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时间都去哪儿了?最新报告→

中国人的时间都去哪儿了?最新报告→
2024年06月19日 15:31 江西广播电视台

中国人的时间都去哪儿了?内蒙古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6月17日在北京发布的《时间都去哪儿了?外部冲击与中国时间利用变化》一书给出了一些有趣的结论。

内蒙古大学分别于2017年和2021年,在除新疆、西藏和港澳台地区以外的国内29个省份进行两轮中国时间利用调查(CTUS)。通过与19个主要国家相关调查进行比较,发现CTUS的调查质量在总体上处于领先地位。本书基于两轮调查所获数据,对中国居民的时间利用状况及其变化进行了系统分析。

调查发现,近年来中国居民的体验效用显著提升,主要驱动因素是工作时间的减少和锻炼时间的增加。在从事各类活动的喜好程度方面,人们通常存在广泛共识。比较发现,2017年至2021年,中国居民与1985年美国居民对31类活动的喜好度高度相似,二者的相关系数高达0.86。人们从事喜欢的活动时间越长,从事不喜欢活动的时间越短,幸福感就越高。2017年至2021年,中国居民的体验效用提高了19%,意味着通过时间配置优化调整,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得到显著提升,其中贡献最大的是工作时间减少和锻炼健身时间增加。

调查发现,近年来城镇居民综合幸福指数显著提升,幸福的不平等程度下降。人们的时间配置状况会影响其幸福感。2017年至2021年,中国城镇居民的综合幸福指数提高了16%,其中时间配置指数提高了6%。中国女性的综合幸福指数高于男性,城镇居民的幸福不平等程度有所下降。

调查还发现,近年来中国居民休闲社交的品质显著提升,积极休闲时间增加,消极休闲时间减少。2017年至2021年,中国居民休闲社交的平均时长略有减少,但品质显著提升。体育健身、阅读、业余爱好等积极休闲活动的平均时长增加了0.49小时/天,而作为消极休闲的看电视的平均时长减少了0.48小时/天。

此外,调查还有如下发现:中国居民数字生活以视听活动为主,生活数字化程度显著提升;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居民用于有酬劳动的时间较多,用于无酬劳动、休闲社交的时间较少;存在超时工作现象,近年来超时工作问题有所缓解;中国女性用于无酬劳动的时间远高于男性,近年来性别差异显著缩小;丈夫和妻子的家庭分工呈现“男主外,女主内”模式,夫妻有酬劳动、无酬劳动时间差异显著缩小。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中国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
  • 06-24 安乃达 603350 --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