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聚合与重塑:城市、社区与人——“理论‘静’距离”首期对话活动在张园举行

现场|聚合与重塑:城市、社区与人——“理论‘静’距离”首期对话活动在张园举行
2024年06月19日 17:00 媒体滚动

转自:上观新闻

6月17日下午,聚合与重塑:城市、社区与人——“理论‘静’距离”首期对话活动在张园举行。本次活动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中共静安区委宣传部主办,上海社会科学普及研究会、上海静安置业(集团)有限公司、南京西路街道党工委承办。上海市社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为松,中共静安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萧烨璎,上海社会科学普及研究会会长周智强出席。上海社会科学普及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应毓超主持。静安区相关工作部门负责人、有关专家,以及区域内企业代表共同参加。

活动现场,王为松和萧烨璎共同为“理论‘静’距离”项目揭牌。上海市社联和中共静安区委宣传部将共同发挥社科界的智力集聚和静安区的区位优势叠加效应,搭建学术支持、理论宣传和服务实践的“一站式”基层理论学习平台,推动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为基层发展提供社科智慧和专家支撑,为专家学者提供关注现实、调研社会的平台,更好推进理论研究及其成果转化,为基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社科智慧,努力实现社会科学与区域发展的双向奔赴。

“理论‘静’距离”首期对话活动聚焦“聚合与重塑:城市、社区与人”主题,邀请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基层党建研究中心主任吴涛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邓智团研究员、上海社会科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所薛泽林副研究员、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社区规划与更新设计所刘波副所长分别从基层党建、社区治理、城市更新和建筑保护与利用等方向和与会听众开展交流分享。

吴涛强调了高质量党建在城市更新中的重要性。他提出,做党建背后的实质是做人的工作和人心的工作。基层党建不仅是政治任务,更是推动社区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的关键,要关注如何把正能量变成无限量,把好声音变成最强音,让群众不断看到变化、得到实惠。在张园,我们看到了社区、人、城市的共融共生。张园可以进一步探索如何将党建与文化传承、社区建设和爱国主义教育更好结合,多做看不见的宣传、但收获看得见的效果,实现基层党建的实体化和具体化。

邓智团分享了上海城市更新的历史经验与未来方向。他回顾了上海改革开放以来的城市更新过程,从城市发展的规律出发,分析了从以前的“拆改留”,“破旧立新”到“拆改留”现在变成了“留改拆”的城市发展脉络。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极其重要就是让城市更新和群众接受意愿能够找到最佳的政策平衡点。他还指出,人文能够促进经济,经济发展同时能推动人文更加可持续地发展。人文和经济之间是相互赋能的。张园的改造就体现了典型的人文经济实践。

薛泽林探讨了基层社会治理基于个体行为动机来引导和改变人的行为,从而提升治理有效性的底层逻辑。他分析了党建引领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党建整合不同利益主体,纳入诉求表达和意见调和的制度性框架中,形成共治共赢。薛老师还分析了基层治理分为应急态和常态化,基于科学理性长期思维的常态化治理模式是基层治理长久稳定的基础。

刘波聚焦城市更新背景下上海历史风貌区的保护与创新,介绍了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的保护体系,并以新天地、曹阳新村和露香园为例探讨了建筑保护的同时实现复兴和再利用的几类模式。刘老师指出,政策上的突破和创新以及居民的参与和自治,以实现社区的微更新和微治理,是未来城市更新的趋势。

在圆桌对话阶段,现场听众就张园的商业发展、基层社区工作者的挑战、张园文化内核的差异化定位与四位专家进行了互动交流。与会听众纷纷表示,丰富的案例阐释和专家不同角度的观点解读,对于如何更好地推进城市和社区的发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获益良多。

供稿:市社联科普处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
  • 06-24 安乃达 603350 --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