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长称“已散尽家财保洪涛” “大堂王”何以走向退市悬崖?

董事长称“已散尽家财保洪涛” “大堂王”何以走向退市悬崖?
2024年06月19日 17:14 新京报

“我已散尽家财保洪涛”,一封董事长的“表白信”再次将深圳洪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洪涛集团”)推到了聚光灯前。

但是,这封公开信或许已经无力阻挡建筑装饰界的“大佬”洪涛集团濒临退市的命运。截至6月18日收盘,洪涛集团持续跌停,收于0.56元/股。这是该股连续第12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按此测算,即便后续8个交易日连续涨停,其股价也无法回到1元以上,也就是说,该公司已经提前锁定“面值退市”。

处于退市悬崖上的洪涛集团今年动作不断,包括多次筹划转让控制权,不过,随着股价大幅波动,也引发了“内幕交易”“市场操纵”的质疑。

提前“锁定”退市

6月19日上午,洪涛集团的股价仍然飘绿,处在持续下跌中,截至记者发稿,最新的股价已跌至0.53元/股。

6月19日,洪涛集团发布关于公司股票可能被终止上市的第四次风险提示。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24年修订)》第9.2.1条、第9.1.15条相关规定,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仅发行A股股票的上市公司,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连续20个交易日的股票收盘价均低于1元,深圳证券交易所终止其股票上市交易。

目前,洪涛集团股价已经连续12个交易日下跌,即使后续连续涨停,股价也无法回到1元以上,也就是说,洪涛集团已然濒临“面值退市”。

就在濒临退市之际,6月17日,洪涛集团董事长刘年新在其公司公众号上发布了一篇公开信,封面图为其手写的“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刘年新在信中称:“近年来,由于经济下行压力及行业周期影响,房地产企业频频爆雷,加之前几年疫情影响公司工程进度,并且建筑装饰行业普遍存在项目前期垫付资金的情况,公司应收账款回款缓慢,导致公司出现资金紧张的情况。与此同时,银行对房地产及建筑装饰行业采取收紧授信政策,部分到期银行授信及贷款无法续借,甚至出现要求提前归还贷款的情况。近五年,金融机构对洪涛抽压断贷10余亿元,进一步恶化了公司的现金流,致使公司的现金流难以维持正常业务经营。”

对于重整进展情况,6月17日,洪涛集团披露,公司是否能进入重整程序尚存在不确定性。如果深圳中院裁定公司进入重整程序,公司将依法配合法院及管理人开展相关重整工作,并依法履行债务人的法定义务,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第9.4.1条第(九)项规定,深圳证券交易所将对公司股票交易叠加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若重整失败,公司将存在被宣告破产的风险。如果公司被宣告破产,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的相关规定,公司股票将面临被终止上市的风险。

刘年新称:“为洪涛,我已濒临倾家荡产。除此之外,我还向亲朋好友借款,将自己的房子和孩子的房产抵押、变卖换来资金,全部投入到洪涛的经营。作为公司的大股东,个人经济最困难的时候,我也从未减持个人持有的公司股份,洪涛就像我自己的亲生孩子,我已散尽家财保洪涛。”

今年一季度,洪涛集团实现营业总收入9159.18万元,同比下降40.32%,归母净利润亏损9857.15万元,亏损同比缩小15.97%。

为何从云端跌落

作为房地产上下游行业,洪涛集团确有一段辉煌的过往。

根据洪涛集团披露的年度报告,洪涛集团成立于1985年,主业为高端公共装饰,主要承接剧院会场、图书馆、酒店、写字楼、医院、体育场馆等公共装饰工程的设计及施工。曾承接奥运会、大运会、世博会等场馆,人民大会堂等宴会厅,上海大剧院、广州歌剧院等国内剧院,以及华为、阿里巴巴、腾讯等企业办公大楼的建筑装饰工程,被业界称为“大堂王”、“大剧院专业户”。

据公开资料显示,洪涛集团于2009年在深交所上市,上市之后,洪涛集团每年的归母净利润大致在1~3亿元左右。

直到2018年,跨界拓展第二主业——职业教育行业,洪涛集团因为商誉减值以及应收账款计提,归母净利润亏损4亿元。2019年短暂盈利后,2020年~2023年,洪涛集团连续四年亏损,每年的亏损规模在2亿元~14亿元。 

洪涛集团连年亏损、濒临退市,刘年新在信中也提到了“房地产企业频频爆雷,加之前几年疫情影响”等外部原因。

同时,在财报中,洪涛集团也表示,公司所处行业建筑装饰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与国家宏观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宏观经济变动将导致公司部分项目推迟开工或停建及在建项目款项支付进度受影响,进而影响公司经营业绩。

