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引领 产业兴旺——山阳县南宽坪镇探索“党支部+”联农带农新模式调查

支部引领 产业兴旺——山阳县南宽坪镇探索“党支部+”联农带农新模式调查
2024年06月19日 16:37 环球网

来源:环球网

金钱河畔,碧波荡漾;黄花岭上,满眼青翠。

弯弯曲曲的一条公路,宛如一条玉带,在深山密林来回盘绕。这里没有高速,更不通铁路,导致绿色农产品弃之可惜、变卖无价,日出而耕、日落而息劳碌一年,付出与收益不成正比。“现在不一样了,吃不完的东西就地能变现,还能卖上好价钱。”6月7日,山阳县南宽坪镇宽坪街社区茹远刚深刻体会到,村办工厂带富了一方群众。

近年来,山阳县南宽坪镇依托资源禀赋优势,探索“党支部+”联农带农新模式,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持续调动群众积极性,精心培育出黄花岭茶叶、黑龙谷山泉加工厂、洞沟村香椿、甘沟村手工芝麻糖等一批特色产业,广大群众依靠青山绿水端上了“生态碗”,吃上了“产业饭”。

山泉变身“致富水”

“县城需要多少桶水?今天安排几个人上班?要保证当天生产当天送水……”清晨,山阳县南宽坪镇黑龙谷村党支部书记阮国祥早早地来到纯净水厂,一个接一个拨打着电话。

听到流水线机器的启动声,阮国祥脸上流露出欣慰的笑容。他告诉记者:“这条路子走对了,大山里的天然泉水现在能卖钱了,变成了群众增收的‘致富水’。”

据了解,黑龙谷山泉距离村办水厂5.3公里,山谷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负氧离子浓度超过世界标准10倍,泉眼四季流水,被村民誉为“神泉”。

“城市人花钱买纯净水,我们的山泉却白白浪费,如果开发建厂加工纯净水,不仅节约了资源,而且还能给群众带来效益。”在荒无人烟的山谷里,南宽坪镇党委书记邓秀峰、镇长杨亮踏遍了每一块石头,跳过了一条条小溪。

不能让水白流,引回村子加工!勤劳憨厚的黑龙谷人说干就干。2023年9月,该村党支部整合资金200万元,注册了陕西丰阳黑龙谷饮品有限公司,采取“支部+公司+农户”的模式,由党支部牵头,公司负责生产运行和市场销售,农户参与加工、运输和配送。至此,“神泉”在一道道严格工序下,被贴上了“黑龙谷山泉”商标。

“我们的水源从秦岭山脉岩缝自然涌出,纯净无污染,常年水温16.3℃±0.1℃,pH值为7.2±0.3,岩石中的锶元素进入水中,从而形成了富含锶的天然矿泉水水源,经过检测,其水质稳定、水量丰富、清澈甘洌,口感细腻。”阮国祥指着正在灌装的生产线介绍,水厂采用世界领先的纳滤超滤、全封闭无菌灌装技术,现有桶装水灌装车间,同时配备空气过滤器、风淋室、化验检测等附属设施。

培育一个产业,相当于为群众开辟了一条增收道路。“神泉”的涅槃重生,点燃了脱贫致富的梦想火炬,也让大山深处的村民看到了幸福生活的希望。

黑龙谷村杨家槽组汪功平一家六口人,妻子患先天性心脏病,4个孩子均在上学,是村上负担最重的脱贫户。村办水厂运营后,他就在县城送水,每桶挣3元劳务费。“我们的山泉水,用户喝了都说水质好,目前正在打开销路,要不了多长时间,‘黑龙谷山泉’肯定能在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到那时,我每月送水挣三四千元没有问题。”汪功平说。

农特产品“走出山”

银厂村与下锅厂村同在南宽坪的一条深山沟,沟内林多田少,土地贫瘠,群众有种植红薯、洋芋的传统。红薯和洋芋卖给谁?运到外地岂不豆腐搅成肉价钱?邓秀峰就在思考,何不就地加工,把原产品变成商品。今年年初,镇上盘活村集体闲置用房,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3月份银厂粉条厂正式投产。

“粉条厂有两条生产线,一条生产淀粉,每小时可生产淀粉450公斤。另一条生产线加工粉条,每天可加工粉条1500公斤。厂子可带动全镇农户增收,解决周边乡镇农产品售卖难问题。”山阳县城投公司驻银厂村第一书记徐益文说。

车间机器在转,省内外订单接二连三,群众也在掰指头算起了账:1公斤红薯洋芋卖不到2块钱,5公斤可加工1公斤淀粉,淀粉价值16元,再加工成粉条就变成26元。从不足10块钱成本到26元收入,而且取粉残渣还能烧制白酒,群众对政府的决策赞不绝口。

