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岭南荔枝红

转自:中国旅游报

□ 黄和林

闲读白居易的《荔枝图序》,读到“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时,忽觉舌底生津,馋涎欲滴。翻看日历,到夏至荔枝成熟还有一些日子,但是,我已经对甘酸如醴酪的荔枝充满了期待。

夏至有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荔熟蝉鸣云纱响”,蝉始鸣时,也是荔枝初熟时。梁代高僧竺法真《登罗浮山疏》云:“荔枝以冬青,夏至日子始赤,六七日可食。”明末清初岭南学者屈大均的《沁园春·荔枝》也说:“夏至初丹,喜有蝉催,向遍桂洲。”

关于夏至,《恪遵宪度》是这样阐释的:“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从夏至开始,阳极而阴生。这个时节的养生保健,要注意保护阳气。夏至以食养生,各地皆有特色:或食粽子,或食馄饨,或食新麦粥,或食蚕豆饭,或以酒和冰而饮,或供夏至茶。

“一颗荔枝三把火”,对岭南人来说,夏至吃荔枝,无疑是最好的滋补。岭南民间认为“夏至食个荔,一年都无弊”。《从化县志》记载:“夏至荔熟,人争啖之。”夏至吃荔枝不是岭南人的专利,巴蜀之地也有这种习俗。《水经注》记载,江州县“有官橘、官荔枝园。夏至则熟。二千石常设厨膳,命士大夫共会树下,食之”。夏至日的荔枝宴,以地为席,以荔枝树为幕,投壶对弈,觥筹交错,是士大夫们才有的享受。

少年时,我的家乡雷州半岛的田野到处是甘蔗林、香蕉林、桑树林、橡胶林,还有菠萝园、胡椒园、剑麻园,满畦满垄,满坡满岭,绿浪滚滚,连绵天际。村庄里则是枇杷、黄皮、荔枝、龙眼、芒果等各种果树,密密匝匝,绿荫遍地。进入夏季,田野里、村庄里的各种水果渐次成熟,红若宝石,黄似赤金,绿像翡翠,紫如玛瑙,晶莹含露,飘拂临风,缀满树梢,压弯枝柯,想吃什么,举手能摘。

雷州的荔枝是零星分布,高州的荔枝则是成林成海,漫山遍野。夏至前,层层叠叠,青青翠翠,弥望是绿色的海洋。夏至后,仿佛一簇簇红云从树梢漫过,又如一团团火焰在山野燃起。云霞灿烂,火光熊熊,濯亮眼睛,震撼心灵,非亲自看过,不能感受其蓬勃辉煌的气势。

要说荔枝最好看的地方,还得是增城。增城山岭全是荔枝,不杂其他果木,果园里除了一嘟噜一嘟噜红馥馥的状元红、糯米糍、白糖罂之外,还有一串串红中贯绿的挂绿、绿中泛黄的绿罗衣、黄绿相称的万里碧等品种。

增城荔枝不但品种色相多样,而且风味迥异。我吃过增城的仙进奉,果肉柔润如玉,甜蜜脆爽;也吃过无核荔枝,肉色如蜡,不带酸味,口口爆汁;桂味肉厚核小,带有淡淡的桂花清香,回味无穷。最好吃的是冰荔,果肉冰清玉洁,甜爽无渣。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写道,荔枝以增城沙贝所产为最,土黄润多沙,潮味不到,故荔枝绝美,“自挂绿以下数十种,色、香、味迥异他县”。

屈大均不仅是著名诗人、学者,还是美食家,他的家乡番禺也是盛产荔枝的地方。屈大均早年曾做过荔枝小贩,他盛赞增城荔枝绝美并非虚妄之言。他自述:“予亦尝为荔枝小贩。自酸而食至甜,自青黄而食至红,自水枝食至山枝,自家园食至诸县,月无虚日,日无虚晷,凡四阅月而后已。”一年之中有四个月,天天吃荔枝,屈大均吃遍荔枝无敌手。

要说吃荔枝吃出境界的还是清代诗人冯敏昌,他曾写一副对联给朋友:“熟读白华为孝子,饱餐丹荔即神仙。”极言饱餐荔枝犹如做了神仙一样快乐逍遥。至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一骑红尘妃子笑”,为什么苏轼“不辞长作岭南人”了。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荔枝 岭南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
  • 06-24 安乃达 603350 --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