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加快产业融合发展 聚力打造经济发展新优势

甘肃加快产业融合发展 聚力打造经济发展新优势
2024年06月18日 08:53 国资委网站

转自:甘肃省国资委

  近年来,甘肃省坚持把中央企业与地方国资国企合作作为推动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加快发展的主要抓手和重要载体,立足国家所需、央企所长、甘肃所能,围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完善基础设施网络、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领域深入开展合作,跑出项目合作“加速度”,书写互利共赢发展“新篇章”。截至2024年4月底,2021年以来签约的276个中央企业与地方国资国企合作项目已开工建设248个,开工率89.86%,累计完成投资2883.49亿元。

加快项目建设 塑造发展优势

  连续三年举办中央企业与地方国资国企合作发展座谈会,以资源为纽带,以项目为载体,集中谋划对接了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系统性的合作项目,为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充分借助中央企业在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中的引领带动作用,加速石油化工、煤炭能源等传统产业向高端化迈进。合力推动减油增化、炼化一体发展,中国石油兰州石化120万吨乙烯项目顺利完成可研评审,长庆油田陇东油区油气产能建设项目、辽河油田庆阳分公司油气产能建设项目按期建成投运,累计完成投资380亿元。国家管网古河天然气联接线竣工投运,全面提升了兰州及周边地区天然气供应保障能力。中国华能积极参与陇东千万千瓦级多能互补能源基地建设,核桃峪、新庄两个800万吨/年矿井及选煤厂项目建成投运,先进产能加速释放,2023年核桃峪煤矿生产原煤472.34万吨,实现产值30.68亿元,解决就业1900余人。

  助推能源产业增量提质。2023年甘肃省新增新能源装机1200万千瓦,总量突破5000万千瓦,占比居全国第2位,新型储能装机规模313万千瓦,排名全国第4位。国网甘肃公司加快推进陇电入鲁建设,陇东至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项目平凉段、庆阳段进展顺利,陇电入浙、陇电入川工程抓紧开展前期准备,国家能源集团民勤、古浪新能源330kV汇集站项目顺利建成投运,为兰张三四线铁路建设、武威南部地区新能源与负荷提供了有力支撑。中国三峡集团武威200兆瓦光伏治沙项目全容量并网,每年可提供清洁电能3.7亿千瓦时,节约标准煤约11.49万吨,减少CO2排放量约3.12万吨。华润集团、甘肃电投集团常乐电厂3#4#机组建成投运,中国船舶张掖新能源装备制造项目建成投产,为甘肃省清洁能源基地加快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助推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着眼补短板、强弱项、挖潜力,积极深化与中央企业务实合作,加快推进新材料、生物制药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等新兴产业发展。中国宝武兰州10万吨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国产线全线贯通,进口线压型工序设备安装完毕,正在加紧进行设备调试,兰州新区10万吨负极材料项目加快建设,累计生产负极产品4.7万吨,实现产值约2.9亿元,创造500余个就业岗位。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积极参与甘肃省工业互联网、传统产业“三化”改造,加快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东数西算”庆阳大数据中心、平凉联通云数据中心扩容项目加快推进,全省实现5G网络乡镇以上、产业园区100%全覆盖。国药集团兰州生物所多糖蛋白结合疫苗生产车间项目顺利通过竣工验收,科技健康产业园医疗美容生产基地、血液制品生产基地、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和高等级疫苗生产车间项目加快推进,有效提升了甘肃省生物制药产业水平。

强化服务保障 提升营商环境

  建立“一项目一专班精细管理、一月一联系主动跟进、一季一协调高效推进、半年一汇报总结反馈”的协调推进工作机制,与央企携手共进、深度配合,高效协作推动签约项目落地落细。