同样,洞沟村依托当地香椿资源建起加工厂,今年通过代收香椿村集体经济收入2万元。“我家房前屋后全是香椿,今年打了1000多公斤,每公斤均价9元,收入近万元。”洞沟村街道组柯贤红提起村办工厂,高兴得合不拢嘴。

“方便于群众,让利于群众,是我们村集体经济联农带农的宗旨。”邓秀峰介绍,全镇所有的村办企业都略高于市场价收购农产品,对有加工需求的群众,工厂一律免费,保证农民群众利益最大化。

源味油坊里工人正在包装香油

农特产品走出山,在南宽坪镇屡见不鲜。不只是银厂粉条厂开创村集体经济先河,宽坪街社区“源味油坊”更是把群众牢牢地镶嵌在产业链上。

“‘源味油坊’以党员带头入股的方式,共筹措资金100万元,利用社区闲置空房兴办加工厂,全部引进现代化先进设备,建成芝麻香油、菜籽油、核桃油等多条生产线。预计每年村集体增收15万元,带动群众户均增收500元。”宽坪街社区党支部书记施定宝说。

宽坪街社区地处镇政府所在地,是通往漫川关古镇、月亮洞、天蓬山寨等景区的必经之路。种植结构的调整,可谓一石二鸟。社区免费发放种子,油菜花海可吸引游客,因景聚人带动旅游;画在田间,人在画中,群众可实现农旅融合综合收益。

“种油菜省工省时,我家半亩地收了79公斤菜籽,压了26公斤油。油菜收割后再种芝麻,每亩地两茬原料能卖3000元,加工成食用油后能收入4000元。”今年60岁的茹远刚,逢人就夸党支部给老百姓办了件大好事。

文旅融合“出实招”

每年清明节前后,南宽坪境内的黄花岭格外热闹,除了当地群众上山采茶外,游客、网红纷至沓来。品茶、赏景、拍照……诗意中的春天,也是南宽坪的高光时刻。

很难想象,过去人迹罕至的荒山野岭,如今变成了群众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茶叶加工厂、游客服务中心、空中民宿、观景台等配套设施应有尽有,让天南海北的游客流连忘返。

李业宏是土生土长的南宽坪人,在他的印象中,多年前黄花岭还是另一番模样。“山高路险,把东坡日头背到西坡,也只能解决温饱,祖辈深居大山,人们只好听天由命。”李业宏长叹一声。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今天的山上披了一层绿毯,健壮的茶树四季常青,一派生机勃勃景象。

万亩茶园

近年来,南宽坪镇将茶叶作为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来抓,围绕茶产业提质增效的目标,着力在品质提升、市场营销、主体培育、融合发展4个方面下功夫,推动茶叶产业由面积产量增长向质量效益提升转型,由企业主导生产向市场引导供给转型,由分散粗放经营向集约专业发展转型,由传统农业种植向关联产业融合转型。

山阳县金桥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许红飞说:“政府免费供种,企业免费培训,实行订单收购,农户不用任何投资,在零风险中流转茶园得租金、园区务工挣薪金、茶叶出售获现金,户均实现增收1万元以上。”

南宽坪之美,美在自然,蓝天白云触手可及,清新空气扑面而来;南宽坪之富,富在产业,党支部领办企业,群众参与经营,户户都能分享红利。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作为甘沟村“领头雁”的李业宏,自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时刻想着全村群众的增收问题。2022年牵头建起了茶叶加工厂,茶农的收益普遍提高,茶叶的附加值得以实现。“原来没有条件加工只卖鲜叶,茶叶加工厂建成后,每年可为130户茶农代加工茶叶1000多公斤。加工厂以微利经营,目的就是让更多群众增加收益。”李业宏说。

据甘沟村包村领导、南宽坪镇人大主席屈保卫介绍,李业宏流转荒山种植茶叶100亩,目前丰产茶园70亩、幼林茶园30亩,每亩茶园产值3000元,纯收入1500元以上。他还组织群众挖条田、栽茶苗,发展村集体茶园500亩。

置身黄花岭,群山起伏,放眼皆绿。俯视公路边的观景台,不时有游客拿出手机,拍摄大自然的美景。“这几年,经常有人来茶山休闲度假,我们正在加紧建设民宿和配套设施,努力把茶山打造成景区,形成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服务,让茶山成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人的文旅融合茶创小镇。”邓秀峰说。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山阳县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
  • 06-24 安乃达 603350 --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