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进沙漠 沙粒可生“金”——沙漠里掘“金”的乌鲁木齐探索观察

产业进沙漠 沙粒可生“金”——沙漠里掘“金”的乌鲁木齐探索观察
2024年06月18日 10:12 新疆网

核心提示:6月16日,走进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南缘,晴朗天空下蓝光浩渺,如海波荡漾。这是中国绿发新疆中绿电技术有限公司乌鲁木齐米东区350万千瓦光伏项目,规模宏大的光伏阵列熠熠生辉。

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王丽丽 贾梦妍 唐红梅 牟敏 江斌伟)6月16日,走进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南缘,晴朗天空下蓝光浩渺,如海波荡漾。这是中国绿发新疆中绿电技术有限公司乌鲁木齐米东区350万千瓦光伏项目,规模宏大的光伏阵列熠熠生辉。

该项目年发电量60.9亿千瓦时,相当于300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量。

看似荒凉的沙漠,正成为乌鲁木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热土。近年来,乌鲁木齐充分利用沙漠光热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特色鲜明助推沙产业升级。

以光伏、风电、硅基新材料为代表的产业在沙漠戈壁中蓬勃发展;沙漠黄金肉苁蓉等植物绿了沙漠的同时,也成为生物医药企业的“座上宾”。

荒漠化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重大生态问题,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在6月17日第30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到来之际,记者走进乌鲁木齐光伏基地、企业,看乌鲁木齐在沙漠里掘“金”的探索。

沙漠里“长”出光伏基地

连片的光伏板在米东区北部沙漠光伏基地形成壮观的“光伏海”。(全媒体记者贾梦妍 通讯员沙志浩摄)连片的光伏板在米东区北部沙漠光伏基地形成壮观的“光伏海”。(全媒体记者贾梦妍 通讯员沙志浩摄)

面积约4.88万平方公里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其中97%为固定和半固定沙丘,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踏入这片沙漠,脚下出现大片灰黑色“地毯”,禁锢着细小沙粒,使其无法随风流动。

走进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极目远眺,一块块光伏板鳞次栉比,犹如蓝色的“光伏海”,蔚为壮观。阳光下,深蓝色的光芒与金色沙海交相辉映。

坐落在这里的规划总面积约103亩的米东区北部沙漠光伏基地,规划建设总装机容量2000万千瓦,目前已实施7个光伏项目。其中,中绿电350万千瓦项目已实现并网发电,该项目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体光伏项目,标志着绿色能源产业运营容量超过千万,正式进入“千万装机”行列。

新疆中绿电技术有限公司乌鲁木齐米东区350万千瓦光伏项目部经理常超凡说,项目生产的绿电从蒋家湾750千伏变电站等进入国家电网,输送到疆内外的企业和千家万户。

在沙漠深处生产绿电,是实现新能源与生态融合发展的重要路径。沙漠地区富集的太阳能资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还可以通过“草光互补”放大防沙固沙、植被恢复等生态效益及环境价值。

中建八局总承包建设有限公司是中绿电350万千瓦项目施工方,项目总包技术经理陶震西说,光伏板在架设过程中高度全部设置为一米五以上,发电过程中,利用作业温度差异,如夜间停运的时候会产生冷凝水,滴下来可灌溉植被。

“我们从设计到施工,都充分综合当地气象、水资源、地质、地形、地貌和植被特征等因素,保证发电的同时保护黄羊等野生动物不受影响,自由穿行。”陶震西说,后期,建设单位会留下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做好质保期内的维护工作,对光伏板的发电和治沙功效做好检查和观测。

在不远处的国能新疆“源网荷储”一体化100万千瓦光伏项目、新疆博光100万千瓦光伏项目等正在抢抓当前施工“黄金期”,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国能新疆“源网荷储”一体化100万千瓦光伏项目经理李凯说,他们在保护好生态的前提下,将光伏开发与传统治沙相结合,项目光伏方阵用地原则上不改变地表形态,对于无植被覆盖和无土壤结皮的区域,确需平场的,会专门开展生态影响和修复方案评估。

新能源产业向沙漠进军,不仅优化着乌鲁木齐能源供给结构,更改变着这片土地的生态保护方式。

沿着米东区北部沙漠光伏基地继续前行,记者站在其中一处地势较高的沙丘上,一种强烈的反差感油然而生。一边是一望无际的光伏“蓝海”,点缀着些许绿色,而另一边是连绵起伏的原始沙漠。

沙漠里植物添绿生“金”

人工种植的肉苁蓉。(受访者提供)

在新疆华圣元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作人员正在生产肉苁蓉饮品。(乌鲁木齐晚报资料图片)在新疆华圣元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作人员正在生产肉苁蓉饮品。(乌鲁木齐晚报资料图片)

5月至6月是肉苁蓉开花的季节。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大片的红柳树下,技术人员嫁接生长的肉苁蓉花开正盛,紫白相间的花朵在沙漠里更显妩媚。

“肉苁蓉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现在是新疆种植面积最大的一味中药材。”中草药专家、新疆农业科学院副研究员陈勇说,肉苁蓉俗称“大芸”,是一种寄生在沙漠树木梭梭、红柳根部的寄生植物,主要分布在新疆等地的沙漠里,因其药用价值被称为“沙漠人参”。

新疆是我国肉苁蓉主产区之一。肉苁蓉在防风固沙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让生态得到改善,野生动物在梭梭丛里安了家,流沙得到相对固定。

更广阔的空间里,各类沙生经济作物正成为乌鲁木齐企业发展生“金”的重要抓手。

“今年我们将有6条新生产线上线,推出4个系列十几种产品,涉及肉苁蓉原浆、压片糖果、固体饮料等,公司的销售额有望较上一年翻一番。”新疆生命核力高科股份有限公司营销总监陈燕丽说。

