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银行调整网点策略应对净息差收窄

记者观察:银行调整网点策略应对净息差收窄
2024年06月18日 11:36 媒体滚动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转自: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中国银行保险报网讯【记者 袁婉君】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金融许可证信息披露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全国已有1257家银行业分支机构退出市场,同比增长30.41%。从数据来看,各种类型的银行都有分支机构退出,农商行、农信机构占比较大。数据显示,共有527家农商行分支机构退出,占比41.93%;有266家农村信用社及其分支机构退出,占比21.16%。退出的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村镇银行分支机构数量分别为227家、94家、82家、34家,占比分别为18.06%、7.48%、6.52%、2.7%。此外,还有16家外资银行分支机构、6家政策性银行分支机构、5家农村合作银行分支机构退出市场。

曾几何时,银行业积极开拓新的网点,甚至喊出“得网点者得天下”的口号,加速分支机构的布局和扩张力度,以获取更多的存款。现如今,随着银行净息差的不断下行,银行不得不加快分支机构的退出步伐来提升盈利能力。今年一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54%,较上年末的1.69%下滑15个基点。净息差持续收窄拖累银行盈利能力,今年一季度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6723亿元,同比增长0.7%,较2023年同期增速下降0.6个百分点。大概率来看,银行业的净息差还会进一步收窄,这样银行业可能还会进一步撤销或合并一些分支机构。

从银行业稳健经营的角度来看,银行业必须保持合理的净息差水平,不能任由净息差水平无底线下降,这对银行业机构的经营来说是很大的考验。这就需要从资产端和负债端两个方面来积极调整业务结构,同时加大中间业务收入的创利能力,只有这样银行业才能维持一个合理的盈利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

从资产端来看,银行业机构要根据客户所在行业的特点,设计更多定制化产品,满足客户的需求,实现与客户的共赢。如改变按照年度设计贷款产品的思路,改为按照企业的生产周期设计贷款产品;再如农商银行可以通过向下、向小、向信用、向偏等方式来优化贷款端结构,使贷款端价格少降、缓降。从负债端来看,银行业机构要根据储户的资金特点设计存款类产品,通过下调存款利率的方式保持银行净息差长期处于较为合理的水平。如近期已有多家银行通过下架智能通知存款、调整协定存款利率等手段加强对负债端成本的管控。近年来,银行业中间业务收入的增长也承压,增长乏力,在各类代理手续费率下调的背景下,要提升中间业务收入,最有效的策略就是加大交易量,以规模换利润。在这种背景下,银行业普遍加大了对代理保险、基金、理财业务的拓展力度,同时对托管、养老金业务也给予了极大的关注。确实代理其他金融产品有助于存款搬家,一方面减少了负债过多的压力,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中间业务的收入。

同时,推进投贷联动也有助于银行提高盈利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当然商业银行要做好投贷联动业务,需要加强科技人才和投资银行人才的配置,从而更好地实现银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银行业 银行 息差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
  • 06-24 安乃达 603350 --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