的确,由于房地产行业下行,与房地产行业相关的上下游产业难免遭受到冲击,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全国共有75家装饰公司宣告破产,2022年破产装企数量也多达48家。

虽然外部环境不佳,但是,装饰装修行业呈现的是分化状态。头部公司仍然“强者恒强”,比如,江河集团金螳螂亚厦股份、贝壳等营收净利双增,还有一些公司如全筑股份、广田集团实现扭亏为盈,而宝鹰股份瑞和股份东易日盛、齐家网(齐屹科技)处于亏损状态。

也就是说,即便是行业在低谷期,仍然有同类型企业逆流而上。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洪涛集团的盈利困境从2018年已经初露端倪,当时,洪涛集团跨界职业教育,但是职业教育行业并未给洪涛集团输送更多的利润额,反而因收购学尔森和跨考教育两家教育机构而计提商誉减值准备使公司在2018年陷入亏损。

洪涛集团在职业教育的风口大胆地进行跨行业布局,但是收购后却陷入亏损境地,拖累上市公司整体业绩。也就是说,洪涛集团加码职业教育这一赛道,虽曾站在风口浪尖,但终也是“风急跌重”。

根据深交所披露的信息,截至2023年末,洪涛集团的银行借款16.99亿元,其中逾期15.23亿元,可自由支配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1112万元。

自救还是炒作股价?

在公开信中,刘年新称,近年来,洪涛集团一直尝试与外部投资者合作,近期已与赢古能源签署了《表决权委托协议》。据介绍,赢古能源主营新能源上下游产业,包括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储能相关业务,其关联或控制公司拥有已建成的风电场,未来在新能源方面与洪涛能产生战略协同。

而新能源领域是洪涛集团在布局装修、职业教育后转投的另外一个新方向。追溯到2022年5月,洪涛集团当时公告以自有现金8500万元与凯豪达共同投资设立凯豪达洪涛氢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公司持有85%股权。洪涛股份当时称,此举是为了抓住“双碳”背景下氢能政策发展机遇,推动早日形成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光伏建筑一体化也是洪涛股份的愿景,洪涛集团称,公司主营业务为承接酒店、剧院会场、写字楼、图书馆、医院、体育场馆等公共装饰工程的设计及施工等,在公司的一些设计和施工项目中应业主要求有光伏幕墙、光伏天棚等采用光伏建筑一体化工艺的情况,公司将持续关注行业内光伏技术的应用,积极开拓市场。

“近期公司与赢古能源科技(浙江)有限公司签署了《表决权委托协议》,这是正式协议,而不是意向协议。”刘年新表示:“我们希望通过与赢古的合作,为洪涛的主营业务赋能,提升洪涛的持续经营能力。”

事实上,洪涛集团之所以饱受股民争议,股价如同坐“过山车”,也和多次筹划转让控制权有关。从“签署框架协议”到“中止尽职”再到6月14日在微信公众号发文说要转让控制权,其股价涨涨跌跌引发了股民对于实控人“内幕交易”“市场操纵”等质疑,也受到了监管的关注。

此前*ST洪涛控股股东刘年新与深圳招金、海南招金谋划股份转让,此事尚未画上句号,还被监管要求说明是否利用披露控制权转让事项炒作股价。瓜田李下,6月14日午间休盘期间,*ST洪涛又在其官微上发布文章,称刘年新就表决权委托和购入上市公司股份事项与赢古能源于2024年6月8日签订了《表决权委托协议》,赢古能源拥有公司表决权的比例将不低于18.31%,公司的控股股东变更为赢古能源,实控人变更为陈秀花、唐碧琦。14日下午股价一度拉出地天板。

深圳证监局对*ST洪涛6月14日在微信公众号发布未公开信息行为,决定对公司采取责令改正的监管措施,要求立即删除上述未公开信息。深交所在关注函中指出,刘年新因股票质押可能被强行平仓或强制执行,本次委托表决权对应的股份将大幅减少甚至为零,赢古能源是否能取得公司的控制权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目前公司已被申请预重整和重整,根据《企业破产法》第七十七条的规定,在重整期间,债务人董监高不得向第三人转让其持有的债务人的股权,刘年新作为公司董事长,可能实质上无法转让公司股权。

多次转让控制权均无法成行,公司股价却如同坐“过山车”,“内幕交易”“市场操纵”“恶意退市”的质疑纷至沓来。

在此次的公开信中,刘年新业回应:“我本人不存在恶意导致公司退市的故意和行为,相反,我一直资助洪涛,努力保住洪涛A股上市公司地位不退市,我希望带领公司一直走下去,通过重整化解债务,恢复主业,做好经营管理,给投资者最好的回报。”

新京报记者 徐倩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柳宝庆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洪涛 退市 股价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
  • 06-24 安乃达 603350 --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