2023年11月,肉苁蓉被纳入药食同源目录,其食用价值逐步凸显,这给掌握了肉苁蓉总苷提取技术和成熟工艺的新疆生命核力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带来了新的商机。

位于高新区(新市区)北区工业园的新疆华圣元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利用“沙漠人参”肉苁蓉生产各类保健产品。

“今年公司肉苁蓉系列产品销量较好,占到全部产品的三分之一,目前公司正在全力生产。”公司总经理助理鲁涛说,他们将持续推广肉苁蓉、沙棘和重瓣玫瑰饮系列产品,并不断研发新品,拓展市场,推出更多更好依托新疆地产资源生产的大健康食品。

新疆慧光创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在吐鲁番鄯善县阿扎提村建成了肉苁蓉种植生态林基地,在当地推广红柳套种肉苁蓉种植技术,拓宽当地群众增收渠道。

“当地农民曾对近在咫尺的沙漠常常愁眉不展。可现在,同样是这片沙漠,却是他们增收致富的希望所在。”公司总经理吐地·艾力说。

在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顽强生存着地球上最为古老的沙漠绿藻。

在位于乌鲁木齐的新疆金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实验室,企业研发人员正在进行沙漠微藻的人工培养。

公司技术研发部部长艾萨江·图合提说,研究人员从新疆不同的极端环境采集不同的沙漠土壤样品、荒漠土壤样品等,从样品中自主分离沙漠微藻,现在正在通过人工培养技术得到足够量的藻细胞,然后在土壤改良、土壤保湿、土壤修复、污水处理等各个领域得到应用。

公司总经理助理艾克拜尔·阿不力克木说,公司以沙漠改良、治理生态环境修复、盐碱地治理、生物医药应用为主科研方向,已建成全国首家“国际沙漠微藻种质库”生物资源平台,形成了“沙漠微藻生物治沙和生态修复”技术体系。去年,公司产值达4000多万元,今年将力争突破亿元。

在新疆金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实验室,企业研发人员正在进行沙漠微藻的人工培养工作。(乌鲁木齐晚报资料图片)在新疆金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实验室,企业研发人员正在进行沙漠微藻的人工培养工作。(乌鲁木齐晚报资料图片)

沙漠外“延”出产业链

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是新疆正在加快建设的“八大产业集群”之一。

光伏全产业链包括电池片、光伏组件、光伏电站集成等。其中,光伏支架被视为光伏电站的“骨骼”,是光伏发电系统中为摆放、安装、固定光伏组件而设计的特殊支架,对光伏发电系统的寿命及发电效益有重要影响。

在米东区北部沙漠光伏基地用光伏绿电点亮沙漠的同时,经开区(头屯河区)白鸟湖片区的新疆德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8万吨光伏支架项目现场,企业厂房和综合楼已经拔地而起,工人正在对外部道路等环节施工。预计今年7月,全新的光伏支架项目投用后,将为乌鲁木齐光伏产业链发展再添一环。

年产8万吨光伏支架项目总占地面积2.8万平方米,一期建设包括两栋厂房和一栋综合楼,项目交付后将同步启动光伏支架所需配件的生产,计划投入生产线16条,引进山东大学研发的光伏支架自动化生产设备,预计可实现产值超9000万元。

新疆德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8万吨光伏支架项目负责人王刚介绍,新疆光伏产业的发展具有巨大潜力,光伏支架作为配套辅材,市场前景广阔。企业将借助自治区“八大产业集群”发展的机遇,建成后尽快投产,为疆内的光伏项目提供支架设备,并且满足小件设备的生产,为填补新疆光伏产业链的发展作出贡献。

今后,企业希望能够将产品辐射到西北五省区,并逐步走向以中亚市场为主的国际市场。

“我们现在也在逐步对接客户,包括一些在沙漠建设光伏项目的企业,为他们提供光伏支架配套。”王刚说。

经开区(头屯河区)委书记周晨说,经开区(头屯河区)积极服务和融入自治区“八大产业集群”,抢抓新疆“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机遇,将以产业发展为目标,以培育企业为依托,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出台更多更细的政策,为项目建设、企业发展增动力、添活力,希望吸引更多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前来投资兴业,健全完善新能源产业链条。光伏产业链的前端是硅基电子材料产业,包括多晶硅、单晶硅、硅片等。

在米东区北部沙漠光伏基地,新疆隆炬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光伏项目总装机容量为500兆瓦,将采用租赁储能的方式实现储能规模50兆瓦小时至200兆瓦小时,建设内容为1座220千伏升压汇集站、光伏支架及配套设施等,预计将在今年年底建成并网。

该公司建设的年产5万吨高性能碳纤维项目是全疆首个碳纤维项目,项目近期成功研制出的T700—24K高性能碳纤维产品填补了新疆高性能碳纤维产品空白,也为新疆风力发电、氢能等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了高性能的原材料。

“光伏项目将通过甘泉堡经开区增量配电改革试点项目为企业发展提供‘绿电’保障,进一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也为企业节能降碳提供坚强电力保障。”新疆隆炬新材料有限公司工程师孙宝红说,将加速碳纤维产品的研发,为新疆风电、氢能等新能源发展助力,打造绿电—新材料—新能源产业链。

荒漠化防治与绿色发展“双向”发力,一片片沙地正在变为产业聚集的“聚宝盆”,乌鲁木齐沙里掘“金”的探索,让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新疆 乌鲁木齐市 光伏项目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
  • 06-24 安乃达 603350 --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