  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健全工作机制、创新工作举措、提升服务效能,努力为中央企业与地方国资国企合作保驾护航。甘肃省发展改革委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减环节、减材料、减跑腿、减时间,打造“办事更高效”的政务环境。甘肃省交通运输厅组织专家为交通项目开展技术服务、优化设计方案,帮助企业降低投资成本、提高经营效益。自然资源系统全程实行“网上办理”“带图审批”,不断提升建设用地审批效率和质量,持续推进自然资源“一张图”体系建设,为合作项目提供便捷的要素保障。

  全面落实服务保障协议。真情实意当好“店小二” ,让合作央企放心投资、安心经营、专心创业。庆阳市创新“集中踏勘、联合审批、跟踪督办”等工作模式,强化要素保障,双方合作项目投资额和进度双双位居全省第一。酒泉市成立金塔核技术产业园区管委会,投资24亿元配套建设核产业特色小镇,完善基础设施功能,保障中核集团项目顺利实施。武威、白银、陇南等市州通过建立“项目管家”服务机制、开辟“绿色通道”等,服务保障合作项目加快落地。

  强化跟踪督办考核问效。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精准发力、综合施策,积极完善有利于企业健康发展的配套支撑。兰州市将中央企业与地方国资国企合作项目推进情况纳入专责单位年度考核目标,树立抓项目、促发展的鲜明导向,全周期服务保障中核集团、中国石油等在兰企业创新发展。嘉峪关市清理涉企规范性文件14件,修正妨碍公平竞争政策措施12份,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定西市建立党政主要领导定期调度,纪委监委、组织部、发改委共同参与,调度、监督、考评、奖惩一体化推进机制,保障了合作项目顺利实施。

彰显担当作为 服务全省大局

  在甘央企全力以赴稳增长、保供应、促发展,为全省经济结构改善、韧性增强、质量齐升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拉动力量更加明显。2023年220户规模以上中央在甘企业为全省贡献了1235亿元工业增加值,拉动工业增长2.9个百分点,增长贡献率39.4%。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面对四年一次的大检修,科学调度压缩检修时间,全力以赴保生产,完成工业产值578.5亿元,运行态势总体稳定,企业效益明显提升。国家电网甘肃公司2023年保障全省全社会用电量1644.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6%。

  引领作用更加凸显。在甘央企主动引领产业链发展方向,带动上下游企业共同成长。中国华能近三年累计完成合作项目投资597.44亿元,甘谷、连城两厂按期重启并网,6家火电企业2023年完成发电量455.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08%。国家电网加快推进18个总投资248.78亿元的合作项目建设,拉动上下游产业新增投资522亿元。中国建材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推进顺利,生产线预计年底建成投运,可有效带动地方矿产开发、玻璃产业、光伏发电、新建材等上下游关联产业发展,填补了甘肃省新能源材料产业空白。中核集团河清滩20万千瓦、古浪黄花滩15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建成投运,强劲带动了新能源产业发展。

  社会责任更加彰显。11户定点帮扶甘肃省的央企集团和46户在甘央企2023年投入帮扶资金4.11亿元,实施帮扶项目913个,建设帮扶车间37个,消费帮扶3.97亿元,帮助就业8.98万人,有效增强了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发展的内生动力。2023年河西地区遭遇60年不遇旱情,17户央企累计投入资金2.5亿元,用于受灾地区人畜饮水、生产自救、开凿应急机井等项目。积石山县6.2级地震发生后,央企全力支援甘肃省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累计捐款捐物2.51亿元、援建箱式活动板房9902套,央企干部职工捐款941.33万元,极大地鼓舞了灾区群众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信心决心。

  下一步,甘肃省将紧密结合“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和“优化营商环境提质增效年”行动深入开展,紧盯关键任务、坚持靶向施策,以更加务实高效的举措,加强与央企战略协同、规划对接,全面优化在甘央企的服务与支持体系,强化要素保障,努力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谋划实施更多合作项目,为加快塑造全省经济发展新优势贡献国资国企力量。

【责任编辑:语谦】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甘肃省 中央企业 武威市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
  • 06-24 安乃达 603350 --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