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谋金融高质量发展!2024陆家嘴论坛开幕,释放重磅监管信号

共谋金融高质量发展!2024陆家嘴论坛开幕,释放重磅监管信号
2024年06月19日 18:46 媒体滚动

转自:劳动报

6月19日,2024陆家嘴论坛将在上海开幕。全球金融界人士,再次齐聚上海,为世界经济发展贡献金融智慧。本届陆家嘴论坛主题为“以金融高质量发展推动世界经济增长”。论坛首日,金融监管层集体发声,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吴清,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朱鹤新,分别发表主旨演讲,探寻中国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路径、新模式。

潘功胜:优化货币政策调控中间变量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表示,中国货币政策立场是支持性的,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金融支持。

具体来看,在货币政策的总量上,央行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在货币信贷的结构上,发挥宏观审慎政策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目前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余额约7万亿元;在货币政策的传导上,着力规范市场行为,盘活低效存量金融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畅通货币政策传导。

当前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但同时仍面临一些挑战。潘功胜称,主要是有效需求仍然不足,国内大循环不够顺畅,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我们将继续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加强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支持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潘功胜说,在调控中将注重把握和处理好三方面关系:短期与长期的关系;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关系;内部与外部的关系。

经过多年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的货币政策框架已初步形成并不断发展完善。潘功胜透露,央行正在研究中国未来货币政策框架。一是优化货币政策调控的中间变量;二是进一步健全市场化的利率调控机制;三是逐步将二级市场国债买卖纳入货币政策工具箱;四是健全精准适度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体系。五是提升货币政策透明度,健全可置信、常态化、制度化的政策沟通机制,做好政策沟通和预期引导。

李云泽:针对灵活就业人员量身打造保险产品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表示,上海是中国现代保险业的发祥地,见证了中国保险业百年沧桑巨变。他就保险业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谈了三点认识。

第一,保险业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大有可为。壮大保险资金,有利于培育“耐心资本”、熨平经济周期波动、推动“资金—资本—资产”良性循环;我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持续扩大、居民储蓄率较高,发展养老健康等保险保障优势明显、前景广阔;保险业在完善国家应急保障体系方面,完全有潜力、有能力发挥更大作用。

第二,找准保险业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着力点。比如,完善绿色金融评价机制,推动新能源车“愿保尽保”,鼓励保险机构加强绿色产业、绿色消费等方面的风险保障和资金支持;针对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等新市民群体和灵活就业人员,量身打造保险产品。

第三,深化改革增强保险业高质量发展动力。比如,探索优质非银金融机构保险代理试点,持续提升销售服务的规范化、专业化、便利化水平;进一步健全保险产品定价机制,指导保险机构调整产品结构,有效防范利差损风险;大力规范市场秩序,坚决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此外,上海在金融业改革开放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李云泽还表示,近期将会同上海市人民政府,出台加快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

吴清:大力推动上市公司提升投资价值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吴清表示,将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狠抓新“国九条”的落地见效,突出强本强基、严监严管,全力以赴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第一,积极主动拥抱新质生产力发展。一是要提升多层次市场的服务覆盖面和精准度。二是要壮大耐心资本。积极创造条件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进入资本市场。三是要从制度机制以及理念上解决包容创新的问题。今年是科创板设立5周年。证监会将发布深化科创板改革的8条措施,进一步突出科创板“硬科技”特色,健全发行承销、并购重组、股权激励、交易等制度机制。

第二,大力推动上市公司提升投资价值。支持上市公司运用各种资本市场工具增强核心竞争力,特别是要发挥好资本市场并购重组主渠道作用,助力上市公司加强产业横向、纵向整合协同。投资银行等中介机构在当好“看门人”的同时,更好发挥交易“撮合者”作用,支持上市公司在推动产业创新的过程中做强主业、补链强链。

第三,坚持把保护投资者贯穿于资本市场制度建设和监管执法全过程。针对退市涉及的投资者保护问题,吴清说,“我们的态度非常鲜明,对其中的违法违规问题,必须‘一追到底’,依法从严惩处相关责任人员,决不允许‘浑水摸鱼’‘一退了之’。”

朱鹤新:人民币汇率将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朱鹤新表示,2024年以来,尽管外部环境复杂多变,我国外汇市场运行仍表现出较强韧性。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稳中有升,汇率预期更加平稳;国际收支延续基本平衡,经常账户保持合理规模顺差,境外投资者配置人民币资产意愿总体向好;外汇储备规模稳定在3.2万亿美元以上。

“我国外汇市场有基础有条件保持稳健运行,人民币汇率将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朱鹤新称,支撑因素可概括为“三个更加”:经济基本面更加坚实;外汇市场韧性更加明显;应对经验更加丰富。

近年来,金融外汇领域一批首创性改革、引领性开放举措在上海率先落地。支持上海率先开展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外汇管理试点,吸引外资投向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先导产业。支持163家跨国公司在沪设立资金池,集中外债额度2300多亿美元、境外放款额度700多亿美元。上海辖内特许机构可兑换币种已达50种,涵盖多数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今年以来外籍来沪人员兑换外币人数、笔数、金额均同比增长了4倍以上。

朱鹤新说,“将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坚定不移推动金融高水平开放,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迈向更高能级”。将进一步简化和完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RQFII)资金管理,便利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证券投资。研究完善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政策,支持跨国公司在沪设立全球或区域资金管理中心。

头图为2024陆家嘴论坛现场。叶赟 摄影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
  • 06-24 安乃达 603350 --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