挤压结实的麦秸捆从机器尾部慢慢吐出掉落,经捡拾转运后,麦田里的秸秆很快就被装车送至工厂。

曲阳乡晨阳秸杆综合利用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苏兴武介绍,目前团队共有500多人,主要服务于曲阳、石湖、安峰等多个乡镇,每天24台机械在田里同时作业,累计为周边农户清理田地面积大约10万亩。

“我们收储好秸秆后,直接运送到裕灌等签约企业。目前裕灌对我们的收购价格在350元每吨左右,预计今年我们能收储秸秆在3万吨。”苏兴武告诉记者,帮农户清理秸秆都是免费的,对于种植大户还给予3-10元每亩的回收价格。“对农户来说,他们省去了钱和劳动力,对我们来说,也取得了经济效益,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东海县农业农村局农村能源环境保护中心主任沈军介绍,目前全县已建成秸秆收储场112个,秸秆离田率达到20%左右,形成秸秆离田、加工、销售产业链。2024年计划秸秆离田收储60万亩,其中夏季离田收储20万亩。

袁贡娇/摄袁贡娇/摄

向南看,300多公里以外的南京正探索秸秆就近堆肥新模式,让秸秆更有“营养”。6月7日,在位于南京浦口的兰花塘高标准农田,南京国家农创中心与南京农业大学沈其荣院士团队、浦口区农业农村局、陈浩然家庭农场联合实施了一场试验——小麦秸秆就近堆肥试验。

60亩收割后的麦秸秆被一分为二,0.45m×0.6m×0.45m规格打捆,和堆肥营养包一起被防雨膜全部包裹,分别放置在高标准农田的V型渠道和机耕路面,宛如两座小“山坡”。

“相较于全量直接还田模式,这种麦秸秆离田腐熟还田的模式,可有效减少秸秆还田利用的碳流失和碳排放,而生物菌群的添加可提升秸秆腐解速率和堆肥温度,使堆体温度达到75℃以上,这一温度条件更利于病原菌、虫卵和草籽被灭杀。”沈其荣院士团队成员、南农大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副教授薛超介绍,由于外部有防雨膜包裹,渗滤液可引流收集后回用至堆体中,既能改善秸秆还田沤水面源污染,又能提升堆肥有机质含量。

团队曾统计,秸秆就地快速肥料化还田制作的秸秆堆肥质量高,可减少30%左右的化肥用量,且稻麦产量不减,可减少农药使用量15%,节约成本30%。一般情况下,种植300亩大田产生的秸秆仅需要1亩堆肥场地,经约40天腐熟发酵,作物秸秆变成优质的有机肥料。

综治,全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

变废为宝,秸秆的回收利用远不止于此。

近年来,江苏各地通过政策引导与创新探索,培育一批秸秆产业化利用示范典型,辐射带动各类秸秆利用主体提升秸秆利用水平和效益——

宜兴市结合环太湖城乡有机废弃物处理利用示范区和无废城市建设,将秸秆、畜禽粪污、蓝藻、水葫芦等有机废弃物生产成有机肥,打造太湖流域秸秆综合利用特色循环链。

高邮市构建秸秆金字塔式按质分级销售利用模式,将含水率20%以下品质最优的秸秆加工成饲料,次级秸秆送造纸厂,含水率30%以上及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剩余物送至电厂做燃料。

太仓市以东林模式为代表的秸秆饲料化增值利用,被农业农村部遴选为首批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典型案例。

睢宁县积极探索农作物秸秆多元化、高值化综合利用,依托3家工厂化食用菌生产企业开展秸秆基料化利用;依托生物质发电企业和37处大中型沼气工程开展秸秆能源化利用;依托16家专业化养殖企业和饲料生产企业开展秸秆青(黄)储饲料化利用。

灌南县依托食用菌产业,突出收储网络建设、装备技术更新、产业体系优化等关键环节,形成“秸秆—食用菌—菌渣—有机肥—田间”循环利用技术模式。

……

从田边秸秆到农作物的肥料、牲畜的饲料、菌类的基料,江苏大力推进秸秆机械化还田和离田收储利用。据江苏省农业农村厅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位于全国前列。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鼓励各地结合本地实际,统筹安排秸秆机械化还田和离田收储利用。加强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指导和培训,稳定提高秸秆机械化还田质量,因地制宜推进生态型犁耕深翻试点。进一步完善秸秆收储运体系,积极培育壮大高附加值的秸秆综合利用产业。

新华报业·新江苏记者孙秦旺 苑青青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江苏省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
  • 06-24 安乃达 603350 --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